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追本溯源话西宁(市)

 茶香飘万里 2015-02-25

   作者:超巨星

    西宁市是青海省省会,为青藏高原唯一百万人口城市。兰青、青藏铁路在此交会,在建的兰新铁路客运专线经过西宁。总面积7472平方公里,201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24.7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52.20万人)。辖城东区、城中区、城西区、城北区4个区,湟中县、湟源县和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3个县(自治县)。

追本溯源话西宁(市)

   一、西汉设立西平亭,东汉析置西平郡

    西宁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我国黄河流域文化组成部分。据城北区朱家寨遗址、沈那遗址和西杏园遗址等考古发现,早在四、五千年以前就有人类在这块土地上生产、生活,繁衍生息。自周至汉,这里是羌人的天下。

    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遣将进兵河湟,在今西宁市设立西平亭,在今大通县长宁镇设立长宁亭(注:亭,军事据点和邮传驿站),标志着西宁正式纳入汉帝国的版图。西平,是西宁的第一个历史名称。宣帝神爵初(公元前60年前后),在湟水流域置临羌(治今湟源县南古城,一说今湟中县多巴镇)、安夷(治今平安县)、破羌(治今乐都高庙镇老鸦城)等县,西平亭、长宁亭属临羌县。

    此后,随着内陆汉族移民的进入和生产的发展,西平亭在政治、经济、交通和军事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东汉建安十年(205年;一说建安十九年,214年),在西平亭设西平郡,析临羌县置西都县为郡治,辖西都、临羌、安夷、破羌4县。西平郡城(西都城)成为西北边陲重镇。

    三国鼎立,西平郡属曹魏。西晋建立,仍置西平郡,析西都、临羌等县地置长宁县(治今大通县长宁镇长宁村,北魏废)。

 

   二、两次“成都”,几度易主

    十六国时期,鲜卑族秃发部据今甘肃西部、青海东部地区建立南凉地方政权,曾一度建都西平(399~402年)。南凉在西宁留下的遗迹有位于城东区的康王(秃发利鹿孤)墓、位于城西区的虎台(阅兵台,其名源于南凉太子秃发虎台。现辟为南凉虎台遗址公园)。

    北魏太延五年(439年),北魏势力进入今青海。北魏太武帝和平元年(460年),移西域鄯善镇(原治高昌白棘城,即今新疆鄯善县)至今西宁。孝昌二年(526年),升鄯善镇为鄯州,治西都县(今西宁)。因河陇地区爆发反魏起义,同年,鄯州、西都县均移治乐都县(改乐都县为西都县),今西宁地入吐谷(yù)浑。北周,西逐吐谷浑,今西宁为乐都郡西都县(治今乐都)辖地。

    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西都县为湟水县,今西宁属之。大业三年(607年),改鄯州为西平郡(治湟水县,今乐都),今西宁为湟水县辖地。唐武德元年(618年),改西平郡为鄯州(治湟水县,今乐都),仪凤三年(678年),析湟水县置鄯城县(治今西宁市)。上元二年(761年),地入吐蕃。

    北宋时期,吐蕃称此地为青唐。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吐蕃贵族唃(gū)厮啰建立政权,史称唃厮啰政权(又称青唐政权,1008~1116年)。约在明道元年(1032年),定都青唐。此后近百年间,青唐成为甘青地区吐蕃族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与宗教的中心和东西方商贸交通的都会,兴盛一时。唃厮啰在西宁留下的遗迹有土筑南城墙(现辟为青唐城遗址公园)。

 

   三、北宋设立西宁州,冀望于“西陲安宁”

    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年),宋军攻占青唐,置鄯州,次年撤出。徽宗崇宁三年(1104年)再占青唐,改鄯州为“西宁州”(取西陲安宁、西事底宁之意),隶属于陇西都护府。从此西宁一名沿用至今。

    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金兵占领河湟。绍兴六年(1136年),今西宁地入西夏。

    蒙古成吉思汗二十二年(1227年),成吉思汗率军攻占西宁州,西宁纳入元朝统治。明洪武六年(1373年)改西宁州为西宁卫,属陕西行都司管辖,下辖6个千户所,即:西宁千户所(治今西宁)、镇海千户所(治今湟中县通海镇)、北川千户所(治所在今大通县老城关)、南川千户所(治湟中县申中)、古鄯千户所(治所在今民和县古鄯镇)、碾伯守御千户所(治所在今乐都县碾伯镇)。现西宁七一路南侧保留的古城墙就是明西宁卫城的遗迹。

 

   四、清设青海办事大臣,寄治甘肃省西宁府

    清顺治二年(1645年)清军进入西宁。雍正三年(1725年),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后,改西宁卫为西宁府,下设西宁县、碾伯县和大通卫,属甘肃省。并置钦差办理青海蒙古番子事务大臣(简称青海办事大臣),初设于察罕托洛亥(位于青海湖东、共和县倒淌河镇境内),因该处气候寒冷,历任大臣多不亲往,改驻甘肃省西宁府城内,故而自乾隆年间起,青海办事大臣通称西宁办事大臣。

    乾隆三年(1738年),归德守御千户所由临洮府改隶西宁府。乾隆二十六年(1761)改大通卫置大通县。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改归德所为贵德所。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改贵德所为贵德厅。道光三年(1823年),循化厅由兰州府改隶西宁府。道光九年(1829年)析西宁县置丹噶尔厅。至此,西宁府辖三县四厅,即西宁县、碾伯县、大通县、丹噶尔厅(今湟源)、贵德厅、循化厅、巴燕戎格厅(今化隆县)。宣统三年(1911年),裁西宁道,保留西宁府。

 

   五、民国青海建省,西宁跃为省会

    1912年民国建立,西宁府仍属甘肃省。6月,改青海办事大臣为青海办事长官,驻甘肃西宁。1913年4月,废西宁府,保留西宁县,改丹噶尔厅为湟源县。并置海东道(治西宁县),辖原西宁府各县。1914年6月,改海东道为西宁道。1915年10月,改甘肃省西宁镇总兵为甘边宁海镇守使,驻西宁。1926年,撤西宁道,改设西宁行政长官,仍属甘肃省。

 追本溯源话西宁(市)

 

    1929年,设立青海省,以西宁县为省会。

    1943年底,将西宁县移治文华镇(今鲁沙尔镇),在西宁城区(官方称省垣,沿用至今)设省垣特种区,由省民政厅直辖,政务由省会警察局兼理。1945年8月,设西宁市政筹备处。1946年1月,西宁县更名湟中县。6月,省垣特种区改设西宁市,下设第一、二、三、四、五区5个区,管辖范围东至小峡,西至小桥尔及杨家寨,南至红庄尔,北至下朝阳及泮子山。据官方统计,当年西宁市人口55564人。

 

   六、青海解放初期,西宁为县级市

    1949年9月,西宁解放,为青海省省会。下设第一、二、三、四、五、六区人民公署(科级)。管辖范围东至杨沟湾,西至小桥,南至红庄,北至下朝阳。

    1950年,第六区并入第五区。各区人民公署改为区公所。

    1952年4月,将第四区和第五区的7个乡划出,设立郊区。

    1953年11月,经省政府批准,第一区更名为城中区,第二区更名为城西区,第三区更名为东关回族自治区,郊区不变。

    1954年5月,经省政府批准,从湟中县划入部分区域,扩大西宁市管辖范围:东至杨沟湾,西至刘家寨,南至红庄,北至上朝阳。7月,市政府决定:将郊区划分为东郊区、西郊区。

 

   七、西宁升格为地级市,曾设通海区、平安区

    1956年8月,青海省人民委员会批准,西宁市由县级市升格为地级市(国务院1960年1月批准);将湟中县(多巴)、大通县(元朔、新城、黄家寨、长宁、后子河)、互助县(高寨)所辖的23个乡和其他17个乡的部分村寨划入西宁市,撤销西宁市城东区、城西区、东关回族自治区和东郊区、西郊区,设立城中区、城西区、城东区三个县级区。西宁市管辖范围东至高寨,西至扎麻隆,南至总寨,北至新城。

    1957年12月,撤销城东区、城西区,所辖城市街道划归城中区,农村各乡由西宁市直接领导。

    1959年12月,西宁市设立县一级城中区,辖后子河、多巴、总寨、小峡4个公社(国务院1960年1月批准)。

    1960年1月,国务院批准,将青海省人民委员会直接领导的湟中县划归西宁市领导。4月,国务院批准,将青海省人民委员会直接领导的大通县、互助土族自治县划归西宁市领导。青海省人民委员会批准,调整西宁市行政区划:将湟中县维新、上五庄、李家山、平安、三合5个公社划入西宁市管辖;撤销城中区,在原西宁市辖区(含农村)设立县一级的城东区(驻东关大街)、城西区(驻小桥),以市郊多巴公社及湟中县划入的维新、上五庄、李家山公社设立县一级的通海区(驻多巴),以市郊小峡公社高寨、红庄大队及湟中县划入的平安、三合公社设立平安区(驻平安驿)。7月,将西宁市元朔、新城2公社及后子河公社黄家寨大队划归大通县。

 追本溯源话西宁(市)

    1961年5月,经省人民委员会批准,撤销西宁市城西区,所辖城区部分并入城东区,将城东区更名为城区,原城西区所辖农村分别划归通海区和湟中县。8月,省委决定,将大通县、湟中县、互助土族自治县仍划为省直属县(国务院1962年1月批准确认)。

    1962年3月,经省人民委员会批准,撤销西宁市通海区、平安区,将通海区所辖各公社,平安区所辖小峡、高寨两个公社由西宁市直接领导,平安区平安等公社划归湟中县领导,哈拉直沟等公社划归互助土族自治县领导。4月,经省人民委员会批准,撤销西宁市城区,将城区所辖各城市公社由西宁市直接领导。6月,将西宁市所属上五庄等16个公社划归湟中县,红崖子沟等2公社划归互助县。

    1963年2月,经省人民委员会批准,恢复西宁市市辖区建制,在西宁市市区(原“城区”辖区)设立城中区、城东区、城西区三个区,市郊的中庄、十里铺、沈家寨、彭家寨、二十里铺、马坊、大堡子等7公社仍由西宁市直接领导(设立中共西宁市郊区工作委员会具体领导)。4月,经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将后子河、润泽、长宁3公社划归大通县领导,多巴、拦隆、小峡等公社、大堡子等8个生产大队划归湟中县领导,高寨公社划归互助土族自治县领导。

    1964年,中共西宁市郊区工作委员会与西宁市农牧局合署办公(两个牌子,一套人马),管辖市郊7公社。

    1965年12月,中共西宁市郊区工作委员会改为中共西宁市郊区委员会,代行郊区政府的职能。

    1966年6月,国务院批准,将青海省人民委员会直接领导的大通县划归西宁市领导(至今)。

    1971年7月,西宁市成立郊区革命委员会,与市农牧局合署办公。

    1976年2月,西宁市设立郊区办事处(与市农牧局机构分设),为市革命委员会的派出机构。

    1980年2月,撤销郊区办事处,正式设立西宁市郊区(县级)。1981年1月,成立郊区政府。

    1985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大通县改为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

    1986年3月,国务院批准(国函[1996]30号):(1)将西宁市城西区分设为城西、城北两个区。(2)撤销西宁市郊区,将原郊区所辖的7个乡分别划归城东、城中、城西、城北4个区管辖(其中,将城西区所辖的小桥、朝阳、三其、大堡子、二十里铺、马坊6个街道办事处和原郊区所辖的马坊、二十里铺、大堡子3个乡划归城北区管辖。)。

    1999年,西宁市将城西区沈家寨乡南酉山、水磨、红光、红星4个村(均位于南川河以东)划归城中区管辖。12月,国务院批准(国函[1999]142号)将海东地区的湟中县、湟源县划归西宁市管辖。

    2005年12月,将湟中县总寨镇委托城南新区管理。总寨镇面积92.5平方公里,人口3万人。

    2008年3月,将城南新区生活、行政区域,湟中县总寨镇(注:面积101平方公里)及鲁沙尔镇部分行政区域,以及原城西区南川西路街道办事处行政区域(注:面积26平方公里,2009年人口4.64万人),划归城中区管理。调整前,西宁市城中区面积约20平方公里,人口18.5万人(2007年);调整后,新的城中区面积增至151平方公里,人口约28万人。从而使城中区摆脱了“地盘少,空间小”的地域束缚,赢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8月,城中区政府搬迁到城南新区。此举标志着城中区“扩区提位”战略迈开实质性步伐。

 

   八、“中国夏都”名不虚传,移民之城文化多元

     西宁地处高原,市区平均海拔2261米,长年气候冷凉。夏季平均气温17-19℃(7月平均气温17.2℃),凉爽宜人。清代曾任西宁道道员的杨应琚撰文回忆:湟中(即指西宁一带)“长夏不挥扇,夜间皆覆絮衾。若沉阴积雨,南山数峰犹有新雪。避暑之妙,可甲天下”。1990年代,西宁市提出“凉城”概念。2001年,西宁市开始打造“中国夏都”(意即消夏避暑之都)旅游品牌。

    西宁是典型的移民城市,移民人口达100万之多。西宁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农业区与牧业区、汉文化与藏文化的结合部,多民族聚集、多宗教并存。各民族和平共处,使西宁显现出包容、开放、多元的城市文化特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