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刘基《陆柬之文赋跋》《春兴八首诗卷》

 鳳舞抚仙 2015-02-25
 

刘基(1311年-1375)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刘基好学敏求,聪慧过人,由父亲启蒙识字,十分好学。阅读速度极快,据说“读书能一目十行”。12岁考中秀才,乡间父老皆称其为“神童”。泰定四年(1327年),刘基十七岁,他离开府学,师从处州名士郑复初学周(敦颐)程(程颢、程颐)理学,接受儒家通经致用的教育。元统元年(1333年)二十三岁的刘基赴元朝京城大都(今北京)参加会试,一举考中进士,在家闲居3年。至元二年(1336年),才被元朝政府授为江西高安县丞。在任5年,以廉洁出名,却屡遭陷害;文坛泰斗揭傒斯见而奇说:“此魏征之流,而英特过之,济时器也。”辞官后,刘基返回青田,1343年(至正三年),朝廷征召他出任江浙儒副提举,兼任行省考试官。后来因检举监察御史职,得不到朝中大臣的支持,还给他许多责难,他只好上书辞职,任期约一年。1360年(至正二十年),被朱元璋请至应天(今南京),任谋臣,展现一个非常成功的兵法家的才能,屡建殊功。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及诗人书法家,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历代文人书法之六十六 <wbr> <wbr> <wbr>明初文臣书家
        明  刘基  陆柬之文赋跋

刘基擅书,其书遒媚高雅,清越流丽。他的习字足迹可分三个时期,即蒙学、少年、中年三个时期。蒙学时期,刘基在父母亲的关怀下,依点画真楷要分明,撇拔高低莫偏倚的基本要求入门,为结构严谨,点画爽健的刘基书法打下基础。少年时期,刘基到处州拜名师郑复初跟随老师在石门洞读书。时当朝书法泰斗赵孟頫为处州篆《处州万象山崇福寺记碑》,难得的临摹大师书法的机遇,聪明勤奋的刘基,学习赵体用笔平顺,结构匀称,姿态朗逸的书风,修外柔内健,外儒内道的气质,形成自己的特色。中年时期,刘基因建议招捕方国珍遭革职,羁管人文荟萃的绍兴,残酷的现实,刘基自强不息,研习以二王为代表的书法,所以刘基的书法又上透二王,形成自己的遒媚高雅清越流丽青史留名的刘基行草。草走龙蛇,翰墨留芳。其传世墨迹有题《兰亭贴》、《赠奕棋相子先序》、《春兴八首》等。

历代文人书法之六十六 <wbr> <wbr> <wbr>明初文臣书家
              明  刘基  春兴八首诗卷(局部)

《春兴八首诗卷》墨迹,纸本行楷书,纵34.2厘米,横76厘米;连款识共三十二行,每行多则十八字,少则四字不等;表题、署名均列卷首,“春兴八首”和“刘基顿首”八字间有缺文,不可辨,未署年款。珍藏于上海博物馆。书于元至正十六年丙申(1356)春,其年刘基四十六岁,正羁管绍兴。内容为刘基自撰并亲自用行楷缮写的七律八首。诗俱载《诚意伯文集》,文字略有异同。其异处分别是:第一首“水底潜鱼涉负萍”,文集“潜鱼”为“寒鱼”。第二首“忽听屋角叫晨鸡”,文集“叫”作“闹”;“起看园林气渐柔”,文集“气渐柔”作“绿溅稠”。第四首“蔽日腾云紫翠重”,文集“腾云”作“腾空”;“玄夷此日归何处”,文集“玄夷”作“玄圭”;“不令竹箭四时供”,文集“四时”作“困输”。第六首“近时丹诏出天闱”,文集“近时”作“近闻”;“岂谓豺狼犹桀黠”,文集“谓”作“意”。第七首“深春秋雨减年芳”,文集“减年芳”作“感年芳”。第八首“吴山越水最知名”,文集“最”作“共”。该诗卷是其流传至今为数不多的重要手迹之一。作品的布局行款、字体结构和落笔往来既洒脱,又严谨。其笔势往来,宕逸不羁,在不羁中又合于文字结体的方块法度,服从于布局分行的整齐划一。全卷将这两种不同的风格很好地融合在一起。《春兴八首诗卷》等墨迹来看,气透色润,俨然是赵孟頫书法风韵,而运笔中锋,筋骨内含,外柔内刚则甚具智永笔意,圆通遒劲,风姿潇洒则直逼虞世南真书。但智永也好虞世南也好,俱是二王嫡传,从中我们又不难看到二王血脉的流淌,保存着书卷钟灵气。刘基虽入手赵字,但善于“极物穷理”博采众长,自是有别于常流,故能笔势往来宕逸不羁,有如淡烟笼月,清风拂柳,写出了性情,严谨洒脱,才华自溢,一如其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