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彩绿城再升级

 owg 2015-02-26
五彩绿城再升级

本报记者 陈 媚
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本报记者郭小平 摄
如今花团锦簇的民族大道。
本报记者
周家志 摄
1987年的民族大道。
本报记者
郭小平 摄
绿化美化精品线路——壮锦大道。 本报记者周家志 摄
南宁的道路处处鲜花盛开。 本报记者周家志 摄

打造“花样南宁”是市委十一届十三次全会对南宁绿化工作提出的新目标。打造“花样南宁”意义何在?南宁持之以恒打造的“中国绿城”品牌,怎样实现向“花样南宁”更高目标的提升?作为城市的一分子,每一个南宁人如何共同绘就“花样南宁”的美好蓝图?

连日来,我市部分园林专家和社会学者在受邀解读上述问题时,结合市委书记余远辉在相关讲话中提出的观点,纷纷点赞“花样南宁”,认为这一城市绿化新理念的提出,不仅将带来南宁城市生态宜居品质的大提升,也必将带来城市文明指数、发展环境和综合竞争力的全面“升级”。专家们纷纷表示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打造,未来的南宁势必更加充满活力、生机勃勃,向世人一展她独具魅力的花样容颜。

什么是“花样南宁”

“花样南宁”是“中国绿城”的升级版

如今说起南宁,连不少外地人脑海中都会不由得蹦出“绿城”二字。南宁市园林局局长蓝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的确,经过多年的努力,作为广西首府的南宁市成功打造了“中国绿城”和“中国水城”这两张靓丽的城市名片。

为了让美丽的绿城更增魅力,从去年开始,南宁以举办第四十五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为契机,大力实施“中国绿城”提升工程,其中突出的一条创新措施,便是在全市范围内推行盆花下地培土种植。“盆花入地”,换来了城市环境的显著改善,赢得了国家领导人、自治区领导、中外嘉宾和广大市民的交口称赞。

在经济新常态下进一步提升“中国绿城”水平,是发挥南宁优势,营造更加良好的投资环境、生活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如何提升“中国绿城”品位?自治区党委常委、市委书记余远辉,市长周红波召集专题会议研究部署今年绿化工作时给出答案,那就是继续提升“中国绿城”品位,全力打造 “花样南宁”,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和建设“海绵城市”。

打造“花样南宁”是什么概念?“花样南宁”是市委十一届十三次全会对南宁绿化工作提出的新目标,是“中国绿城”的升级版,是宜居水平提升的更高要求,是在“绿城”和“水城”的基础之上,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完成“中国绿城”提升工程,为南宁市创建中国最佳养生休闲旅游目的地和申办第十二届国家园博会打下坚实基础。

蓝岚表示,打造“花样南宁”这个新目标中的亮点就是,提出了今年南宁将坚持生态自然化、森林化、多彩化、多样化、苗木本土化、管理低成本化的“六化”原则,着力在增加花量、多彩亮度上下功夫,打响“花样南宁”品牌,实现“四季有花、处处见花”;“花样南宁”既要体现原有“绿城”的特点,又要体现南宁的多彩美丽,从而充分展现南宁作为宜居的壮乡首府和具有亚热带风情的生态园林城市的生机与活力。

根据我们现在的方案,计划至2015年年底,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到42.95%、37.32%和14.30平方米以上,各项绿化指标达到“十二五”城市园林绿化发展规划期末的目标要求。完成种植乔木15万株、灌木200万株,其中开花乔木10万株、开花灌木160万株,种植扁桃3万株、三角梅100万株、朱槿15万株、夹竹桃及其他开花品种30万株,新增屋顶绿化面积5万平方米。

“相信届时,‘花样南宁’一路走来,城市园林绿化更有水平、更加多彩、更富特色、更加靓丽,‘中国绿城’更加五彩斑斓,首府南宁更加美丽和谐。”蓝岚说。

“花样南宁”的总要求是什么

四季有花、处处见花,满眼是七彩之花、富有生机活力之花

自治区园林协会顾问、南宁市园林局原局长范君传表示,从“中国绿城”品牌到“花样南宁”理念的提出,体现了南宁城市绿化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我们不再单纯着眼于种了多少树、多少草、多少花,而是从追求绿化指标,进而到追求城市生态的品质,追求通过“处处有花、四季有花,满眼是七彩之花”的城市景观,让南宁更加富有生机和活力,也让我们的宜居城市的幸福感更强。

在打造“花样南宁”品牌中,城市决策者提出必须坚持生态自然化、森林化、多彩化、多样化、苗木本土化、管理低成本化的“六化”原则。范君传说,这“六化”原则实际上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生态自然,二是科学经济,归根到底都体现了对园林绿化的更加尊重科学、凸显生态与城市环境的融合。

“作为一名老园林工作者,我见证了南宁市多年来生态园林建设的理念,随着经济社会形势发展和结合南宁市自身实际,始终因地制宜地在不断变动、升级。”范君传说,上世纪60年代,南宁曾在园林景观设计上提出了打造绿化、美化、香化、果化、亚热带风光化等“五化”的要求,这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凸显了南宁自身的特色魅力,让南宁有了“半城绿树半城楼”的美誉。如今,南宁市提出“六化”原则和坚持“多施肥、少修剪”的理念,这都凸显了城市决策者对于城市绿化和园林建设都更加突出经济、科学和因地制宜。

“此外,作为一名从事园林工作数十年的老专家,我觉得 ‘六化’原则的确是我市乃至当今世界对园林工作科学思考的结晶。比如提到多样化、多彩化方面,在同样的投入条件下,通过科学地选择花种和植物的种植和搭配,形成植物立体、有层次、花期互相交错,达到了用最小的投入也能呈现出四季有花、处处有花的最美效果。在提到苗木本地化方面也很符合实际,我们选择本地的苗木不仅更加适宜本地的生长环境,而且良好的城市园林景观效果不单依靠重金引进的外来珍稀物种。”范君传说,本土物种只要搭配得宜,同样既能彰显地方自然环境特色,也一样能做到“风景独好”。

为什么要打造“花样南宁”

打造“花样南宁”,也是发挥南宁优势,营造更好投资环境、生活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自治区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处处长、高级经济师李世泽说:“打造‘花样南宁’表面上看只是种养花草,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实则远非这么简单,我们完全有理由将其上升为关系南宁长远发展和发展全局的民生工程、生态工程、发展工程、作风工程。 打造‘花样南宁’必将把南宁的内在价值深度挖掘出来,把‘美丽南宁’的新形象展示给世人,塑造出新的城市品牌,提高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

“花样南宁”是民生工程。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城市决策者工作的动力和努力的方向。打造“花样南宁”是民生所指、民心所向,是为老百姓谋利益的好事、实事。

“花样南宁”是生态工程。对现代城市发展来说,我们不仅需要金山银山,更需要绿水青山。南宁市曾获得联合国人居奖、首届中国人居环境奖、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等荣誉称号。无疑,“花样南宁”是南宁市新的城市名片,它将成为绿城建设、水城建设基础上新的提升工程,成为南宁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又一佳作。

“花样南宁”是发展工程。生态环境也是营商环境,也是发展环境。“花样南宁”不是与经济发展无关的一件小事,而是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大事。打造“花样南宁”在改善生活环境的同时,也优化了投资发展环境,有利于吸引国内外客商到南宁投资置业、谋求发展,把南宁市打造成为享誉中外的一流的投资新高地。

“花样南宁”是作风工程。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就是决策调整完善的方向。打造“花样南宁”正是市民多年所期待的,南宁市顺应市民呼声适时地提出打造“花样南宁”的目标,是在经济新常态下进一步提升“中国绿城”水平,是发挥南宁优势,营造更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投资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堪称一次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鲜活样本,也检验出领导干部更加务实、高效的作风,更换来市民对建设“美丽南宁”的高度认同。

“花样南宁”需要你我参与

激发全社会参与绿化美化彩化的积极性和热情

如今,市民无论是走在道路上、公园里还是在街头广场,随处随时都能欣赏到鲜花盛开的美景,真切感受到南宁生态绿城、多彩花城的新变化。

市科会科学院城市发展研究所所长龚维玲对记者说,对于南宁街头发生的悄然变化,可以形象地打一个比喻:如果把我们的城市看成一个人,过去,我们注重的是外表美,以涂脂抹粉为美;现在,我们看中的是内在美,让城市“肌肤”由内至外焕发出健康之美、生态之美与和谐之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与城市环境浑然一体,这或许就是古人倡导的‘天人合一’的现实版。”龚维玲说。

她同时表示,南宁市民是幸福的,他们在这座城市可以呼吸到新鲜空气,观赏到美丽景色,享受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乐趣。但一直以来,南宁市民希望绿城建设能更上一层楼,用鲜花装点南宁,把城市扮得更靓,城在花中,花在城中,让人们徜徉于花海之中。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条件的日益改善,群众对未来生活的需求和期待也逐步向着多样化、高层次方向拓展,人们期盼更有质量、更有尊严的生活。广大市民不仅向往富裕南宁、文化南宁、和谐南宁,向往过上优越的物质文化生活,他们还向往“美丽南宁”,向往置身于一流的城市生态环境。就建设“美丽南宁”而言,广大市民的要求也更高了,“花样南宁”就是他们新的向往。

因此,打造“花样南宁”必然惠及广大市民,所以“花样南宁”需要广大市民的支持和参与,应该让普通市民实实在在成为活动的参与者和受益者,也让这座美丽的“花样城市”因文明而更加美丽,因和谐而更加动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