【转载】追日——和著名诗人江河同题本文转载自我是圆的《追日——和著名诗人江河同题》
追日——和著名诗人江河同题 文/我是圆的
人生有些东西比命更重要!但那可能不是钱,不是可能世袭的爵位......
1 依旧骑摩托 依旧走国道 依旧是皮包着爱家的骨头
2 虚怀若谷 现代的城市钢筋 同化了遥远天空
在梦里 我给刺骨的寒风 穿上柔软的时装
3 我见过你的春天
我走完了我的中国年
4 失修的年 总要反复修理
我的梦想在复原 2/20/2015市图初稿
![]()
![]()
![]()
![]() 附: ===== 江河的《追日》
上路的那天,他几经老了 否则他不去追太阳 青春本身就是太阳 上路的那天他作过祭祀 他在血中重见光辉,他听见 土里血里天上都是鼓声 他默念地站着扭着,一个人 一左一右跳了很久 仪式以外无非长年献技 他把蛇盘了挂在耳朵上 把蛇拉直拿在手上 疯疯癫癫地戏耍 太阳不喜欢寂寞
蛇信子尖尖的火苗使他想到童年 蔓延地流窜到心里 传说他渴得喝干了渭水黄河 其实他把自己斟满了递给太阳 其实他和太阳彼此早有醉意 他把自己在阳光中洗过又晒干 他把自己坎坎坷坷地铺在地上 有道路有皱纹有干枯的湖
太阳安顿在他心里的时候 他发觉太阳很软,软得发疼 可以摸一下了,他老了 手指抖得和阳光一样 可以离开了,随意把手仗扔向天边 有人在春天的草上拾到一根柴禾 抬起头来,漫山遍野滚动着桃子
【苗雨时赏析http://blog.sina.com.cn/s/blog_66e437910102vdi2.html】:江河是朦胧诗代表诗人之一。他的《太阳和它的反光》,当年是一组非常著名的组诗。《追日》是其中一首。在读这首诗,需先介绍一下它所启用的神话。《夸父逐日》是说:远古时代,巨人夸父,为了探究太阳的奥秘,于是追赶太阳,与太阳赛跑,最后闯入烈日之中,烤得他焦渴难耐,便俯下身来,一口气喝干了黄河、渭河的水,仍不解渴,又向北方大泽奔去,但未赶到,便渴死途中,临死时抛下手仗,后来化作一片桃林。这一神话,反映了原始时代人们对太阳的崇拜。 但到这首诗里,这一神话原型,受到了现代意识的改造,融进了现代人对生命自身的理解,这一原型由对太阳崇拜而转变为对人主体性的尊重,增殖了它的象征意蕴。 这种改造首先表现为,夸父之所以追赶太阳,是因为“他已经老了”,“否则他不去追太阳”,所以,他追太阳,是想追回青春。在这里,太阳已不再有独立的自足性,而成了生命的象征。上路之前的祈祷,不再是敬神的仪式,而是生命的自省:“他在血里重见光辉,他听见/土里血里天上都是鼓声”,这是他在狂颠乱舞的迷幻状态中,所勃发的生命的激情和所震响的生命节拍。而“蛇信子尖尖的火苗使他想到童年/蔓延地流窜在心里”,则是对青春消失而又急切渴望追回的清醒真切的感受。这就成了他上路追赶太阳的真正动因。 接下去,关于逐日的情景,也做了较大的改变,与太阳由对立而转化为同一。追赶的过程没有写,只写了结果。“传说他渴得喝干了渭水黄河”,只带了一笔,就转换其义,写夸父本身就是生命的太阳。“其实他把自己斟满了递给太阳/其实他和太阳彼此早有醉意”,夸父逐日是为了追回青春,他追上了太阳,占领了青春,他也和太阳一样了,太阳与人处于一种平等亲妮的关系。最后两者关系进一步深化。“太阳安顿在他心里”,“他发觉太阳很软,软得发疼”,在这种特定的感应中,他包容了太阳,实现了生命青春的再生。尽管他倒下了,“坎坎坷坷地铺在路上”,但他是胜利者,是真正主宰自己的英雄。他的肉体可以消逝,然而他的精神永存。你看,他的手仗不是已化作漫山遍野滚动的桃子了吗? 本来带着悲剧色彩的神话,到了诗人笔下,却创造为一种流荡着民族精魂的和谐辉煌的壮美图景。这是对古代神话的现代阐释所放射出来的灿烂光辉,也是对民族文化传统再认识所进行的重新建构。中国人民经历了千百年的坎坷之后,今天正致力于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这首诗所体现出来的观念和对传统的态度,恰好可以给我们一定的启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