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协论坛》:社区科普工作的现状及对策建议

 指间飞歌 2015-02-27
 

《科协论坛》:社区科普工作的现状及对策建议

发布时间:2015-02-05   来源:潍坊市科协   作者:张学锋 

 

山东省潍坊市围绕实施科学素质提升计划,深入基层社区开展专题调研,问需社区、寻计于民,努力探索寻求新形势下加强社区科普工作的新路径、新通道。从2014年3月开始,深入12个县市区、2个开发区、9个社区进行了座谈交流,并专门设计了社区科普工作状况调查表,就探讨交流新形势下社区科普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任务,对社区科普工作如何提前介入、争取空间,如何推进社区科普与社区文化建设,如何发现和培植社区典型,如何结合数字科普工程拓展深化社区科普工作等内容进行了明确,从社区基本情况、科普人员、科普投入、工作条件、活动情况、存在问题、意见建议等7个方面28项进行调查统计,了解实情、听取民意。

一、社区科普工作的现状

潍坊市总面积1614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23万,辖4区、6市、2县,4个经济区。有62个乡镇、57个街道、1180个社区,其中农村社区934个,城镇社区246个。通过座谈了解,统计情况分析,总体情况看,近年来,潍坊市在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深入推进社区科普益民计划,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为建设富裕文明的新潍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离上级要求及城镇社区居民对科普工作的需求和期盼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社区科普队伍人员缺乏。虽然各街道社区分别建立了相应的科普讲师团(服务团、咨询团)、科普志愿者队伍,但普遍存在科普队伍规模小、不稳定,并且社区科普工作人员身兼数职,整体素质偏低。据统计,全市能为社区科普提供服务的组织人员仅有2004人,平均每个社区不足2人,社区科普志愿者4161人,街道社区成立科普协会的有284个,占社区总数的24%。参与服务社区科普工作的学会(协会、研究会)119家,占社区总数的10%。县级建有科普讲师团(服务团、咨询团)35个,大部分集中在城市中心城区和大型社区,可谓“星星”之火,难成“燎原”之势。

(二)社区科普经费不足。从社区调查表中显示,市级科协用于社区科普的经费15万元,县级科协用于社区科普经费总计61万元,平均每个社区516.9元。街道、社区购买设施、设备、印发宣传材料折合资金228万元,吸纳社会科普资源折合资金276万元。问卷调查科普经费完全不能满足社区科普工作需要的达91.6%,只能局限于开展一般性的工作,对边远的城乡结合部老旧社区有时连活动也难以开展。科普经费缺乏,筹集的渠道、途径和办法少的问题依然存在。

(三)社区科普组织网络不够健全。个别县市区科协负责人,街道、社区科协兼职人员调整后,没有及时调整健全基层科普组织;有的存有畏难情绪,工作落实不够存有死角;由于宣传不到位,社区居民缺乏信息交流和沟通,参与社区科普活动和组织的积极性不高。目前,全市街道、乡镇设有科协组织有90个,占街道、乡镇总数的75.6%,全市社区建立科普组织的不足50%,特别是随着近年来大量的村改居,主动参与建立科协组织跟进的力度不够,从而造成一部分农村社区科协组织出现空白的现象。

(四)社区科普基础设施薄弱。全市社区科普基础设施,中心城区社区好于县市区的社区,县市区的城区社区好于农村社区。据调查,建有科普活动室的社区有767个,占社区总数的65%;有科普宣传画廊的社区616个,占社区总数的52.2%;有科普图书室的社区720个,占61%;有社区科普大学的53个,有社区科普大讲堂、科普学校的579个,总计占总数的53.6%;建有电子科普画廊的社区70个,占总数5.9%;新建数字科普终端的社区283个,占社区总数的23.9%;科普基础设施配套相对较好,又有经费支撑的社区全市仅有56个。社区科普设施共建共享机制亟需加强。

(五)社区科普内容单调手段滞后。调查中显示,目前,社区开展科普活动存在以开展科普讲座和科普展览等传统活动多,运用新媒体、自媒体创新开展的少;群众被动学习教育多,主动参与互动性活动少;开展普及科学知识的活动多,推广科技成果、培训科技人才的活动少。开展食品安全、健康生活、防灾减灾、应急科普为内容的占58.3%;开展医疗保健、营养膳食,保护环境、低碳生活内容的占25%;开展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内容的占16.7%。每年开展活动4次以上的社区359个,占社区总数的30.4%;组织科教进社区活动的有522个,占社区总数的44.2%。社区居民从各种大众媒体获取科普信息的占58.3%,从科协系统组织活动获取的仅占33.3%。社区科普活动频次低,质量和水平不高,针对性不强,不能满足居民的实际需要的问题比较突出。

二、原因分析

社区科普与社区建设密不可分,社区科普既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又对社区建设起着促进作用。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社区科普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将越来越突出。加强社区科普工作,发展社区科普事业,是提高公众整体科学素养,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科技需求和提高幸福满意度的重要载体。分析社区科普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社区科普工作的理念缺乏创新。当前,人们对社区科普工作的认识还只停留在对科普知识的简单了解、对科学技术的简单利用、对科普对象的单向传播的表层上,存有等靠思想,主动作为的意识有所淡化。缺乏创新意识,思想观念陈旧,提升自身素质的紧迫感不强;缺乏深入群众了解公众的需求,活动互动性不强;缺乏借势借力和工作融合,工作成效不明显。随着科学发展理念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对社区科普工作提出了新要求,社区科普如何适应新形势的需求,满足科普对象的需要,已成为社区科普工作的新课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全新的理念、全新的视角来重新思考和认识社区科普工作。

(二)社区科普工作的机制尚待完善。调查发现,对社区科普工作各地过多强调资金短缺的问题,在社区科普投入的精力、人力、财力等方面做的还不够,特别是领导机制、奖惩机制、协调机制、共享共建机制等方面,与新形势下社区科普工作新要求极不适应,成为制约社区科普工作健康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只有进一步健全完善社区科普工作的有关工作机制,才能真正形成社区科普工作的新常态,从而推动社区科普的可持续发展。

(三)社区科普工作的顶层设计缺乏。各级在组织开展社区科普工作中往往只满足于上级安排,比如: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科教进社区、文明城市创建等工作,平时主动思考、主动谋划的意识不强,过多的依靠基层社区自主工作,重大活动往往时间过任务完。在发现和培植社区典型方面用力不够,缺乏正确的引导,自觉懂全局、谋全局、顾大局方面考虑不够,抓纲带面、统筹协调欠缺,科普活动缺乏顶层设计和规划,呈分散、临时性特点比较突出,这也是长期困扰社区科普工作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四)社区科普工作的调查研究不够。由于我国处在快速发展期和特殊的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大量涌现,社区居民的物质生活、精神文化生活中存在许多困难和困惑。作为科普工作者,对社区科普理论、工作任务、主要特征、主要矛盾、教育模式等缺乏深入调研,偶尔下基层调研也只是停留在表面形式上,对社区居民的年龄、职业、经历、需求等方面真实情况了解不够,仍沿用传统的、单一的、点式的科普手段开展社区科普工作,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社区科普的需要和需求。如何改进社区科普传播方式方法、如何利用新媒体改进科普工作、如何区分不同对象开展社区科普工作还在路上,需要进一步深入细致的探讨。

三、加强社区科普工作的对策建议

当前,国家新时期社区科普工作的发展目标要求,到2015年,社区科普工作取得较大发展,社区科普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到2020年,社区科普服务能力能够满足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要确保新时期社区科普工作的任务目标实现,建议应重点围绕以下六个方面下力气做文章。简单说就是18个字:“建队伍、寻需求、抓重点、求协作、谋规划、重实效”。

建队伍:社区是个小社会,人员复杂、群体多样,工作千头万绪、人少事多。这就需要有一支相应稳定的科普队伍来满足社区科普工作的需要。一是要明确责任。以文件形式公布完善社区科普领导及科普宣传员的网络,落实组织领导;二是要整合力量。整合社区科普领导力量、群众力量和基础设施力量,依托社区建立健全科普志愿者队伍,切实发挥好社区领导、教师、小能人、专家及广大离退休科技工作者的作用。三是要规范培训。规范领导机构、群众力量、核心骨干和志愿者队伍,坚持有登记、有记录,真正做到有人管、有人抓、有人干,同时定期加强对科普队伍的教育培训,不断提升社区科普人员的整体素质。

寻需求:社区居民的需求是开展科普活动的依据,科普的重点其实就是社会急切的需求。针对不同社区、不同人群、不同阶段、不同时期进行深入调研,认真研究社区的科普工作规律,借鉴力量,拓宽科普触角。在摸清社区科普的特点,了解居民的真实需求和社区科普教育的主要矛盾上狠下功夫,把分散的、零乱的科普信息和内容加以整合,汇集再加以遴选和规范,形成指导性强、针对性强的科普内容和工作重点,从而确保社区科普的有效性、针对性和实用性,扎实推进社区科普工作。

抓重点:社区科普就是以社区为单位,针对社区居民开展的科普活动,其实质是以一定的形式、渠道和手段,有目的的把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以及融化在其中的科学精神,传播到千家万户及每个居民。针对社区特点,分层次、分区域,建好工作台账,分清轻重缓急,确定好各类社区的着力方向和工作重点,对推动社区科普工作将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比如:现代的新建小区要早介入、重基础、高起点;传统的老社区要强规范、力提升、寻拓展;发展中的城乡结合部社区要立实际、重需求、求特色。市县与区不同,既有中心城区,又有边远社区,抓重点更为重要。围绕社区的“站、校、网”、“组、会、员”建设,应选树不同层次的社区先进典型,加快推进社区科普大学教学点试点推广,大学生“村官“兼任科普宣传员制度完善等重点工作,结合社区居民、城镇劳动人口素质提升,大力打造科普系列主题活动,从而确保社区科普工作亮点频闪。

求协作:协同合作是任何一个单位或工作不可或缺的精髓,社区科普工作同样需要。当前主要分内部和外部两种,就外部而言协作既是方法也是经验,特别是在自身力量不足的情况下,要注重协作,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把分散在机关部门的活动资源,统一进行归拢梳理,形成一个大方案。利用科技活动周、科普报告会、科教进社区等契机,调动和运用市场手段加强与有关单位、媒体的联系,建立健全共享共建科普机制,从而解决科协系统人员少、经费紧张、组织难度大等问题,使科普效益最大化。同时要加强内部协作,建立和完善科普信息交流制度,及时提供信息上报工作动态,同学习互促进。对重大活动做到及时上报,集中优势兵力实施重点突破,克服单打独斗,强调联合整体行动。

谋规划:围绕社区居民参与愿望与现实之间,全球化科普知识大融合与城镇居民科普知识结构老化之间等矛盾,针对社区科普特点和内容,认真谋划制定社区科普工作方案,自觉将社区科普作为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搞好顶层设计工作。重点围绕四个转变:一是从应景式向计划性转变;二是从分散式向集中式转变;三是从独立式向主题式转变;四是从被动式向主动式转变。对社区科普工作要定时间、定内容、定人员,制定科学的年度、季度、月度工作计划,采取社区上报、科协汇总整合、突出亮点打造和总结推广经验四个步骤,力争在精神面貌、工作态度、工作质量、工作效率上有新突破。

重落实: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抓落实,是一切工作的归宿。工作中,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坚持将科普工作与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有机地融为一体,使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找到了载体,同时也使城市科普工作向纵深发展找到了切入点。借助社会资源,争取社会各方支持,努力在整合科普资源上寻动力,在构建社区科普工作新框架上找出路,在运用探索社区科普教育的模式上寻突破,扎实开展趣味性的、互动式的、群众喜闻乐见的科普活动,让群众成为科普活动的宣传者、参与者,在自娱自乐中学习知识、提升素质。

(《科协论坛》2014年第12期刊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