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历代名刹、高僧简介(二)(6)

 ldjsld 2015-02-26

  (5)菩萨顶位于山西省五台山台怀镇的灵鹫峰上,菩萨顶是满族语言的叫法,意思是文殊菩萨居住的地方。菩萨顶是五台山十座黄庙(喇嘛庙)中的首庙。由于它的建筑雄伟、金碧辉煌,远看好似西藏拉萨的布达拉宫,因此人们又把它叫做喇嘛宫菩萨顶。

  菩萨顶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初名大文殊院。据传,唐太宗贞观五年,僧人法云想塑一尊文殊菩萨像,塑工安生前来雕塑。一天夜里,文殊显圣,于长明灯下的蓝光中展示真容,故此寺改名真容院。北宋时重修,并铸铜质文殊像一万尊,供奉在寺内。南宋时改建,并将此寺易名为大文殊寺。明朝永乐初年,始有菩萨顶的称谓。万历九年(1581),又对该寺进行了重修。清代是菩萨顶的极盛时期。由于满族崇信喇嘛教,顺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遂将菩萨顶由青庙改为黄庙(喇嘛庙),并从北京派去了住持喇嘛,菩萨顶实际上成了皇室的寺庙。清帝对菩萨顶极为尊崇:康熙皇帝先后到菩萨顶朝拜了五次,又敕令重修菩萨顶,在菩萨顶的主要殿宇铺上黄色琉璃瓦,山门前的牌楼也修成了四柱七楼的形式,并授于该寺“番汉提督印”,命山西全省,其中包括山西巡抚、大同总兵、代州道台,统统向大喇嘛进贡。菩萨顶山门外水牌楼上的“灵峰胜境“,文殊殿前石碑坊上的“五台圣境”,均为康熙皇帝题写乾隆皇帝朝拜了六次。菩萨顶东禅院内两座石碑,高三米、宽一米,碑上用汉、满、蒙、藏四种文字刻写的《菩萨顶大文殊院碑记》是乾隆皇帝的御笔,碑文称:“五台并高数十里,如覆盂,如县栈阁,如鹘摩天,如鳌脊出海。飞鄂穹岫,飘渺超忽棗台怀居五台之中,左襟右带,前俯后仰,若在怀抱。其地阳陆平林,旧多梵刹。有菩萨顶文殊院者,相传文殊示现于此,其殿庑庄严弘邃,殆福地之精蓝,神垌之奥迹也”。描写他登五台山的感受,书法圆润流畅,结构丰满雄健,是很宝贵的艺术品。

  菩萨顶的建筑布局很有特色,且主要殿宇外观似皇宫,而内部布置却又具有浓烈的喇嘛教韵味。因为菩萨顶在灵鹫峰上,从峰下仰望,菩萨顶前一百零八级陡峭的石阶,如悬挂在空中的天梯,上面是梵宫佛国,琼楼玉宇。有人说这种布局恰似龙头:牌楼的正门是龙口,旗杆是龙角,厢房壁上的圆窗是龙眼,而那长长的一百零八级石阶,则是龙吐出的舌头。又因山门前的大石阶,中间不是一级一级的,而是斜升的大平面,雕有九龙吸水。九龙翻腾,互相缠绕,真可谓“活龙活现”。人们附会这是象征山西旧属的九府,九龙吸水下面的一百零八级台阶,暗指山西旧属的一百零八县。可见,菩萨顶寺庙建筑中富丽的皇宫气派和象征权力统括山西的说法,与清代特殊的历史背景有关。

  菩萨顶现在占地面积九千一百六十平方米,有殿堂僧舍等大小房屋一百余间,布局结构紧凑而有变化,且均为清朝康熙年间的建筑。全寺建筑大体上可以分为前院、中院、后院三个部分。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文殊殿等。两旁,对称地排列着钟楼、鼓楼、禅院等。主殿居中,高大雄伟;配殿位居两侧,左右对称。全寺建筑的布局不但中心突出,而且壮观恢宏,加之红柱红墙,金色琉璃瓦,更显得金碧辉煌,富贵豪华。其形态,其气魄,一点也不逊于皇家宫室,真是一派佛国仙境的景象。其中以文殊殿最为著名。

菩萨顶牌楼正门下的一百零八级石阶

  文殊殿有滴水大殿之称。殿上有一块檐瓦,无论春夏秋,也无论阴晴雨,总是往下滴水。时间长了,文殊殿前的一处阶石上面成了蜂窝状。佛教徒说这是文殊菩萨灵验,广施雨露。实际上,这是建筑上的一种巧妙设计。过去,文殊殿的琉璃瓦上留有小孔,瓦下有储水层,储水层下又有防漏设施。每当雨天,雨水透过琉璃瓦孔而存于储水层内。在阴天或晴天时,储水层中的水便慢慢地从檐瓦滴下。后来翻修时,不知保护殿顶存水的奥秘,如今已不再滴水了。殿内的文殊像,与一般佛教寺庙(青庙)内的文殊菩萨像不同,它是按喇嘛教的经典规定制作的;头取旁观势,腰取扭动势,发取散披式,同时身挂璎珞,显得特别活泼、生动。两侧墙壁上,还挂着唐卡-绘在布上的藏画。另外,大雄宝殿、文殊殿的柱头上,还挂着桃形小匾,上写梵文咒语。这些,都是喇嘛教寺庙建筑装饰中所独有的。这里也是《水浒传》中鲁智深出家寺院,曾在此“醉打山门”,闹得寺僧要“卷堂大散”。寺内今有“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的雕塑,则是把鲁智深在东京(今开封)大相国寺的故事情节移到菩萨顶来了。

“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的雕塑

文殊殿内的文殊像

  (6)殊像寺位于五台山凤林谷口,面对梵仙山,风景优雅。该寺创建于元代,明代弘治年间和万历年间重修,与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罗睺寺合称五台山五大禅处,又为五台山青庙十大寺之一。寺院占地面积2.3万平方米,计有殿堂楼房五十余间。寺内有康熙御制《殊像寺碑》,描述该寺的景色和神圣:“兹殊像禅寺,开基台畔,结宇山阿。谷迩凤林,环千岩之紫翠。堂临鹿苑,俯万壑之烟霞。峰日梵仙,望层峦于天际。泉称般若,落清涧于云中。殿有金容,因名殊像。天人肃穆,群瞻龙象之尊。仪度庄严,共礼骏猊之座。青莲妙相,琉璃光映于林端。碧树幽栖,钟磬声闻于岭外。”关于建庙的经过,乾隆皇帝在《殊像寺落成瞻礼即事成什》中记述道:他陪同皇太后到山西五台山进香。山麓有寺叫殊像寺,相传是文殊师利菩萨显相的坟,塑有文殊像,所以叫“殊像寺”。皇太后默记文殊像貌,回京后,命人在香山雕了一尊石像,并建立“宝相寺”。由于“满洲”和“文殊”音近,所以清初五世达赖向顺治皇帝上奏时,称清帝为“文殊菩萨化身大皇帝”。后乾隆皇帝受戒(乾隆三十六年在广元寺),也传言乾隆皇帝是文殊菩萨转世。于是乾隆皇帝在承德行宫仿殊像寺修建一座寺庙,亦名殊像寺。当时,乾隆皇帝所看的佛经都为藏文或蒙文,没有满文经卷。于是在乾隆三十八年(1773),成立经馆,译制满文藏经,一共抄写3部存于此庙藏经阁。这3部首次满文经典一部被日本帝国主义者掠走,另一部流落在法国巴黎,第三部下落不明。今日殊像寺内最有名的就是文殊阁。

  文殊阁:该殿阔五间,重檐歇山顶,是五台山台怀中心区最大的殿堂。殿内有一尊文殊菩萨骑猗狻的塑像,高9.87米,是五台山台怀镇诸寺中最高的一尊彩塑文殊像。文殊菩萨端坐在狮子背上,面颊丰满,两耳垂腮,双目平视,双手微举,身后的一片黄亮,真好象是菩萨身上放出的灵光。民间传说塑像时文殊菩萨曾于天空显真容,匠人情急之中,拿出厨房和好的乔面,照形捏制。刚捏好,文殊的真容便隐去。匠人接着用泥仿塑,却总是不很理想,于是便干脆把乔面头安在塑像上,并贴上一层金,于是这尊塑像又称为“乔面头像文殊菩萨”。菩萨坐骑骏猊是狮子的古称,塑像中狻猊高3.95米,四蹄蹬地,昂首竖耳,双目圆睁,张牙卷舌,跃跃欲试,如抖擞精神,即将腾云而行。狮子腰身和腿上呈蓝底白点颜色,颈上长满深绿色卷毛,胸间佩挂鲜红的穗缨,显得雄壮敦实,精神抖擞,作行走姿势,给人一种活泼奔腾之感。在五台山所有的文殊菩萨架狮塑像中,唯有这一只塑得最活,最传神。

  文殊殿内的殿壁上还塑造了五百罗汉渡江的故事。为一幅长48米,高6.8米,面积为326.4平方米的彩色悬塑。雕塑规模宏大,内容丰富,人物众多,场景多变:这些罗汉在崇山峻岭间,或是降龙伏虎,或是撼山探海,或是聆听讲经,或是端坐习定,或是脚踩水兽,或是坐船渡海,或是飞行空中,各显法力神通。内有山、水、云、路、溪涧、石洞、棚舍、殿堂、花草、树木、一叶飞舟、旋涡激浪等物烘托陪衬。殿内柱子上还蹲有一尊罗汉,传说是中国的济公和尚。这一巨型彩色悬塑,有动有静,色彩绚丽,高度浓缩了佛国世界,体现了中原传统雕塑艺术和西域佛教艺术完美融合。“殊像寺”原名为“殊祥寺” 据说,就因为这尊造型特殊的文殊头像,遂改名为“殊像寺”。

文殊阁内五百罗汉渡江悬塑(局部)

文殊阁内文殊菩萨骑猗狻的塑像

  善静室建于明代天启六年(1626),为寺后西北角清净处的一间客堂,后来被清世祖顺治的妹妹三公主看中,把它改名“善静室”,作为“习静”之处。三公主为康熙的姑妈嫁给吴三桂之子吴应龙。后来,吴三桂叛清,康熙下令将吴应龙及其子吴世霖绞死,只好在此出家。此时,寺内有位年轻僧人,精通内典,常与三公主在“善静室”研讨经文,引起流言。在京城的康熙听见后,以为有损皇族声誉,于是派人火烧殊像寺,试图将三公主与年轻和尚烧死。大火烧了三天,全寺片瓦无存,惟独三公主与年轻和尚“坐静”的善静室无恙。康熙认为这是文殊菩萨证明两人之间没有奸情,于是下旨拨巨款重建殊像寺。重建后,有人提议把它改名“清白寺”或“无瑕寺”,以示三公主的清白纯洁。

殊像寺善静室

[责任编辑:唐丽华(实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