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商务部召开“绿色流通工作”媒体吹风会,着力推进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

 慈溪全媒体 2015-02-28

近日,商务部新闻办公室召开“绿色流通工作”专题发布会对绿色流通相关政策进行解读。


会上,商务部流通发展司副巡视员张蜀东表示,将着力推进再生资源回收制度建设,到2020年,我国大中城市可再生资源主要品种回收率将达到75%以上。


近期,商务部下发《商务部关于大力发展绿色流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首次明确了绿色流通概念,即:在流通全过程中推广绿色低碳理念,应用绿色节能技术,推动流通企业节能减排,有效引导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促进形成“新商品-二手商品-废弃商品”循环流通的新型发展方式。


《意见》提出要打造绿色商品供应链。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围绕有利于规范回收利用秩序、降低成本和提高回收利用效率,着力推进再生资源回收制度建设,全面提升再生资源回收行业规范化和规模化;针对再生资源产生的不同渠道,分类构建多元化回收、集中分拣和拆解、安全储存运输和无害化处理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加强对废电池、废玻璃等低值量大的重点品种回收,积极探索再生资源回收与生活垃圾清运体系的结合,形成政府、企业、行业协会和社会公众共同参与的机制。


《意见》指出,要创建一批具有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可循环(Recycle)特点的绿色循环示范企业。


张蜀东表示,未来将从分类建立回收体系、完善回收节点功能、培育龙头企业、强化行业秩序监管、健全回收制度以及展开宣传教育等六个方面推进相关工作。目前我国90个试点城市初步建立了回收体系,初步建立了一回收站点、分拣中心和集散市场为核心的“三位一体”回收体系。目前全社会回收企业达10万家,废钢铁等8大品种回收品总量超过1.6亿吨,比2000年增长3倍。到2020年,我国大中城市可再生资源主要品种回收率将达到75%以上,再生资源回收总量达到2.2亿吨。


张蜀东指出,推动流通企业绿色发展,主要是从流通主题培育的角度出发,推动流通企业自身节能改造和升级。打造绿色商品供应链,主要着眼于商品全流过程,发挥流通流域连接生产和消费的纽带作用,形成绿色供应链,将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加快报废车回收企业和二手车市场改造升级、推动旧货市场发展。建设绿色物流服务体系,将明确有关部门应该提供哪些公共服务,从而将绿色流通纳入制度化、标准化轨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