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楷书】田英章《每日一字》教程(二)

 未知无奈 2015-02-25




身俭养德非 淡泊无明志(110

致远学须也 才广成淫漫(120

则不能励精 险躁治性年(130

舆时驰意日 去遂枯落多(140

接世悲守穷 庐将复何及(150)

境葵款液绵 搭辆搂桶谎(160)

植搅搁匙敞 揉您宿猎萄(170)

眯筋厨逼掌 煮揭 (177)


177

左右结构,笔法上难度集中在两个钩。

左部“ 扌”,竖钩腰部细而不弱,长竖的左右边线是左直右弯,最后用钩的左带来化解,“矫枉过正”后的竖钩显得直立挺拔。
从结构上讲:在欧字中,“扌”旁与“木”旁的区别在于,前者横短提长,后者横长撇短。“扌”部长竖靠右,被首横分割为1:2比例。右部诸横基本平行,上下两部基本呈倒梯形,横折钩的折部不宜长,“亾”部尽量左移、下置,使“曷”部略呈左收右放的“昌”字形状。这是欧字类似字的处理方法。


176

此字最大的特点是有放有收。
首先说中间的长横和长撇一定要放得开,写得要长一些,但不可太弯,太弯则失去力度;“者”下面的“日”要收敛一些,不要大,右竖不可长,不要与下方的“灬”发生冲突,长度和左竖几乎相等。
下面的“灬”要往上靠,《黄自元九十二法》中云:“点複者宜偃仰向背以求变”,意思是这四个点,方向要不同,使其有所变化,而且不可写得太宽,不可长过上方的横笔。


175

从宏观上说,该字为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一般我们把上面部分称为“常字头”或“堂字头”。但从书写技法角度分析,为一个纵向三合、也就是“三停”字(所谓“三合”字,是指由三个独体组成的汉字,其中分为横向三合,称之“三排”;纵向三合,称之“三停”;上一下二,称之“三匀”;上二下一,称之“三联”),不难看出,“掌”字分别由“堂字头”、“口”和“手”三部分纵向组成。因汉字的结构组成规律多为让右与让下,又因该字横向笔画颇多,且“堂字头”覆下没有过长和大取势的笔画,故应按照“上展下收”的原则去处理。“堂字头”不宜写高,宽扁一些。“口”部收敛,位居“堂字头”首竖正下方。“手“部一撇两横等距不等长,首撇清掠,把握走向;次横乖巧,稍有抗肩;末横稳重,把握力度和端庄,难度较大的是该字的终笔——“弧弯钩”,它不仅影响全字结构的好坏,更直接影响全字之风采,应把握两个关键,一为竖笔有弧度,二为钩锋要平出,写好此笔没有熟练的功底恐不能奏效。


174

“逼”的异写,左右结构。
此字有难度,主要是右部‘“一”、“ 口”、“ 田”相互不挨着,但又得扣住,要找准各部位置,需要经验、 功夫。单人旁略往左斜,竖笔不可太短,且劲挺有力。注意右部诸横的协调性,间距不一,“口 ”、“田’”略往左,“田” 部两横略有弧度,注意两折笔的写法,“田’”部的中竖是关键性的一笔,不宜太细,往左靠,务必在整字右部的重心之上。


173

厨:异写。

从结构上看,该字属左上包围范畴,因此,最关键的就是“厂”字头的开张。“厂”首笔横不能过长,次笔撇要把握“一位两度”,“位”是起笔的位置,“度”为它的角度和长度,两笔挨上不好看,应有间隙。“厂”下面一旦装上东西组合成其它字,如“厚”、“厩”、“雁”、“厕”等,就要根据它所包围的部分确定撇笔的“一位两度”,此为要点。撇起笔勿重,否则失去美感。从这个“厨”字分析,“厂”所包围的为一个“豆”和一个“寸”的左右排列,整体宽扁,故撇笔的起笔应稍向左一些,“豆”不能写宽,整体应收敛,“寸”在该字中起到了右下支撑作用,主笔在竖钩上,要写得挺拔而有力量,还要把握竖钩在“厂”下的位置和长度。


172

异写。
结构方面:“角”部:第一、二笔不能写得太小,第二笔收笔处应与下面中竖相对。第三笔不能太直太粗,应与第四笔的横折钩有精细对比。两小横不能实接。“力”部:注意横折钩的起笔位置和走势,起笔横不能往上起,否则影响重心。撇起笔不能起高,起高则虚。
笔法方面:“角”部:第一笔短撇略弯,收笔带点回弹之力。第三笔用小幅度抖笔法起笔,向左下行笔,略带弧度。第四笔难度较大,横略带弧度,折往横势顿笔,注意竖的内部是直的,而外部是带弧度的,取内方外圆之意。“力”部:注意第一笔起笔后即提笔变细,折处再重笔,钩指向横的起笔处。


170

繁体字,左右结构。
左部 “目” 字旁 ,整体瘦长,四横画等距是基本常规;因此字是左右结构,字形较宽,第一笔需尽可能靠左,为“迷”字留出足够的空间。
写“迷”字的“米”时,为“辶”留空间的大小及“辶”的笔法、结构处理,是写好此字的关键。

“米”字的横笔及下撇、点,要紧凑收缩;竖笔高昂劲挺;“辶”在避让中尽量不走形,也不可过于飘逸。


170

此字较为难写,主要是下部结构难以把握。
“艹”:两竖要上展下收,间距不可远。左侧横提轻盈不失稳重,右侧横点自然灵动。此两笔看似随意实则不然,非一般功夫而成。
下部结构较难把握。短撇落笔向右然后向左,侧锋行笔,不可太长。横折钩,起笔要轻,不可太重,露锋起笔,扛肩上行,略有弧,折笔处轻顿(不要出现大疙瘩)后左下偏左行笔,要保持平稳劲挺,到位后跪笔弹锋出钩。
“甫”:注意它所在的位置,应靠偏左,字形高,略斜,右下钩与横折钩略有冲突,应注意避让,不可过度冲突。诸横间距相等,点在横的正右方。


169

体势相背,左揖右靠,顾盼生情。
左部 “ 犭” 此处形需窄。两撇走向笔法略有不同;弧弯钩起笔略弯曲,与首撇呈羊角势,起钩“跪笔弹锋”,注意出钩角度,不宜过长,力求短促锐利;最后一撇应顺锋自竖中引出,起笔尽量藏于竖内而不鼓出。
右部上方三小折,头长尾短,依次平行略微向右上行抗肩。
中间“口”形扁,上宽下窄,大小适中,宽度正好承托上三折。内中小叉小巧灵动,不可过大拥满,注意小撇的起笔应在“口”字上横的中间部位,且角度偏直。
最下方三提钩坚强有力,角度呈梯形排,坚实稳固力撑上部。仔细观察三提钩与上面横衔接关系的变化,依次为,不接、虚接和实接。
需强调的是,末笔戈钩乃此字关键一笔,既要与前两钩相辅相承,又需与左部乃至全字对应平衡。除必须精熟于技法外,还需意在笔先,做到心中有数方可蓄力发笔一气呵成。


168

宿 按黄自元间架结构九十二法之第二法:“谓之天覆者凡画皆冒于其下”。临写该字需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宝盖头的写法,这个部首是个难点,多出现写不正易上扬过度,另宝盖头上的这一横的写法极讲究,是写好此部首的要点。


二是,临写宿字时宝盖头与下面部分的关系对不正的问题。要注意好上下两部。


三是,宿字诸横之间的关系,虽不等匀,但相差多少一定要注意不可过宽或过窄。

通常欣赏田师的字心理有种说不出来的美,但细细品味分析总体感觉字中结构间的巧妙穿插,笔画的合理衔接,重点位置的精确摆放,都是表现汉字完美质感的原素。


167

上下结构。
上部“你”的两个撇笔,起笔的部位应该稍稍有些变化,第一个要重一些,第二个要轻一些,左边单人旁的竖笔要短一些,要避让下方的“心”字,右方的“尔”字不可写得太大,而且要紧凑一些,目的也是要让下。
下部“心”字要写得扁一些,而且要靠右一些,不可以写得太正,心正字必倒。心字共有四笔,大家应该注意这四个笔画的起笔位置,心字的卧钩难度最大,不可以太直,应稍有弯度,末端应该是趋于平势的,不可以斜着下来挑钩,最后的两个点要注意气势连贯,不可以太大、太重。


166

异写,方形。宾主分明,排叠有致。

左部“提手”形窄,横抗肩角度稍大勿长;竖钩劲挺靠短横右侧穿过短横以上高度约是整个竖钩的三分之一,收笔为“跪笔弹锋”,注意弹锋的角度,钩不宜过长;第三笔为“策”法,远出切入(注意切笔角度和起笔的远近。)运笔重起轻扫,左出右收,为右部让出空间,角度宜大,以应右部起笔。

右部“柔”,第一笔的入笔在欧字中常见,抢锋入笔,欲右先左,切笔后挑笔上行,平顿,撇收笔宜快,这个笔画的夹角处古人称之为“狮口”(如狮子张口),张口不宜太小以求其高度;右点要注意大小和角度;横钩抗肩略有曲势,承上启下;中间两点轻盈巧妙;下面“木”字底黄自元《九十二法》中说“画长直短撇捺宜缩”,长横起行笔稍取斜势,行至中部变为平势,托稳上方的“矛”,直钩与上面的点直对,收笔略低于左部“提手”的钩;左点粘住横画,稍取内扣,引带末点,因以上诸画都取上行之势,右点是扳平全字重心的一笔,非常关键。注意其入笔的指向是横竖的交叉点,稳健落下,收笔基本与左点取平。


165

是 “敞”字的另外写法,由左中右三部分组成,相对书写难度并不大,只是容易写宽。

左部“ 亻”旁的撇笔角度直些,此字竖笔较长,左斜。
中间的“尚”部略往上靠,不能写大写宽,以给右部让位。

右部“攵”重心略靠下、稳重大方, 注意两撇与左部的穿插、避让关系,第二撇为竖撇写法,注意起笔位置; 最后控制好捺笔的角度及写法。


164

不算是很难写的字,把握好“是”的中横与“人”字以及“匕”的竖折笔法,是写好“匙”字的关键。

1、结构要点:在以“是”为主,“匕”为辅的结构中,“匕”字应依附于“是”这个主要部分。
2、写“是”时,总体定位偏左是前提,“日”字略偏高,且横向不要过字的中线;中长横需大扛肩且大胆左伸,下竖笔要稍偏右,不可居“日”字下中,“人”字撇笔要飘逸,捺笔要伸展长放;“匕”字的小横与“是”的中长横齐平,竖横折笔从“日”字横折下角处起笔,竖至小横与捺笔中间处拐折顿收;
3、“是”的诸横间距、“匕”的两横笔与捺笔的距离、“日”的两竖与“匕”的竖笔距离,能目测准确,临写起来就基本说得过去了。


163

整体以横竖为主,纵向与横向分割有度。

左部提手基本为固定写法,唯第一笔短横抗肩不宜过大,其他技法不做累述。
右部“阁”,“門”在偏旁部首中属难写之一。它的取势是典型的背势写法,不易掌握。“門”的具体技法:左竖抖笔入笔中锋下行,稍取左斜以应右竖背势;横折虚接,注意其搭接位置;第三笔点画与提笔呈呼应,提笔位置约在左竖的1/2处;第五笔短竖不宜放的太远避免“門”部过宽,收笔与左横折笔收笔取平;第六笔横折笔起笔与短竖实接,折笔稍有内擫下行,至左短竖收笔处然后右下行笔以应左部取背势,收笔跪笔弹锋稍低于第一笔。最后两小横上虚下实。下横收笔约在横折钩的1/3处。整体稍宽于左部。
中间“各”字上迎以求紧凑,双撇指向不一;反捺行笔轻盈,角度稍平以让下方“口”部;“口”部两竖笔与上方竖笔基本垂直,另“口”部在下方时宜求平稳。


162

左右结构。

左部提手旁要写得窄些,横笔要短,竖钩要坚挺有力,大家要注意横笔与竖笔衔接的位置,横笔只能探出竖笔一点点,不可过长,下方的挑笔也是如此。
右部的字,上方应该是扇面形,所以从第一笔就应该注意,起笔之后应该往右斜着下笔,而最右方的竖笔要往左斜着下笔,形成对称,几个竖笔之间一定要紧凑,尽量写窄,写小,不可头重脚轻。中间的要托住上部,下方的见字要尽量的往上靠,最后一笔竖弯钩的底部要与左边手部的下方齐平,要注意这一笔的力度,并且内圆外方。



161

从字形上看为方字。

左部字旁,第一笔,露锋起笔,扛肩上行,收笔轻顿,略回锋。竖笔起笔应用欲竖先横入笔方法,中锋下行,到位后提钩应用跪笔弹锋。短撇,起笔位置在横竖交叉略下方由内而出形态饱满。点笔,要看准位置大小适中,为实接。
右部直为异写,点笔厚重不可轻,注意形态为卧姿。横与左侧第一笔基本平行,稍轻略有弧度。目。第一笔行笔时稍向左下方行笔,收笔向右带笔锋要轻,横折,露锋起笔,虚接与左竖,扛肩上行,折笔处轻顿,中锋下行,垂入法收笔,内两横为虚接,底横两头均为实接。
末笔长横,它是此字关键所在。露锋起笔,略扛肩,行笔舒展,笔势流动,略有弧度,收笔稍顿,略回锋,坠于右下角。
注意直字六横间距基本相等。



160

左右结构,其特点是左旁有横、右旁也有横。

一、为了把这个字临写准确,需注意把握的几点:
1字左部言字旁的重心要把握准确,为了让右尽量向左靠。
2、右部荒字上下三点重心把握好,右部才能稳固

二、字中的等距或平行关系的理解:
1、左部字旁等距上扬的关系:
2、右部字旁等距上扬关系:
3、左右两边错落关系:
4、下面五个点位的等距关系。



159

左右结构。欧阳询在三十六法中云:凡是左右结构的字,都要注意笔画的形态,要顾盼呼应,神气贯通。

右部首先横笔可以略长,抗肩;竖笔,起笔稍重,中间略细,
收笔可写成垂露,也可以提钩(提钩应用跪笔弹锋)钩不能大,竖笔整体略向左侧倾斜;撇从横竖交叉处起笔,不要长;点从竖中生出,要结实。
右部字的上半部分起笔逆入折出方笔,向右上渐细,然后转折变撇;右点不要大。
下半部分的竖不要粗,稍左斜;横折竖钩横轻灵、稍抗肩,折后稍向左扣,然后再向下,稍稍有点右倾,与左竖稍取背式;中间两横与左竖虚接,不要长;最后竖实接,稍重,收笔不要太尖。


158

左右结构,左竖右放。

先说左边的提手,首先这个偏旁不能宽,要把足够的空间让给右方,最主要的一笔是竖钩,竖笔要写直,如果不能保证写直,宁肯往前挺,切不可往后弯,这样是符合法则的,同行草书,钩笔勿大,挑笔一般情况下不要写过竖笔,就算过也只能是很小的尖而已。

右边的,横笔一定要紧凑,不能过粗,中间部分不能过大,略微比上面的宽一点,难点是下方的字,与上方一定要紧凑,上面的竖笔和撇点应该是两笔,而且女字要写得纵展一些,呈左收右放之势,方显飘逸。


157

左右结构。
按结构,此字属左高右矮,左放右收;左右两部分的高矮、宽窄,搭配比列不易掌握,看似四平八稳,写需仔细目测,易写大写散。
1.左部,第一笔不可长,字不要扁,下横成提笔之势,且要大胆外伸,收笔不露锋;中竖在垂直的前提下稍左斜,形成右靠之势;注意:诸横抗肩较大且基本等距。
2.右部部上横与上部齐平,左竖靠紧部很关键,稍远显中宫不紧,字易散;横折钩是此字中最难的一笔,横笔要略微上拱,折处顿笔靠下一点,竖笔坚挺内收,跪笔弹锋出钩;中竖垂露,顿笔不可太重;两个字点上斜式排列,笔法及大小要测准,随意不得,否则,神韵尽失。


156

右结构的字,书写时应注意相互间的穿插避让,又要使其朝辑顾盼。如提手首横不可长,抗肩,竖钩左斜,挑画不宜过竖画。皆是让右法。竹字头两横要与首横在一平行线上,撇画穿入提手下空处,使左右互不相犯,又要建立联系。取朝辑顾盼之法。
左部提手旁首横顺锋轻入笔、呈锐角状、微抗肩、不宜写粗,轻而不弱、起止有度;竖钩承接横画收笔之势,逆锋入笔,此笔上下用笔略重中间稍轻,形成一定弧度而显劲挺有力,提钩用跪笔弹锋;挑笔切入要饱满,注意角度和指向。

右部竹字头两撇均侧锋入笔,但入笔的角度与两小横的连接方法要有变化,注意两个点大小、形态的变化及呼应关系;的撇笔侧入宜取平势,撇笔不长、但应写的饱满而有力度;捺笔从撇画中入笔,重按轻出、衔接非常巧妙,向右下方行笔,笔画逐渐加重,至收笔处微顿平笔捺出,不可上扬,此笔的难点是粗细变化较大,既要体现一波三折的效果,又要使其劲挺舒展。左收右展,开合有度,并注意撇笔的书写位置应在竹字头偏左;短横顺入实收,宜做仰视;字在下,要写得端正、工整,形宜扁宽,上大下小,不可窄高。两竖取背势,上横轻且稍呈弧度,下横稍重稳固重心。


155

异写。
古人尚右,以右为尊。因此,左右结构的字,一般法则是左斜右正,以左让右,两部紧密,上下齐平,典型的方块字。在《田英章毛笔楷书千字文》第五十四页有田师的另一种写法,这种写法分量大、正坐,相对平整。
居左了,不再平整而需形变了。表现有二:一是横画抗肩稍大且平行,左部要收紧,部上大下小。二是偏左位置,且变窄了。其目的就是要让右而不犯右,给正坐的右部留出足够的空间。
右部虽无横竖笔画,也要设法写正、写得相对宽博,第一撇粗重且与左部齐平,两个撇折要写宽。一要注意各撇勿平行,二要注意撇间距离勿过小。技巧就是:第一撇指向中下部,第二撇在第一撇肚子下起笔,第三撇直直的往左下走,三撇指向各不同。最后三点笔断意连,前两点靠上,末点下压。
还要注意:
右竖钩勿比左竖长。第二个撇折,此折点在字中间,用圆笔写圆折,比用方笔写成方折合适。的末点是全字的关健,位置、力度、形态都要细致把握。


154

结构较难把握。

首先写好左边,三点呼应意连,上点和中点距离较近,提点距离稍远且注意指向。
右部字难在无正笔画,应特别注意横、撇、左垂露竖、捺笔的角度。首点宜高扬,灵动活泼,出锋引横画;横画前轻后重,因末笔是捺画故抗肩易大(此处为常规);单立人的撇起笔藏于横中,撇的起笔位置在横的中心部位,漂移洒脱;左垂露竖和撇的搭接位置在撇的下半部,上轻下重,且稍向左斜;注意三撇的间距基本相等;中间的点不宜过重,置于横折撇与捺画正中;末笔的捺在竖画中起笔,注意角度、波折不宜过大;三点水提点的起笔、单人旁竖笔的收笔、捺画波脚的下平、基本齐平。


153

异写。此字左部以撇为支点,右部以捺为支点,两部分相拥相依,不可分离,且以各自的脚为左右支撑稳定重心,是典型的方块字,四面基本齐平。

1 左部四个横画,不管长的短的,齐右不齐左,长的可左伸不可右出。许多左右结构的字均如此,所谓以左让右。
2 左部横抗肩,所谓左斜右正。诸横平行且基本等距,所谓疏密匀称。
3 左部末点别写大了,千万不可写出横之右,主要也是为了让右。
4 右部,上、下两撇几乎在一垂直线上,与左部参差错落以加强与左部的联系,使字不散。
5 左部下两横,短者圆起笔,长者方起笔;而右部上撇方起笔,下撇圆起笔。方圆结合,有实有虚。
6在右,末笔之捺,欧公往往使其悬于半空,虽险不惊,而田师大多使其落地生根,踏实稳定,虽出于欧而风格有异。


152

需注意的几点问题:

1字是一个撇捺伸展,横向体势开张的字。临写时要把握这个字的势。切不可将这个字写的过宽或过高。
2草字头在此字中处于平正,两个短横笔断意连,灵动且气韵惯通,两短竖取向势,要写活不可死板。和下面字的关系要处理协调,轻重疏密统一产生均匀的美感。
3、结体要着重注意:①把握住左半部分的等均关系,这五笔位置间的四个布白要找准,切不可把写的下坠;②中心对正关系;③内部各点交错关系;④ 两撇一直一曲变化关系;⑤字属方形字,还应注意到四个外部力点的分布。(请参照下图)


151

左右结构,左小右大。

字旁要写窄,首横短、抗肩。竖画高起,起笔略重、轻收,位置靠短横偏右一点。挑笔从左入,收笔不可超过上横的收笔。

右部,首笔用侧点略取平势,首横从点的左侧入笔,勿使点居于横画正中。下面两点取呼应关系,并注意两点之间的开合适度。长横起笔轻灵,不宜写粗,注意两横的俯仰变化。中间的写法,首竖写得相对较直,横抗肩,顺势向右上折肩后向左扣笔而下,中横做小点,要写得轻灵,下横出头,并与上横保持平行。短撇的起笔位置很重要,注意起笔与上竖的位置关系,鹅钩在欧体楷书上应是最精彩笔画之一,特别从转折到收笔的用笔变化,耐人玩味。


150

独体字。

第一笔先写长撇;第二笔横画要往上抬,先粗后细;折过来向下,不要长,然后拐一个活弯再撇出,这一撇要比第一撇短一些,弯一些;最后的捺起笔与撇不要接的太实,收笔与撇基本在一条水平线上,要写出力量,写出欧体的范。


149

左右结构,左收右放。

左部单立人第一笔撇藏锋入笔,稍长;垂露竖写的短些,稍左斜。

右部最关键的一笔是横的位置,不能高,横要长,抗肩;中间尽量往左写,要写得小点。最后的竖钩起笔要与上边的横要虚接,收笔的钩要横着出,不要上挑。


148

左右结构,左收右放。

左部双立人第一笔撇要短、平;第二笔要长、角度比第一笔要立;竖不要粗,稍左斜、垂露。

右部:撇不要长;横稍长、抗肩;中间一定要写窄,中间横写成点,然后横折撇横抗肩,撇不要粗;第二撇稍短,带点弯;最后一笔反捺要拉长。


147

左右结构,左收右放。

左部:第一笔先写竖,收笔可以提勾,也可以不提勾;第二笔右点可以向左下出锋;提笔不要超出竖画。

右部:撇起笔比左边竖略高一点;然后两左点一撇;横画长短适宜,稍抗肩;竖勾的起笔可以在横画上面,也可以在横画下面;最后右点要靠上点。


146

字形高,注意不要写矮了。

上部广第一笔右点;横稍压着上点、稍抗肩;撇是柳叶撇,起笔与上边的横画不要连在一起,留点距离。

里边:首笔横画短、抗肩;秃宝盖要稍宽;里面的两横也要抗肩;竖画要与第一笔的点在一条直线上,稍稍偏右也可以;中间不要写太大;下面的中间的两竖画要填实,最后的一横长度要适度,不可太长,要稳健。


145

上下结构,上宽下窄。

上部:宝盖要写宽一些,宝盖下边左边一小撇,右边竖折收住。

下部:的横画要抗肩,竖画要长,最后一撇右边不出头。

要写窄,上边与是平齐的,下边要短一些,也是这个字的俏笔所在。


144

天覆者凡画皆帽于其下上面是宝盖的字,其余笔画应帽于其下。

上部包盖头,注意第一笔竖点,上大下小;第二笔竖,写短一些,稍往左偏;第三笔横折钩,横前粗后细、稍长、稍抗肩,注意横的长短跟点的位置,左边离点的距离比右边的近一些。

下部:第一笔横,长短很关键,要短一些,注意要在宝盖之下,不要超出;第二笔竖钩,竖稍往右偏一点写,钩“跪笔弹峰”;第三笔点,右点要与上面一横稍稍虚连。


143

上下结构,上正下斜。

上部“非”起笔竖要短一些,垂露不要大;左部三横逐笔向上斜,最后一横写成提;右竖长一些;右边三小横长短形状各异。

下部“心”要略向右斜一些,左点在上部左提的起笔处下面一点起笔;心勾要偏右一点;中间一点上挑,要写的低一些;最后一点高起。


142

独体字。三横和三竖之间距离要相等。

第一笔横要长一些,略微抗一点肩,不能写太粗,略呈拱形;第二笔竖略微向右斜着写下来;第三笔右竖要向左边略微斜着写下来,比左竖高一些,并稍呈背势;第四笔短横封住左右两竖;最后一笔竖折横,竖不要高、不要长,折笔处横要实着写,快到收笔时往下拉一点写,整个字要立住。


141

左右结构,左收右放。

左部:提手旁,注意要写的较右部高一些。固定写法:横不要长、抗肩;竖钩挺直有力、钩“跪笔弹锋”;提左长右短,过竖即止。

右部“立”第一笔写成右点,高扬;第二笔小横,抗肩;下面左点和撇点都不要重;第五笔短横抗肩。下部“女”撇折撇不要长,折后反捺要长,不可写直写僵;下一撇注意过了反捺要往左撇出;长横位置要在拐的上面一点通过,不能写粗。


140

上下结构,撇多,要注意其走向。

上部“夕”第一笔小撇要平、短;第二笔横折撇,横虚起笔往上抬抗肩撇下来,不要太长以给下部让位;点在上撇的末端点起笔,下面不能出头。

下部“夕”第一撇接着上部点的末端起笔,轻、短;第二笔横往上带上去抗肩,撇下来,较长一些;点与上点在一条垂直线上。


139

上下结构,上收下放。

上部:“艹”为固定写法。竖不要长;横抗肩,位置靠下;右边横写成一点;最后竖写成撇。

下部:三点水固定写法,稍微收敛一些;右部“各”注意起笔小撇在上面草字头右竖撇的收笔处,即字的中间位置;横折撇横不要长,起笔即折;捺不要重,要飘逸舒展;下面“口”上靠。


138

左右结构,左竖右放。

左部木字旁,第一笔横稍长,抗肩;第二笔竖要高扬,可以提勾也可以不提,不提就写成垂露竖,注意这一竖不是在横的正中,而是偏右一些,竖要写直不能打弯儿;第三笔撇要在横和竖的的交点处起笔,要稍稍下压,不能太长;最后一笔点是点在竖的上面。

右部“古”横起笔在左部横的下面一点,不要太粗,稍长、抗肩;第二笔竖高扬可以直着写也可以加点撇意;第三笔竖最为关键,起笔要稍稍离上面竖笔近一些;注意整个口字不是在上面竖笔的正中,而是偏右一些。


137

半包围结构,凡走之结构的字,上部要注意写的上大下小。

上部 :第一笔左点上挑,稍微出点峰,点要低;暼点要高一些,不要太长;第三笔横抗肩,要短;第四笔要从横中撇出;弧弯钩不要大了,小勾不要太重;第六、七笔两小撇要短,注意指向不同;第八笔撇要高扬;第九笔右点要靠下。

走之为固定写法,点的位置要准,可以出峰也可以不出;第二笔横抗肩要短,拐弯下来往下写,弯儿不能拐的太大;最后一笔一波三折,注意到了上面横收笔处的下方时笔要停一下再捺出,收笔处要稍稍下压。


136

上下结构。

上部“土”第一笔横短、轻一些,向上抗肩;第二笔竖要高扬;第三笔横要长、抗肩。

下部“厶”第一笔起笔在上部竖和长横的交点处,撇不要太长、短一些,接着下压上挑;第二笔点右点稍重,不要点的太靠上,要靠下一些。


135

独体字,难点在横折处,要多加练习。

第一笔竖稍稍细一些;第二笔横折起笔可以不封口也可以稍稍虚接,抗肩,折下来竖较左竖粗、长一点;第三笔横短可以与左竖虚接,向上斜;最后一笔横注意要封口。


134

上中下结构

上部“立”第一笔点可以写成竖点或右点;第二笔横短、不要太重;第三笔左点和第四笔小撇同样不要重;第五笔横长、抗肩,呈拱型。

中部“日”不要写扁,诸横抗肩,注意最后一笔横出头,起笔不能写成尖头。

下部“心”注意三个点的位置,第一笔左点在“日”字最后一横出头处起笔,稍稍虚连,靠外一点也不可太靠外;心钩要偏右;中间一点上挑,在上方日字右竖的下方稍稍靠里一点;最后一点右点要上扬。


133

左右结构,左高右矮。

左部:马字旁,第一笔竖稍稍往左斜;三横与竖虚接,抗肩;竖与上面一横实接;横折钩横抗肩,过了上面一竖就要折下来,不可拉长,以给右部让位;下面四点多写成三点,两个左点一个右点,注意每个点的大小位置。

右部,注意起笔在马字旁的横折勾的折笔处,横要大抗肩,向上倾斜角度较大,折后撇下来;竖上粗下细,下面收笔处可以写成小撇;竖折钩,竖稍稍下来就开始折笔,钩这里变成收笔,别有一番韵味。


132

左右结构,左收右放。

左部:日字旁,第一笔竖不要太长;第二笔横折,横抗肩,竖较左竖长,形状也与左竖不同;中间一横写成点;最后一横向上提。

右部三横均抗肩,第一横,短,这一横的位置很重要决定了整个字的位置;中间一横长;第三横比第一横长比第二横短,注意三横之间的距离,上面两横距离稍大一些。

两竖:上面一竖写正,要高扬;下面一竖勾稍稍偏右斜,注意两竖不在一条垂直线上,稍稍错开些距离,竖勾也不能写的太靠外。

点,可以稍稍靠上一点,注意和上面一横和下面勾的对应关系。


131

上下结构,注意上部要上大下小,笔画要疏密得当。

上部第一竖要短,第二竖稍微长一些,第三笔先写短横,然后再写竖折竖,要高起笔;中间的点不要重;横折竖要往里收着写,与左部成对称结构;中间两点不要重。

下部横要长一些,抗肩,不要太重;下面撇点的起笔位置在上面左部的两小竖之间;右点稍重。


130

独体字,诸横抗肩。

第一笔撇要短;第二笔横要短;第二横也要短,离第一横稍近;第四笔写成点;第五笔即第三横要长,离中间横要稍远;注意三个横画的起笔和收笔位置;竖要悬针,欧阳询一般写大字是虚接,写小字实接多,虚接较好看;后人多将一点写成短竖。


129

左右结构,左低右高是这个字的特点。

左部竖心旁笔顺是左竖、右点、垂露竖。右点不要大,竖要左斜。

右部“生”首撇不要重;横抗肩,第一第二横都不要长;竖起笔高扬、稍重;最后一横呈拱形,也不要太长。


128

左右结构,难点在于左边“口”和上面“厶”的位置关系。

左部:三点水为固定写法,不再赘述。

右部:“厶”第一笔撇要写短一些,折笔向上;点可以写成撇点;下面“口”第一笔竖稍细,右斜;横折可以虚接或实接;下面一横一定要实接,“口”要窄一些,不能写散。


127

左右结构,左收右放。

左部:足字旁为固定写法,上面的口要窄长,最后一横要露出来一点;点稍稍朝上写一点以让下一笔。

右部:注意三个口的大小、位置和朝向,下面的横抗肩;竖钩对准上部的中间;注意左右点的大小和位置。


126

左右结构,左收右放。

左部左耳不要太大,竖垂露,不能悬针,稍左斜。

右部:撇不要离左部太远,竖着下来;捺要写的飘扬潇洒;横接左撇,不要粗,要细一点;两个口字不能写的一样,左口稍微小一点,右口较左口稍大一点,注意要朝向是向右上方;四个点中间两个点要小一些、左右两个点稍大,注意每个点的方向。


125

左右结构,左斜右正。

左部左点要低一些,撇点要高一些;横抗肩,左长右短;竖不要重,直着下来,不可偏左或偏右,可以带点勾;撇从横和竖交叉处起笔,不要太长;最后一小点是在竖上起笔而不是横和竖的交叉处。

右部前两横不要长,第三横要拉长,均抗肩;竖要稍重;下面字不要写宽,注意横折竖钩的横要稍稍带点圆弧,竖稍重,钩要小;最后两横要轻。


124

左右结构,左边笔画多右边笔画少,故左边笔画要细一些,右边笔画要稍重一些。

左部第一笔横不要太长;撇不要太重;里面的字笔画较多,不要写太粗,关键要给右边的力字让道,要收敛写正。

右部不要太大,笔画粗一点,要把握好位置,既不能靠上也不能太靠下。


123

异写,左右结构,要注意左右之间的高低位置。

左部的上面要写的开张、整体抗肩,撇提一笔写成;点写成小撇;下面不能宽,左竖稍向左斜;横折竖钩横抗肩、竖垂直、钩不要大;中间两横写成一点一提,都不要大。

右部''首首撇起笔稍高,不能太长;横抗肩,也不要长;竖提不要重,下面逐步变轻、稍向左弯,提笔处不能露尖;最后的点位置和方向要在横和竖的中间角度,不要长也不能重。


122

独体字。

第一横不要太短又不能太长,稍微抗一点肩;

第二笔丿的起点在横的中间略微偏右一点,虚接起笔;

第三笔竖是垂露竖,略微往左带一点弯儿,这笔最难,注意和撇的交点处不要写成一个疙瘩;

第四笔长点要注意与撇的角度关系。


121

左右结构,左斜右正。

左部:第一笔竖不要太粗;第二笔横折,横抗肩,拐成直角,不能拐成活弯;中间两小横虚接、抗肩、不要重;下面一横前粗后细,大抗肩;最后一点要特别注意和上面的竖笔的内在关系。

右部立刀,竖勾最难写,不要太重,注意高度和长度要掌握好,上面较左部略微高一点,下面较左部略低一点,注意竖勾不是垂直下来而是略微往右边斜一点。


120

左右结构。

左部三点水固定写法,不再累述。

右部,为了配合下面的的撇捺,上面的诸横都要抗肩;中间下边不封口;撇捺要写的开张、洒脱。


119

左右结构。

左边三点水为固定写法,不再赘述。

右部又是上下结构,首撇写成左尖横,不要长,抗肩;下面的两点一撇要松紧得当;最后诸横都不要长,抗肩、间距相等,注意每一笔形状的差异,竖和最后的横稍重。


118

撇笔较多,注意变化;戈钩是较难写的笔画,同时又是最易出彩的一笔,注意要适当拉长。

首笔写成钩撇,钩要小;

横露锋起笔,大抗肩,不要长;

横折撇横要大抗,肩顿笔后撇不能写长;

戈钩起笔要高起,位置在横折撇笔画中间的正上方,运笔要中间稍细,到下面稍粗,然后挑出,注意戈钩不要写的太弯;

撇要向里藏,注意走向的变化;

最后的点写成撇点。


117

广 半包围结构,注意结构布局。

外面广,首点居正;横稍压一点上面的点,抗肩、不要长;撇不能粗。

里面,横不要长,先抗肩后平写稍带些弯;左竖不要重;右竖要向左斜带撇意;长横从撇的左边起笔,抗肩;下面上大下小,整体抗肩,中间横两边不接,竖要实接;下面小撇要轻;最后点要稍重。


116

笔画少,字形高。

横笔抗肩,不要长。

竖笔高起,位置在横画中间偏右穿过,并稍微右斜。

撇笔在竖的右边起笔,不要重,也不要长。


115

注意字不要写高了。

横折撇横笔大抗肩,笔画由粗到细,顿笔后撇出不要写长。

第二笔高起,写成撇状,收笔与左边平齐。

第三笔起笔不要高,向左斜弯,拐弯处要细,拐过来稍给力下压,然后向右行笔,略呈弧形,到位后向上挑出,形状为外方内圆。


114

左右结构。

左部三撇前两撇不要大,第三撇稍大,注意三撇起笔和走向的角度均不同。

右部诸横抗肩,笔画不要重;两竖左轻右重;撇轻,最后点稍重。


113

上下结构,上面笔画多,下面笔画少。上面要稍小一点,下面适当大一些。

上部整体要写的上大下小,笔画不要粗,整体呈抗肩之势;中间秃宝盖要写的稍宽一些。下部注意上部分紧凑,弧弯钩适当写长点;最后横笔稍重,先抗肩,过了弧弯钩要压平收笔。


112

凡带走之的字,应写成上大下小。

首横短、大抗肩;竖笔高起;第二横左长右短、大抗肩与首横平行;下面的撇提不要写大;小点上点;撇不要长;竖要与上面的竖直对,不要写长写重;右边撇要高扬,撇的角度比左撇稍平;长点向外点。

走之为固定写法,点与首撇平齐;下面起笔短横大抗肩,然后抬笔往上、向左下再向右画一个小“S”;最后平捺一波三折、到第二横的下方处捺出,捺角稍长,整个捺笔不要重。


111

左右结构,左斜右正。

左部首横大抗肩,笔画不要写长;中间要紧凑,点为撇点;下面同样横抗肩,最后一笔左面稍长一些。

右部左尖横大抗肩;竖笔左斜然后向右拐一个小弯撇出;捺笔饱满,捺角不要低于左部提的起笔。


110

上下结构,古写上部为“土”,下部心稍右偏。

上部,首横稍粗短,下面横稍长,均大抗肩;竖起笔高扬,行笔稍向左下斜。

下部左点起笔在横下方角处的下方;卧钩要注意往右稍偏;仰点在卧钩中心,最后右点稍重。


109

古写,左右结构,注意两部分的大小。

左部首竖不要重;诸横抗肩、最后一横成一小提。

右部撇为竖撇,不要重、长;难点在横折钩,关键是折后要先往里拐、再向外走,不要太长,钩要干脆;中间两横不要长,形态与左部的两横不同。


108

中宫收紧,布白均匀。

上部首笔不要撇出而是收笔;横折钩横抗肩、钩不要大。

中间横不要粗,注意位置距上面横折钩稍远;四竖角度形态和角度都有变化,前三竖轻,第四竖稍重;下面横不要写粗,要有力度,稍呈上拱。

下部四点,中间两点轻,左右两点稍重,注意起笔位置要与长横的形状相一致。


107

左右结构,注意右部不要写扁了。

左部三点水是固定写法。

右部撇不要长;左竖要挡着撇起笔,向右再向下运笔,不要长;横轻、折后往左稍拐再向下,稍重;中间小横轻;最后横小抗肩,注意收笔时向下稍压。


106

左右结构,字易写散写歪,要注意。

左部三点水要写小一些,给右部的长撇预留位置。

右部首撇为了避免与左边的撇点重复变为顿收笔;横折撇横一带即折、撇与首撇角度不同;小横抗肩、不要长;长撇要细长;下面两笔要轻;写扁、横抗肩;最后稍大,要平正。

注意:右部上面两撇之间、的竖和下面的中间要在一条垂直线上,字形才能写正。


105

不要写大了,笔画宜粗壮。

左垂露竖不要太长;左边一二横抗肩;第三横写成提笔。

右垂露竖起笔高扬,收笔比左竖稍低;前两横虚接、抗肩;最后一横实接、平,稍重。


104

左右结构。

左部双立人为固定写法,首撇平、短;次撇为中撇、立;竖为左垂露竖,不要粗。

右部,小横抗肩;竖高扬,带撇意;下面字整体抗肩,中间可写成两竖也可写成一点一撇,但都不能重;注意下面横两边出头;下面要写的偏右,最后点稍重。


103

字形高,笔画多。注意横画之间的间距要基本一致;笔画不要写重了。

上部两点为一点一撇、距离较远;三横抗肩,且第一横要稍压着上面两点;撇捺舒展,捺要从第三笔横画上面起笔,要写的有力度。

下部要上靠,首点为竖点、在撇捺中间起笔;诸横抗肩、平行;小撇从右竖外面起笔;捺笔要适当拉长,不要写的太僵。


102

左右结构。

左部单立人为固定写法,中撇不要重,竖虚接、垂露。

右部,首撇要高扬,注意角度与左部撇不同;捺要写的飘逸,不要重,捺角要高于撇锋;中间左尖横左靠;两个小左斜右正,大小适宜;四点逐步往上点、不要写散了。


101

字形高,忌写太高。

首撇平;第二笔竖起笔要挡住撇,向右下斜;横竖钩变成竖钩,注意运笔过程中轻重变化;中间两短横虚接、抗肩;提笔起笔位置不要超过左竖过多;最后撇画的起笔同样不要超过竖钩过多,不能太长并要写的饱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