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别忽视孩子的春节综合症

 家有学子 2015-02-27
  由于过春节不同于其它长假,节日期间亲朋聚会较多,过节食物十分丰富,大人们的生活规律会被打破,孩子也会受过年影响,出现玩耍过度、暴饮暴食、生物钟被打乱等情况。如果发现孩子在春节后出现疲乏无力、精神不振、焦虑烦躁、注意力不集中、食欲下降、睡觉没有规律、撒娇哭闹等情况,家长要考虑是否患上了春节“综合症”。
  家长帮助孩子克服“春节综合症”,可从下面四个方面入手。
  第一、平衡营养,调整饮食。
  家长要及时调整饮食结构,在以清淡饮食为主的前提下,克服孩子饮食上的无节制和饮食不规律等不良习惯。如对节日期间蛋白质、糖类摄入量较大的孩子,家长要把饮料和糖果类零食收起来,纠正孩子喝饮料、吃糖果点心的习惯;对过节期间未好好进食的孩子,家长要注意调整饮食种类,保证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的摄入量,以免孩子营养不良。
  第二、营造环境,调整睡眠。
  因为春节期间大人们时常聚在一起娱乐,家里的热闹自然会让孩子变得兴奋,影响了孩子的生物钟,形成了晚睡晚起和一日多睡的不正常状态。孩子春节后会一时难以适应正常的家庭作息时间,出现不愿睡觉,睡眠不安稳、睡中惊醒等情况。此时家长一定要以身作则,调整作息时间,及早关闭电视,熄灯休息,为孩子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
  第三、陪伴安抚,调整心态。
  春节期间,由于家中亲朋聚会较多,人来人往比较热闹,又有鞭炮放、甜点吃、压岁钱拿,孩子一般不会产生孤独感。但过完春节回到小家后,过节期间的热闹与现实的冷清反差很大,孩子会一时难以适应,容易产生孤独和失宠感。因此,春节过后,家长应多关心孩子,多与孩子交流,多抽出时间陪孩子玩耍、娱乐、散步、学习等,使孩子的心理状态尽快调整过来。
  第四、检查督促,调整学习。
  春节期间,由于家长常常疏于对孩子的教育管理,玩手机、看电视、打游戏等占据了孩子的大部分节日时间,孩子的主要精力也会集中在玩耍上,对孩子的寒假学习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春节过后,家长应马上想办法让孩子告别无节制地玩耍和娱乐方式。可采取督促孩子学习、陪同孩子做作业等方法,帮助孩子收好心,调整好学习状态,完成好寒假作业,为开学做好充分准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