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八字与经穴皆有时空

 fjmjyxbk 2015-02-24

 前天惊闻高中一个同学的父亲大年初一去世,同学匆忙从美国加州赶回老家办丧事,心中不免感慨,感慨之余突然觉得时空真的很奇妙,想起自己用针灸治病,就特别想就八字、经穴、时空来讨论一下。

大家都听说过算八字,但要是问起什么是八字?大约都觉得只不过是算命的把戏而已。其实,八字是根据一个人出生的年月日时来推知其命运,由年月日时四柱组成,每一柱又是由天干和地支组成,共有八个字,故俗称八字,这八个字(四个天干、四个地支)就组成了这个人的过去、现在、及未来的时空。

天干就好比是计算机编程里的代码,只不过是应用阴阳五行进行演算的代码,而且是源代码。地支呢,是由天干组合而成。譬如:申中藏有戊土、庚金、壬水三个天干,寅中藏有甲木、丙火、戊土三个天干;也有藏两个的,如:亥中藏壬水、甲木两个天干,午中藏丁火、己土;还有只藏一个的,如:子藏癸水一个天干,卯藏乙木一个,等等,不一而足。地支并非天干简单的堆砌在一起,而是聚合在一起产生了新的内涵:时间和空间,天干仅仅是代表了本源而已。比如:子所包含的空间方位是北方,时间是二十三点至凌晨一点;午所包含的空间方位是南方,时间是中午十一点至十三点,等等。天干地支的组合,其本身已经包含了自然演化所需的全部内容,这不是我们用计算机可以虚拟出来的世界哦。

如果您仔细琢磨一下十二地支中的四正,即子、午、卯、酉,您会发现它们属阴不属阳。子与午表面上是阳支,但阳中藏阴,本质上还是属阴。这说明什么?说明时间与空间这对阴阳是处于不平衡状态的。宇宙与自然界为什么会自我演化?正是由于阴阳的不平衡。之所以说它们是不平衡的,是因为出现了阴统阳,时间统领空间的情况。假设时间是一条直线,在直线上任意取一点,这一点就是现在,而点的一边是过去,点的另一边就是未来。把这一“点”无限放大,就成为了我们现在所生存的空间。在同一时间里,所有的空间都属于同一时间。时间的意义在于支撑空间的存在,如果时间为零,那么空间也会在瞬间崩塌,就是说,所有的物质都会在瞬间崩溃,还原成虚无,这也许就真的进入我们常说的黑洞了。时间统领空间已经有科学家用摄影证明,在同一时间里,星空的图像和DNA放大到皮埃级的时候的图像是一样的。

我们通过一个人的八字可以推测出她在每个时间里所统领的空间来,举个例子吧。这是个女命,坤造:辛酉/戊戌/壬申/壬寅,通过她的八字,我们可以看出她出生时的空间,她的出生地的家门前,有一条小河,河边有棵大树,河上有座桥梁。附近还有座庙。这是怎么看出来的呢?命局日时都透出水来,年上辛酉是水的原神,可看做是水的源头。但月令戊戌居中把水给截断了。这个戊戌可一看成是山,也可考虑是水坝,可为什么断成是座桥呢?首先戌中藏有辛金,并被酉所穿,有贯通之意。第二个因素是时上的寅来拱戌,把戊戌与整个水流联系起来了。寅在水中,可看做是桥墩,拱有撑起的意思。因此断其居家附近有桥。有趣的是,命主不但居家附近有桥,而且在她出生的医院附近也有座桥。可见桥在她出生的环境场中,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另外,还可断命主在两岁时(壬戌年),跟着母亲到处跑(戌在命局中占据了母位),也是依据寅拱戌来断的。寅戌拱合虽然不能成立(因中间隔着申来冲寅),但却有表意的作用。在论命的时候,根据这种表意的作用,常常可以得出令人惊叹的断语。再比如,坤造:丁未/丁未/乙酉/丙子,出生的时候,家里生着一个火炉。大夏天的,谁会家里生着火炉啊,可确实是实情。火炉的定位是丁火,未为原野,居家的附近有大片的农田、菜地。

另外,通过她的八字还可以推出她出生时的天象,坤造:辛酉/戊戌/壬申/壬寅,她出生的时候家门口左前方下雨后刮风,右方阴天,右后方阴雨。随着她年龄的增长,大运流年的变化,她所处的空间也在跟着变化,将她的八字(命局)结合所处的大运、流年、流月、流日、流时就能推算出她所处地理环境以及当时的天气情况。所以,她的空间是随着她的时间在变化,时间在支撑着空间。

八字不仅可以看出她本人的空间,还可以看出其祖先坟墓的空间,比如坤造:辛酉/戊戌/壬申/壬寅,现在动物是都濒临灭绝了,以前她祖坟旁边亥年、亥月应该经常有猫科动物出现。假如是甲辰时出生的人,其祖坟10米内有蛇仙或蟒仙,在酉年、酉月一定能现身在坟的周围。再看这个八字,坤造:丙申/辛卯/甲午/甲子,祖坟西南立向,照尖角山(火型),左高,近有沟,必出少亡,财运佳,多出商人,土质白色黄色加略有黑土,有石块。 坤造:辛丑/庚寅/庚寅/丁亥,祖坟东北立向,近有沟,右高,黄黑土质夹杂石块,出读书人,出商人,但守不住财。乾造:乙卯/丁亥/丁丑/丁未,阳宅东高西低,自南有水来朝,西阔有路,地势较高,宅西有树已被砍毁,后有水沟但已绝水为干沟,后有一条道路。阴宅为辛山乙向,在树林深处,必有大树冲坟,致使家人多疾病、破财、人口不安、出少亡。等等,这里不再多说,有兴趣懂堪舆的朋友可以多研究一下。

天干地支的演算过程,也是以阴阳为体,五行为用的。大家都知道计算机最基础的语言:二进制,是来源于阴阳的。但是到目前为止,任何巨型计算机都无法模拟五行的演算过程,如果计算机可以模拟五行的演算过程的话,那将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设想一下,应用五行的演算法则虚拟出一个空间,这个空间会自动的演化出日月星辰、风霜雨雪,而不再需要人工为它输入任何指令,那该是多么有意思的事情!

阴阳五行是一门系统学、控制学、信息学。宋朝自称扁鹊的狂人窦材在《扁鹊心书》开卷的第一句话便是:“谚云:不明十二经络,开口动手便错。”也有人说:“不知阴阳五行,中医寸步难行。”五行是中医及经穴学的中心,当然也是穴位应用的中心。

经穴有时间性及空间性,这是天人合一及整体观的应用。经穴里最能体现这种自然观的当属五输穴。

《灵枢九针十二原》:“二十七气所行皆在五输也。”就是说:十二经脉,十五络脉在人身的循行流注出入皆与五输穴有关。  指出了五输穴与全身的整体关系。  《灵枢官能》说 :“明于五输徐疾所在屈伸出入,皆有条理。”则说了解五输穴的道理才能做好临床。两者都说明了五输穴在整体应用的重要。

五输穴的时间性孕育着天人合一的自然思想,穴位的时间应用有急性 (如井穴 )慢性 (如经穴及合穴 )时间时甚 (如俞穴 )四季分刺、四时分刺、子午流注、灵龟八法等。

我们先来看看穴位的时间性,就以五输穴为例说明:

从《灵枢经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篇》所说:“病在藏者取之井,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病时间时甚者取之俞,病变于音者取之经,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于合。”及《灵枢经邪气脏腑病形》篇所说:“荥俞治外经,合治内府。”《难经六十八难》说:“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俞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此五脏六腑井荥俞经合所主病也。”来看。

井穴治病最急,“病在脏者取之井”,古人以失神形无知者为病在脏,尤其是在中风昏厥时,常有神志改变之病症。井穴能醒脑开窍、宁神泄热及泻实祛邪。而常用于发现神志突变之急救。

荥穴治病次急,“荥俞治外经”“荥主身热”,这里的外经与经络有关,与外邪也有关,外感症或为风“寒”或为风“热”,荥穴或属水或属火,因此善于治疗外感症,外感症虽不急如中风昏迷,但风者善行而数变,常突如其来,亦属急症,只是较中风昏厥略缓而已。

俞穴治疗阵发性病变。治缓急之间的病变。“病时间时甚者取之俞”,所谓“时间时甚”就是有时间歇(停止),有时严重。这种状况的病变在临床最为常见,疼痛除“伤风”及“癌痛”外,几乎皆为“时间时甚”之痛。

经穴主治兼有俞合之性,急病亦能治,但所治之病仍以慢性居多,“经主喘咳寒热”,虽说咳喘也是声音改变之病,某些与外感有关,但更多的咳喘则属于长年慢性,如老慢支及慢性气喘等,这些病常因外感引发,但终属慢性病,用经穴治疗最好。

合穴之主治以慢性病为主,尤其是脏腑一切慢性病,“合治内府”,“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于合”。合穴之主治以脏腑病为主,多为慢性病,又“经满而血者”取之于合,是说经脉有瘀血者可在合穴刺血,久病多瘀久病易致瘀,多在肘弯腿弯之合穴刺血。中医认为久病多入肾,因此必以补肾为先。也有人认为久病脾胃功能必然较差,主张应补脾胃。合穴之属性属土(阳经合穴)及水(阴经合穴),土与脾胃相应为后天之本,水与肾相应为先天之本。针合穴有调先天及后天之作用。因此善治脏腑病。

其他原络俞募郄穴等皆有其时间性。

穴位的空间应用范围较广内容较多,这里仍以五输穴为例简单说明:

1、“病在脏者取之井”,井穴能治神志病变及头部病症。从(部位对应)之手躯逆对及足躯逆对两法来看,手指尖及足趾尖可对应于头顶,因此等同于百会、神庭等穴,是以井穴能治神志病变及头部病症。神志病急救时最常用,其他神志病也常用,例如脾井隐白,配胃井厉兑能安神治梦靥不宁。 又井穴能开窍袪寒善治“窍病”,如肝井大敦能治阳痿;隐白(脾统血)配肝井大敦(肝藏血)能治崩漏急症。

“井主心下满”,井穴能治“心下满”,即中脘痞满。又,急症常见心下满闷不通,邪实壅闭心窍,井穴能疏泄邪热,开通心窍,故能治急症。

2、“病变于色者取之荥”,“荥主身热”,“荥俞治外经”。这里的外经与经络有关,与外邪也有关,从全息对应来看荥穴对应于面目鼻喉,对原发性神经痛也有一定疗效。

3、“俞主体重节痛”,“荥俞治外经”。风湿及筋肉疼痛之病多取俞穴,所谓“荥俞治外经”, 一系指荥俞部位较浅,所以用治体表外感病,一是说荥穴、俞穴适于治疗各经所过的体表和所属经脉病变。

归纳来说:俞穴对应于一、五官,二、身体关节,三、半表半里(少阳阳明合病或兼病),也就是说能治疗这些部位的病变。

4、“病变于音者取之经”,“经主喘咳寒热”,经穴之五行属性在脏属金,金与发音有关,金与肺相应,与风寒有关。整体来看,经穴主治皆系与发音有关之器官及部位,主要是肺及喉舌口齿。

5、“合主逆气而泄”,“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于合”,每一脏腑皆有其逆气之病,皆可取该经之合穴治疗。临床常用尺泽治气喘(灵光赋);足三里(胃经合穴)治疗腹胀、呕吐(大成、杂病穴法歌、百症赋)、定喘(席弘赋、玉龙歌、杂病穴法歌、行针指要歌);阴陵泉(脾经合穴)治心腹胸胁之满(席弘赋、金鉴)。

“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于合”也是合穴临床常见之用法,例如肠胃有关消化之病多取足三里、曲池、阴陵泉等合穴。瘀血病也多再合穴刺血,如尺泽、委中、足三里等都是刺血要穴。

至于“合治内府”是说合穴适于治疗体内各自所属六腑的疾病。其实也包括了脏病。

五输穴流注由浅至深的层次及分布的位置决定了空间性,例如井穴对应于头;荥穴对应于面;俞穴对应于颈或腰 (一或二级对应 );经穴属火金对应于肺心;合穴属土水对应于脾肾,又凡属木的穴位皆对应于肝胆,本脏或本腑疾病与肝胆相关时即可针刺,又凡属火的穴位皆对应于心小肠,本脏或本腑有疾病与心小肠相关时即可针刺,其他各行依此类推。 其对应性也可包括皮脉肉筋骨等五体;属木的穴位可治筋;属火的穴位可治血脉等。

此外,五输穴还有五行的象数观,包括同气相求、交济……等用法,前述之木穴治疗肝胆病及筋病;火穴治疗心小肠病及血脉病,可以说就是象数观的应用,例如震颤的病;抽痛的病;如风般一阵突来的病;都可列入风病的范围,就都可用五行属木的穴位来治。 这方面的应用空间更大,应用时间更多,才是五输穴应用的最大内容。 在这方面下功夫,治病便能更灵活,效用也就更高。

鉴于八字和经穴的时空性,我们在临床中利用一个人八字的时空进行辩证,再选择对应时空的经穴尤其是五输穴在对应的时间里来针灸,这样便可做到手到病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