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多代际企业家论成败:未来创业更难了

 A智足常乐A 2015-02-27
     在创业和如何看待企业成败的问题上,不同代际企业家看法不仅不同,而且背后还有一定的价值观差异。

    羊年春节前,《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对国内10位不同代际企业家的访谈发现,“50后”企业家认为,经营企业失败在于经营不善导致资金链断裂,最终企业倒闭或破产,但“70后”企业家对失败的定义则更加宽泛,而至“80后”,一位创业者说,只要盈利渠道在,就没有真正的失败。

    而论及创业,他们的观点却出乎意料地一致,相比于过去,未来创业更难了。

    多代际企业家吐槽失败

    对失败话题的讨论,是从两位“50后”浙江企业家开始的,这两位企业家经营的企业更是跨度超过20年,他们不约而同地表示,失败就是经营不善导致资金链断裂,最终企业倒闭或破产。

    “作为企业的创办者,企业倒闭或破产自然就算失败了,至少在这件事上、这段时间里是失败的。”上述一位企业家说。

    专注于医疗产业的ChinaBionews“70后”联合创始人汤祖辉则表示,创业者的失败并不一定是无法生存,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也可以算失败。1975年出生、做欧式起重机生意12年的法兰泰克董事长金红萍更是说,企业家没有失败之说,因为任何经历都是有收获的,企业不办了也还有很多工作可以做。

    而在“80后”创业者周木(化名)看来,创业中会遭遇很多挫折和亏损的情况,但只要盈利渠道还在,就没有真正的失败。

    一年多前,因为受到高利润诱惑,周木投身一笔生意让他赔了100万元,这是他创业4年以来的全部积蓄。“我想的是,30岁被查封总比40多岁被查好吧。”周木说。经历了这次失败,他改变了原有打擦边球和孤注一掷的经营模式,开始走更正规的路线。

    在本报记者的访谈中,“50后”企业家强调得更多的是生存,年轻的创业者则更喜欢谈理想,个人色彩也更浓烈一些。

    金红萍是当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机械专业的女学霸,而汤祖辉之所以从原先的英国公司辞职创业,要的则是更大的自由和成就感。经历了四次高考才考上重点大学的周木说,他一直都不那么在乎别人的看法。

    失败背后的原因

    刘恒是一位在汽车配件行业打拼30多年的浙江民营企业家,在他看来,企业家失败有着多种原因。

    除了企业本身的经营问题,不可忽略的还有政策与市场的影响。传统行业越来越市场化,政策鼓励下的投资过热与供大于求,又会导致价格恶性竞争。此外,大环境的变化,如环保的要求日渐严苛,也会给企业带来压力。

    刘恒举例道,新《劳动合同法》实施后,民企成本压力骤然上升。以一个总投资在1亿元左右的工厂为例,该工厂每年要为400多名员工的五险一金支付200多万元,再加上近几年来劳动成本成倍增加,传统行业的利润越来越薄。

    在传统机械制造业经营企业十多年的陈黎(化名)表示,建厂初期他遇到的最大困难是招人,尤其是合适的中高层人才,而当这一问题解决后,下来却遭遇了资金链的难题,面临过多应收账款带来的风险。

    “在国内要成为小而美的企业很难,尤其传统行业,没有真正核心的技术就不可能小而美。”陈黎说。

    相比于传统行业,新兴行业不会有太多招工或融资方面的烦恼,但很容易受到产业政策和市场趋势的影响。

    上海市生物医药行业协会秘书长陈少雄对本报记者说,协会中200多个会员企业反映最多的是产业政策以及政府环境对企业的影响。自2003年以来,他最希望做的就是打开生物医药企业与当地政府的沟通渠道。

    创业更容易了吗?

    不管是年轻的创业者还是已过半百的企业家,多数人都认为,如今的创业比以前更难了。

    目前,周木在淘宝以及上海自贸区做奶粉进口生意,他说:“以前做生意更容易,现在寡头太多,新进来的机会很渺茫。”不过,由于有了保税区及跨境电商试点,过去被视为不合法的现货代购,也有了更多机会,

    陈黎也认为,创业是越来越难,因为行业里的巨头越来越多,新创立的企业很难分到一杯羹。另外,在传统行业,实力不够强的中小企业会面临融资难题。

    刘恒回忆说,在他创业的上世纪80年代,用香烟盒里的纸写上流动资金不够的借款申请,当地的信用社就会在一天内提供无抵押贷款。而如今,负债率较高的中小企业不管是找银行贷款还是利用民间借贷,都会面临较高的融资成本,还不一定能成功。

    “对于那些新兴行业的初创企业,如果想引入投资者,一张借款申请远不足够,需要的是一份极为详细和颇具说服力的项目报告。”刘恒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