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智能手机通过替代蚕食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我是马甲708 2015-02-25

1支付方式:钱包,银行卡,公交卡

    当日历看的越来越少,闹钟买的越来越少,手表戴的越来越少时,我们不免发现这些现象的产生都是自手机出现后的“功劳”。而经过诺基亚和苹果等品牌促成的智能时代,MP3/MP4渐渐无踪影,GPS/导航仪慢慢在弱化,手电筒、计算器等大家不常随身携带的物件也都被融合在了手机当中。智能机就像是一条大鲸鱼,不经意间蚕食着生活中越来越多方面的事物,以至于用户对此变得习以为常,但回头猛一看原来它已经吞噬鲸吞了这么多的东西。而在过去的2014年,这种取代现象还在继续。 

2014蚕食继续 智能机又"吞吃"着啥东西
智能手机通过替代蚕食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支付方式:钱包,银行卡,公交卡

    除了基本上已经不再被提及的数码影音设备,以及正在蚕食的相机和电脑之外,智能手机就像一个大嘴怪,还在吞噬着其它行业的事物,哪怕这些事物并不是和它有交集有冲突的物件,比如说现今的支付业务就是如此。

2014蚕食继续 智能机又"吞吃"着啥东西
手机支付不只是简简单单的触碰刷卡

    之前我们已经习惯了从现金到银行卡的支付方式,而如今我们又要重新习惯从各种卡片到移动支付的操作。使用手机刷卡购物,搭乘公交,汇款转账,生活缴费等等已经不是什么稀奇事情。我本身就是这方面的受益者,因为某一天半夜突然停电的晚上,利用智能手机的支付宝软件交完了电费。搁在之前哪怕是有钱都不能半夜买电,而现在利用手机轻轻松松就能完成,这样足不出户甚至停电后没有网络连电脑都做不到的事情,正是当下用户支付方式改变的缩影。

2014蚕食继续 智能机又"吞吃"着啥东西  2014蚕食继续 智能机又"吞吃"着啥东西
微信/支付宝只需输入密码即可完成支付,不用银行卡不用现金不用支付设备

    微信,支付宝,银行客户端,网银便捷支付,我们所用到的消费方式越来越便捷,只需要一台连网的智能手机借助这些应用,通过输入方式或指纹的操作,就能完成整个交易。2014年的双十一淘宝公布数据有将近一半都是由移动端贡献,换句话说使用手机进行网购的用户越来越多,在这里看不见现金看不到卡片只有手机和密码,交易数额越来越大但却让人感觉交易过程越来越轻松,未来我们使用到银行卡等卡片的几率也在逐渐变小。 

2阅读方式:报刊杂志,纸质类书籍

阅读方式:报刊杂志,纸质类书籍

    有人担忧将来纸质书籍会消失,这并不是杞人忧天。电子设备显示屏幕的兴起,不仅仅带来了沟通的即时和高效,同时也让书籍报刊这类内容承载体饱受冲击,其中智能手机尤为甚。现今手机硬件越来越强悍的情况下,大屏幕、高存储、智能亮度、字体小大、护眼模式等等功能,无不在体现着使用手机阅读书籍的便捷性和舒适性。

2014蚕食继续 智能机又"吞吃"着啥东西
纸质书总有破旧时

    早在功能机时代,就已有TXT电子书观看功能出现,随后阅读特性在不断的演进。2014年前后这种阅读方式更为灵活,我们可以看到单纯的APP,大量的传统平媒先后推出了自主的应用客户端,让用户在手机上就能及时看到电子版的内容。比如说OPPO在去年使用N3手机拍摄封面的《男人装》杂志,还有你我都喜欢的各种地理娱乐新闻体育……尽管相当多的人依然偏爱纸质书籍带来的真实感,但电子化阅读的便捷和扩张早已是不争的事实。

2014蚕食继续 智能机又"吞吃"着啥东西
纸质书籍报刊杂志就是被它蚕食了

    经常看到某某报刊由于互联网冲击而结束发行,这样的休刊状况并不是唯一而且还在持续。而相反的替代者电子化阅读正在全面兴起,“澎湃”新闻就是大家了解到的一个真实案例,如同它一样不少传统的纸媒纷纷寻求转型,不断推出网页,APP客户端等一系列新媒体平台。对于用户而言,在改变着阅读方式的同时,也乐于接受越来越多迎合自己操作的浪潮。

    读书的目的在于学习和认知,就内容来说,纸质承载或者是电子化展现其实并没有什么本质不同。从之前重量化的甲骨文竹简到现在几乎无重量的数码电子化,回顾阅读方式的变化,也许纸质书籍的逐渐消失并不会那么难以接受,更何况从绿色环保角度来说电子化阅读更有可取之处。

3社交方式:信件邀请函,祝福卡片

社交方式:信件邀请函,祝福卡片

    古有书信传情,尽管天寒地冻路远马亡,但字却可值千金重。重的并不是澄心堂纸和朱砂砚墨,而是藏于字中的无恙关心和思念情怀。而今一封电邮转瞬千里,虽然字体五花八门,但再也找不到传统中所包含的意境与嘘寒问暖。但我们该声讨手机通讯设备造成的这一切吗?当然不能。在这个效率和时间金贵的年代,人工邮寄变成电力传达,书信贺卡邀请函变成数码化也没有什么不解的。

2014蚕食继续 智能机又"吞吃"着啥东西
传统纸质邀请函就是这个样子

    鉴于职业关系,几乎每段时间都会收到来自手机厂商的邀请函。2014年给我一个比较深的印象是,电子版的邀请函越来越多,打开微信查看既有声音又有影像,形式多样效果很棒,这么比着单纯一张纸或者一个静态物体确实能够呈现出更多内容。而对于厂商来说少了常规邀请函的人工制作和邮寄成本,也是一种更好的解脱。从这个角度来看,实在找不到要声讨的理由。

2014蚕食继续 智能机又"吞吃"着啥东西
现在流行电子版喜帖

    至于祝福卡片,如果你想象不到什么智能手机干了什么,究竟怎么把传统纸质贺卡给取代了的话,那么不妨看看《新人结婚看过来  最潮微信喜帖制作教程》这篇文章。正如文章开头所说的那样,当下用户比上一代人更加熟悉智能手机和移动社交,那么使用更新潮有效的电子卡片来代替以往的纸质喜帖,这种方式更容易被接受。而且电子类卡片在传播分享、内容承载和存储方面,都要更有优势,谁不想有一个更个性能够让人铭记的喜帖呢?

    信件邀请函以及祝福卡片,和上一页说到的纸质书籍有着相同的境遇,它们都在经受着互联网电子化的冲击,在越来越多的情况下智能手机充当并代替了它们的角色。但不同的是,电子书是在模仿真实书籍的阅读体验,而电子卡片则是因为拥有着比传统卡片更多可承载的内容,除了文字之外还能够显示视频和音乐等等,它蚕食掉常规表达形式并不难理解。

4生活方式:外卖,拼车,蚕食传统

生活方式:外卖,拼车,蚕食传统

    根据一位大拿的说法,移动互联网的本质是改变信息的不对称性。智能手机作为硬件载体,改变蚕食的东西不一定是实实在在的物件,而且还有很多看不见的东西,比如说传统。

2014蚕食继续 智能机又"吞吃"着啥东西
先前大雪天打车的经历应该不少人都遇到过

    用手机可以订餐取餐,少了高峰期排队等待的浪费;用手机可以打车拼车,少了下雪下雨时的煎熬受冻;这些都是之前我们享受不到的便捷。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APP应用,正在变成一个大平台,将日常生活当中原有的方式改变,变得更效率和轻松,变得能够让人预知之后一段时间的事情。有一句话说的好,当你不再为钱而浪费时间时,那就是真正的富有。而从现在智能手机蚕食传统改变生活方式来看,似乎我们人人都在做着富翁。

2014蚕食继续 智能机又"吞吃"着啥东西
再看看这个宣传,贴心性不言而喻

    关于这类例子举不胜举,为什么我们越来越离不开手机,为什么手机占据了我们越来越多的时间?除了让人交流越来越少的负面影响之外,在正面角度上,是不是应该看到它带来的积极影响?而不是现在我们一边享受着它带来的便捷,却又一边呼吁着放弃。至于改变传统是好是坏,我给不了答案,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只有一切向前发展,并且在向前的过程中人类再去接受着改变的好处或弊端,然后继续改变。

    上述几种情况只是手机蚕食现有事物的几个代表,有了愈发易用的操作系统,以及更加细致精准的应用软件,手机代替的事物再次扩增。想要算数手机有计算器,想要换台手机能充当遥控器,想要在应急情况下量东西手机有专门的APP充当尺子,想要跑步手机能代替计步器,想要了解健康情况手机还能完成心率监测的工作……再往下说的话似乎没有尽头。

    关于手机的蚕食现象已经不再是争论,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事实。录音机MP3已经越来越少,导航仪纸质书籍也免不了这样的结局。相比于其它的数码产品,更多人更担忧将来纸质书籍的消失,但尽管呼声很大,目前使用手机观看电子书也成为来一个无法阻挡的方式。说到这里不知道大家有着怎样的体会,手机在带来更为便捷的同时,面对那些被蚕食的事物,难道仅仅是用自然规律这个借口来掩盖吗?又或者自然规律就一定是这些事物消失的唯一因素吗?答案在每个人心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