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范蠡居“陶”论

 齐鲁一粟 2015-02-28

 

范蠡居“陶”论

中华慈善之祖---范蠡居“陶”论

     范蠡是春秋末期越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他因辅佐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励精图治、灭吴称霸而名扬四海;又因功成身退、以智保身为千古敬服。隐退之后又以自己的聪明智慧经营致富,为商人树立了成功的光辉典范,被后世尊称为中华商业鼻祖,他是公认的“商圣”,民间也奉他为“文财神”。他的仗义疏财、救贫济困,更赢得了人民的崇敬。他曾两次将“巨万”家资分散给贫疏百姓与朋友,开启中华个人慈善之先,被称为中华慈善之祖。这是他人生最光辉的一页。在中国历史上,如此全才,如此大德,又为后世景仰的杰出人物,他是第一个,在世界史上,也是罕有匹敌者。

    然而,这位伟人却留给世人一个谜,那就是他的最终归宿。破解开这个谜,对发扬范蠡精神,为今天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特别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慈善事业服务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近些年来,围绕范蠡最终归宿“陶”的争论越来越激烈,引起海内外多方关注。“陶”究竟是山东泰山西肥城市“陶山”之“陶”,还是山东菏泽“定陶”之“陶”,持论者各执一词,见仁见智,各不相让。争论主要从两个方面,一是从文献角度,一是从文献角度。从文物角度,主要根据司马迁《史记》和南北朝时期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水经注》;从文物角度,绝大多数论者认定范蠡最终归宿是肥城“陶山”,因为该地有可信的范蠡墓及秦汉时建成并保留至今的范蠡祠,以及自秦李斯至汉唐宋元明清顺序相联的文物典籍,更有陶山优美的地理人文环境,风水宝地,所以范蠡最终“隐于陶山,葬于陶山”成为定论,为越来越多的学者、专家和社会各界普遍接受。而“定陶”论者拿不出一点文物来,因此“定陶说”基本上被否定。其实,从文献角度论证,“陶”即“定陶”也是不正确的。持此论者基本上是望文生义,牵强附会,没有做仔细的分析和科学和论证,因而得出了错误的结论。而“陶山说”的持论者,也有论证不缜密的地方。为此笔者从文献角度对“陶”的真正含义予以论证。

很显然,造成争论的焦点,仍然是文献上的记述,即《史记》和《水经注》中的论述。为此,我讲两个记史原则及一个简图。为什么这么做呢?

    一、《史记》是“两论”者共同引用的文献资料,因此我有必要先提两个记史原则。

    二、《水经注》是“两论”者都不可回避的文献资料,因此我根据《水经注》及相关资料,绘了一张简图来说明“定陶”之“陶”的大体演变,以此说明范蠡不会止于“定陶”之“陶”。

史书作者在记史时必须遵循的两个原则。

   1、 历史同步原则:对历史事件的记述,史书作者采取对历史事件、时间、地点、人物等的名称同历史事件发生时称谓一致的原则,也叫历史一致原则。

   2 、历史下移原则:对历史事件的记述,史书作者采取对历史事件、时间、地点、人物等的名称同作者记史年代的称谓基本一致的原则,也叫历史异步原则。类似于今冠古戴。

    司马迁在整个《史记》中基本上采取的是第一种原则,这样的史书让人比较信服,有相当的历史真实性及史料价值。如上世纪在“北平”发生的事用“北平”,在“北京” 发生的事用“北京”。“平津战役”不能叫“京津战役”。采取第二原则会让读者在明晓历史真实时产生时空错位的异样感觉。司马迁很少使用第二种原则,只是在叙述远古时偶尔一用,但也是以远就古,即用较远的年代的名称叙述上古事件,因为没有确切可用的典籍。可以说,哪个帽子古老就给远古戴哪个,古帽古戴,迫不得已而为之。如三皇五帝时,用司马迁那时所知的最古老的文献记述。当然也有“古帽今戴”的第三原则,这在史书中更是极少使用。

    一个地图   根据《史记》《水经注》及现代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谭其骧主编的《简明中国地图集》,郭沫若主编、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中国史稿地图集》和其他相关资料,绘“春秋吴越---汉”时涉“陶”图。对该图下文将集中论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