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创新思维,扬火星精神 跨界交流,学百家之长

 随缘捡个蛋蛋 2015-02-27

 

为全面推动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互联网基因、大数据运营、国际化能力”三大战略支柱,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如期举行“星·未来”高管人员培养项目第二阶段“星·创视界”集训。8月21日,“星·创视界”集训在北京正式拉开序幕。

本轮培训主要以“创新”为主题通过《创新密码》课程,以及与创新型企业的参观调研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充分的感受和深入的学习。学员们首先在老师的引导下,从员工、流程/制度、文化、领导四个方面对IBM、Google、三星、华为的案例进行深入剖析和讨论,并结合IDEO对超市购物车进行优化设计的例子分析了企业创新管理流程的重要性以及实施要点。

结束了半天的课程学习后,学员们前往IBM客户中心参观交流。IBM GBS流程咨询部银行业合伙人给大家做了关于中国银行业现状及互联网金融发展分析的报告,围绕判断成功银行标准的几个维度对目前银行业的情况作了阐述,并对银行业所面临的来自行业内以及互联网的挑战作了比较深入的对比和分析,并介绍了IBM在银行业务流程外包的方向上所做出的成果。

  在随后的参观中,大家饶有兴趣的研究着IBM客户中心内的每一处摆设与设计,其中最突出是一堵密密麻麻印满文字的墙,据本次参观活动中负责接待的IBM咨询顾问介绍,墙上面印着的是2002年一年中IBM所获得的技术专利,达到3000多项,而在刚刚过去的2012年里IBM所获得的技术专利已经超过了6000项。紧接大家参观了IBM著名的在银行、天气、石油等行业大量运用的主机,并走进金融创新应用厅。在创新应用厅里,陈列了众多IBM在银行领域内的创新解决方案,如让客户足不出户办理包括看房、买房、贷款等的一站式网银,自动识别观众视线、年龄及性别打出相应广告的人像识别广告,让用户在远程就可与客服人员全方面互动的客服人机交互系统等等,均让学员留下了深刻印象。

8月23日,学员们迎来了最激动人心的一个行程——参观Google中国办公楼。进入Google办公区首先被吸引的就是活泼的五颜六色的装修风格,大家进入二楼一间名为“商”的会议室,据介绍,Google办公楼里的每一间会议室都是向员工征集并投票选出的,每个国家办公室的会议室取名都与本国的历史与文化相符,如二楼的会议室以中国朝代名命名,而十楼的会议室是由三国演义里的地名命名。接着细心的学员们发现了许多充满创意的细节,比如借阅的图书中标注的摆放位置、贴着Google为纪念各种节日所创作的各式企业标志的LOGO墙、上班过程随意使用的游戏室和健身房、不修边幅着装随意的员工等等,无一不体现了宽松的企业文化和创新互联网基因。

在与Google大中华区销售总监Ben的交流过程中,学员们纷纷对各自的所见所闻以及疑惑进行了提问,Ben一一作出解答。Google是一个90%员工为工程师的企业,整个企业以及每一位员工都以改变世界作为自己的使命,他们遵循着“great people knows great people,the best hires the best”的理念,在招人的环节就严格把关,面试时间长达六个月甚至1年,而且是360度面试,不仅条线要进行面试,业务流程的上下游部门也要进行面试,确保进入企业的都是最顶尖而且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而正是这一点确保了Google极客文化的纯正以及颠覆与创新思维的延续。而从另一方面看,Google宽松的氛围和环境下其实也隐藏了严格、高效的流程,在创新文化和高效流程的结合下,让Google既保证了企业目标的不断达成,又不断诞生出各种经历“快速死亡”考验的创新项目。

参观交流结束后,王玥老师带领学员对参观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并完成了接下来的课程,特别是对Nike+生动的案例演示,让学员在惊叹Apple和Nike合作的同时,更感受到客户联结影响力的强大,引发了对卡中心与客户联结的思考。

8月24日,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诚邀了通用电气(GE)中国副总裁许正老师为大家做分享。许老师曾在IBM(中国)有限公司任职超过十年,期间经历了IBM公司多次转型和变革,他与大家分享了他在这段时间里面的心路历程,同时也提出了他是如何理解企业创新的,尤其是破坏性创新的概念令学员感到无比震撼。整个课程都是在高度的互动研讨中进行,在许老师的引导下,学员纷纷就企业变革和创新这两个话题展开深入的讨论与分享。

三天的课程结束后,学员们表示对企业创新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有了新的认识和切身的体验,更相信在未来的工作中,会把本次的培训成果应用到工作实践中,为卡中心的星战略提供充足的创新支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