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元青花18大特征辨真假(转)

 文香阁 2015-02-25
 

元青花大罐(藏于天津博物馆)

元青花大罐(藏于天津博物馆)

  50多年前,大家对元代青花瓷器还知之甚少。自从美国教授波普博士以英国大维德基金会(原北京智化寺旧藏)藏“至正十一年”款青花龙纹象耳瓶为根据,对照伊朗阿格外尔寺及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博物保藏元代青花瓷器宣布了两本研讨报告后,才导致世人的广泛重视。  

    近30年来,跟着国内外研讨、保藏元代青花瓷器热潮的不断升温,其商场价位已今非昔比,动辄就要千万元之巨。与此同时,今世景德镇瓷器制造业对拷贝元青花的热心也日积月累,各种元青花的拷贝品不断面世,并由最初的等级低商品逐渐向高级仿品开展。那些高仿品,其报价少则数万元,多则数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能够讲,他们制造的“高仿品”无一不是用来打行家、教授之“眼”的。在如今古玩商场上,若是没有那些行家和教授为买家“掌眼”,谁又会花数十万元买东西呢?

  在笔者看来,只是晓得真品的通常特征是远远不够的,往往还会让藏家盲目不盲目地走入一种误区:误以为但凡具有某些真品特征的东西就一定是真品,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笔者仅就通常仿品特征简述如下,换句话说,凡具有下述特征之一者,必定是现代仿品。  

    1.瓷胎过白、过细或过密者。景德镇产元代青花瓷器的胎质与宋代青白瓷的胎质类似,看上去白中泛灰。

  2.底足露胎部位有人工涂改或喷洒的氧化铁锈色者。社会上曾普遍认为元代青花瓷器的露胎部位均有“火石红”表象,并将此作为判定规范。其实不然,“火石红”表象仅存在于有些元代青花瓷器上,有适当数量古代真品上没有“火石红”表象。

  3.内壁润滑无纹者。元代瓶罐等器物多选用陶瓷外膜慢轮拓坯成型技术,在瓶、罐等器物内壁往往会留下显着的指纹和旋纹。若是器物内壁润滑无纹,就应当是选用现代注浆成型技术出产的仿品。

  4.内壁有修坯刀痕者。在景德镇陶瓷制造技术中,修坯用的刀具有两类。一类叫“条刀”,是用来修整器物内壁的;一类叫“板刀”,是用来修整器物外壁和圈足的。“板刀”的呈现至少已有2000年以上的前史,而“条刀”只是是在清康熙年间才有的。即康熙之前的瓷器只修外壁,不修内壁。康熙中期今后的瓷器才开端用刀具修整内壁。

  5.具有均匀细密线状刀痕者。明代曾经的修坯刀是在铁匠煅打成型的基础上,再用磨刀石磨制而成。而用“条刀”修整的瓷坯,会留有均匀细密的线状刀痕。

  6.釉色过白或釉质板滞者。元代青花瓷器的釉质都白中泛青,格外是前期商品与宋代青白瓷的釉色根本相同。

  7.釉面润滑平坦或釉质淡薄者。元代青花瓷器是选用蘸釉、浇釉和刷釉技术,所以看上去釉质饱满肥厚但平坦度欠佳。格外是选用浇釉和刷釉技术的大件器物,釉面往往留有“泪痕”和“刷痕”表象。

  8.青花中的铁元素浮于釉外表者。现代绝大多数仿品,大都只是在国产青花猜中简略地参加氧化铁粉,也不作高温煅烧处置,所以氧化铁不可能均匀地融合在氧化钴中,在高温的效果下,这些氧化铁会敏捷浮到釉的外表构成结晶。在显微镜下看,多呈矿渣状斑驳。

  9.青花色泽过于暗淡或艳丽者。  

    10.所绘纹饰有漏洞者。

  11.器物外型与年代或技术特征不符者。

  12.器物的口沿和足圈线条僵硬或过于规整者。

  13.器物的体积与分量之比显着超凡者。

  14.成型技术与年代特征不符者。

  15.垫烧技术特征不符者。

  16.外表有显着人作业旧痕迹者。

  17.选用X光荧光检测,目标元素超支者。

  18.选用波普剖析,釉质老化系数在0.10以下者。

 

元青花大罐(藏于天津博物馆)

元青花大罐(藏于天津博物馆)

  50多年前,大家对元代青花瓷器还知之甚少。自从美国教授波普博士以英国大维德基金会(原北京智化寺旧藏)藏“至正十一年”款青花龙纹象耳瓶为根据,对照伊朗阿格外尔寺及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博物保藏元代青花瓷器宣布了两本研讨报告后,才导致世人的广泛重视。  

    近30年来,跟着国内外研讨、保藏元代青花瓷器热潮的不断升温,其商场价位已今非昔比,动辄就要千万元之巨。与此同时,今世景德镇瓷器制造业对拷贝元青花的热心也日积月累,各种元青花的拷贝品不断面世,并由最初的等级低商品逐渐向高级仿品开展。那些高仿品,其报价少则数万元,多则数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能够讲,他们制造的“高仿品”无一不是用来打行家、教授之“眼”的。在如今古玩商场上,若是没有那些行家和教授为买家“掌眼”,谁又会花数十万元买东西呢?

  在笔者看来,只是晓得真品的通常特征是远远不够的,往往还会让藏家盲目不盲目地走入一种误区:误以为但凡具有某些真品特征的东西就一定是真品,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笔者仅就通常仿品特征简述如下,换句话说,凡具有下述特征之一者,必定是现代仿品。  

    1.瓷胎过白、过细或过密者。景德镇产元代青花瓷器的胎质与宋代青白瓷的胎质类似,看上去白中泛灰。

  2.底足露胎部位有人工涂改或喷洒的氧化铁锈色者。社会上曾普遍认为元代青花瓷器的露胎部位均有“火石红”表象,并将此作为判定规范。其实不然,“火石红”表象仅存在于有些元代青花瓷器上,有适当数量古代真品上没有“火石红”表象。

  3.内壁润滑无纹者。元代瓶罐等器物多选用陶瓷外膜慢轮拓坯成型技术,在瓶、罐等器物内壁往往会留下显着的指纹和旋纹。若是器物内壁润滑无纹,就应当是选用现代注浆成型技术出产的仿品。

  4.内壁有修坯刀痕者。在景德镇陶瓷制造技术中,修坯用的刀具有两类。一类叫“条刀”,是用来修整器物内壁的;一类叫“板刀”,是用来修整器物外壁和圈足的。“板刀”的呈现至少已有2000年以上的前史,而“条刀”只是是在清康熙年间才有的。即康熙之前的瓷器只修外壁,不修内壁。康熙中期今后的瓷器才开端用刀具修整内壁。

  5.具有均匀细密线状刀痕者。明代曾经的修坯刀是在铁匠煅打成型的基础上,再用磨刀石磨制而成。而用“条刀”修整的瓷坯,会留有均匀细密的线状刀痕。

  6.釉色过白或釉质板滞者。元代青花瓷器的釉质都白中泛青,格外是前期商品与宋代青白瓷的釉色根本相同。

  7.釉面润滑平坦或釉质淡薄者。元代青花瓷器是选用蘸釉、浇釉和刷釉技术,所以看上去釉质饱满肥厚但平坦度欠佳。格外是选用浇釉和刷釉技术的大件器物,釉面往往留有“泪痕”和“刷痕”表象。

  8.青花中的铁元素浮于釉外表者。现代绝大多数仿品,大都只是在国产青花猜中简略地参加氧化铁粉,也不作高温煅烧处置,所以氧化铁不可能均匀地融合在氧化钴中,在高温的效果下,这些氧化铁会敏捷浮到釉的外表构成结晶。在显微镜下看,多呈矿渣状斑驳。

  9.青花色泽过于暗淡或艳丽者。  

    10.所绘纹饰有漏洞者。

  11.器物外型与年代或技术特征不符者。

  12.器物的口沿和足圈线条僵硬或过于规整者。

  13.器物的体积与分量之比显着超凡者。

  14.成型技术与年代特征不符者。

  15.垫烧技术特征不符者。

  16.外表有显着人作业旧痕迹者。

  17.选用X光荧光检测,目标元素超支者。

  18.选用波普剖析,釉质老化系数在0.10以下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