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夜省思

 联合参谋学院 2015-02-25

陈端洪老师曾说,一个人做学问的方向和路径,最好和他本人的根本性格与气质结合起来。

深有感触。做学问要舒服,要有所成,必须心道合一,才能时时沉浸其中,到达人所不能及的深处,并且建立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

这些年来,精彩的学术文章里除了那些华丽的理论、素材和技法,实际上有见解的东西,都是发自本心。本心有一些非常鲜明的东西,发诸笔端,就成为自己独特的思考。

学者需要深入去想各方的难处,考虑现实的困境和种种流行理想主张的不妥帖之处,深深排斥那些简单粗暴的理想主义解法——不能什么东西都是一句要扩大民主、要切实保障救济、要发展公众参与形式之类的习惯套路,然后就完了。

很多伟大的理论思考所到达的地方,更多地不是因为智力,而是因为忧思,更为细致而深切的忧思。替各方多考虑一些问题,就会发现既有学说和观点的不足,而且会逐渐整个颠覆你现在的理解和思索。

例如,假设有人说,公众的能力不足,推行公众参与有很大的困难。也许马上就有年轻人跳出来说:狗屁!不下河怎么会游泳?这样的表达虽然激烈而凶猛,但却是虚弱的,而且最大的问题是,自己给自己封住了进步的空间。冷静一些的人会说:要加强培训,给予各种形式的帮助,虽然这些回复简单粗糙,但他也就此打开了一片新的视野,有机会看到更多的东西。

更有忧思的人会想:如何才能让公众最有效地参与?公众有什么样的缺陷,何种方法可以改进?公权力机关是否有动机扩展参与,如果有动机而又没有扩展,难处在哪里?如何替他们找到更好的、具体的双赢道路?等等。然后他不会拒绝读《群氓的时代》,读《乌合之众》,会更多地反思从《论美国的民主》到《公共理性》的一系列经典著作,会深入到公共理性的塑造这一主题上去,甚至会学习一些行政学和地方政府实践的知识,理解人、财、物的流动,观念的生成和意见的传播,研习一些公共关系的内容,眼界就大大开阔了。最终,这个人如果对公众参与有了这些更深刻的理解,他就公众参与所说的话,必然提升好几个层次,对质疑声音也会发出更厚实而有建设性的回应。并且,他会反思一些简单的口号式策略的幼稚之处,不肯放过每一点可以更妥帖地改善现状的空间,并加以改进,力争成为一个有效的建设性意见。在这过程中,理论思考就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

建设性的意见是利益冲突的世界中惟一的多赢之道。而促使人寻求更加可行、更加妥善、更加周到的建设性意见的,是思考者的深切细腻的忧心,和负责任、反复掂量与自省不足的姿态。不是将所有责任推给“实践不给力”了事,而是将这也很自然地认为是理论必须包括的一部分——本来它也是绝不可分的一部分。如果不少学人完整地思考了实践的问题,许多理论本身是要彻底改写的。

很多人不是没有忧怀,但他们的忧思太粗糙、太短促,或者认为不值得替谁去忧思,结果学术一直原地踏步。不客气地说,许多论文剖开华丽的资料和框架外衣,里面贫瘠得一无所有;除了堆砌国外理论与实践,真属于自己的建议和分析一片空白。

这并不是建构能力的问题。许多人的智力只要稍加训练,足以自行发展出相当精致而有创意的模型。

艺可匹,心不可匹;智可及,忧不可及。对比一些美国学界人文社会科学界的大师和非大师,真正的差距其实在这里。国内的学界以前更多地是艺的差距,现在心的差别开始逐渐体现出来。

最重要的,是呼唤自己内心气质中最闪光的东西,并且把它发扬出来,融合到学术中去。无论是忠厚热忱、细腻体贴、冷静节制还是大爱无疆,都有和某些技艺完美融合的发挥之道;在学术探索中,有一些领域和技艺本身就是为一些心灵准备的。说来很虚,但每个人都可以努力自行体会。

要成为星辰必须先有出类拔萃的心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