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上屡毁屡建的“五朝楼观”(岳阳楼游记七)

 pengxq书斋 2015-02-25

进了岳阳楼景区大门,展现在眼前的就是岳阳楼景区独有的“五朝楼观”。所谓五朝楼观,就是把历史上屡毁屡建的岳阳楼复制出来,供游人参观。五个朝代分别是唐、宋、元、明、清,这五个朝代都在因为天灾或兵祸毁坏的基础上重建了岳阳楼。各个朝代修建的岳阳楼的形状都不一样。岳阳楼景区的五座岳阳楼的建筑,都是青铜微缩铸造。重现唐、宋、元、明、清各自的建筑风格,这里的“五朝楼观“景区为清澈透亮,蜿蜒曲折的溪水环绕。给人的感觉,巍楼碧水,动静结合,刚柔并济。

唐代岳阳楼

建筑模型平面呈正方形,面阔七间,进深五间,边长5.39米,高5.19米,净重12.3吨,其匾额为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所书

宋代岳阳楼

以北京大学图书馆收藏的宋代宫庭画院《岳阳楼图》为蓝本而铸,模型平面呈长方形,面阔3.608米,进深3.092米,高4.5米,净重12.2吨,其匾额为宋代书法家米芾所书。

元代岳阳楼

以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元末明初界画家夏永所绘《岳阳楼图》为蓝本,模型平面呈长方形,面阔3.608米,进深3.092米,高4.3米,净重12.2吨,其匾额为元代书法家赵孟頫所书。

明代岳阳楼

以上海博物院收藏的明代宫廷画家安正文所绘《岳阳楼图》为蓝本,模型平面呈六边形,单面阔1.86米,高4.5米,净重9.1吨,其匾额为明代书法家董其昌所书。

清代岳阳楼

以清代画家龚贤所绘《岳阳楼图》为蓝本,模型平面呈长方形,面阔4.43米,进深3.152米,高4.83米,净重10.7吨,其匾额为清朝康熙皇帝所书。

现存岳阳楼是清朝同治六年(1867年)重建的,其匾额为郭沫若书写。

历史上屡毁屡建的“五朝楼观”(岳阳楼游记七)

历史上屡毁屡建的“五朝楼观”(岳阳楼游记七)

历史上屡毁屡建的“五朝楼观”(岳阳楼游记七)

历史上屡毁屡建的“五朝楼观”(岳阳楼游记七)

历史上屡毁屡建的“五朝楼观”(岳阳楼游记七)

历史上屡毁屡建的“五朝楼观”(岳阳楼游记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