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电饭煲的结构特点和基本原理

 老姚书馆馆 2015-02-28

1.结构
保温式自动电饭煲一般分为普及型和豪华型两种。图1为普及型保温式自动电饭煲的外形图。普及型保温式自动电饭煲面世己有多年,在我国广大用户中仍占有相当的比例。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厨房电器的迅速发展,近几年生产厂家又开发了一大批造型新颖、外观豪华、一煲多用的豪华型保温式自动电饭煲。这种电饭煲不仅保持了普及型电饭煲原有的使用性能,而且还配有蒸层或蒸架和各种附件,从而扩大了烹饪功能。而从价格方面看,它比普及型电饭煲贵不了多少,一般家庭都能承受。因此,社会拥有量在不断增加。图2 为豪华型保温式自动电饭煲结构图。它主要由锅盖、外壳、内胆、电热盘、磁钢限温器、保温器、按键开关、指示灯、电源线和蒸层附件等组成。下面介绍各部件的结构。





煲盖是电饭煲的盖子,采用不锈薄钢板冲压成型。这种煲盖的特点是,表面美观光洁,永不生锈,中央安装豪华型提手。将煲盖盖入内胆,防止蒸气外泄,有保温作用。外壳是联接和支承电热盘、开关部件、电源插座的壳件。通常采用冷轧薄钢板制成圆筒形,内外表面经静电喷漆处理,其外表面烤印有各种花卉类或细线条状的装饰图案,既提高防锈性能又增加美感。外壳与内胆构成双层结构,不仅可防止使用者触及内胆引起灼伤,而且保温效果好,节省电能。
内胆是电饭煲煮饭的容器,可以拿出清洗,采用食用铝板整体拉伸成型。内胆底部为凹球面,使之与电热盘紧密吻合,从而提高热效率。同时,当取出内胆放置时,与底部的接触面只在煲底圆周的位置,可以防止胆底部变形,内胆上部外缘向外翻卷,除了增加内胆的强度之外,可使溢出米汤沿外壳体表面流出,避免内部电气零件损坏。胆内涂有一层聚四氟乙烯涂层,使之与饭隔开,防止煮饭产生粘底、焦糊。内胆内表面刻有放米量和水量的刻度。 电热盘是保温式自动电饭煲的主要部件,其结构由铝盘和电热管两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铝盘采用铝合金浇铸,再经机械加工而成。其盘面与内胆底部吻合,以提高热效率。电热管采用环形电热元件铸于铝盘之中,由于被铝合金包围起来,因此不易氧化,绝缘性能好,使用寿命长。不足的是,损坏后维修困难,需更换整块电热盘。 磁钢限温器安装在电热盘的中央。它是用来控制煮饭温度的一种装置,由永久磁钢和感温磁钢组成,其结构如图4 所示。常温状况下,两磁钢的吸引力大于弹簧拉力,通过按键的压合作用,使开关的触点闭合。电热盘发热时,热量传给内胆,内胆热量再传给圆铝片。当温度升到感温磁钢的居里点温度(103±2℃)时,感温磁钢失磁,永久磁钢在重力和弹簧力作用下跌落。在下跌时,永久磁钢的拉杆带动按键开关的拨杆动作,使开关的触点断开,自动切断电源。 居里温度,亦称“居里点”。是指铁磁质转变为顺磁质时的温度。铁磁质在温度高于居里温度时,便失去铁磁性,而呈顺磁性。不同的铁磁质,居里温度不同。 磁性温控元件的优点是:温度控制精度高,误差小,动作可靠,能快速断开,但动作后不能自动复位。
保温器是一种双金属片温控元件,其结构如图5所示。它由膨胀系数不同的两种金属片压轧而成。常温下,双金属片平直;当温度上升到设定温度时,膨胀系数大的金属片被膨胀系数小的金属片拉成弯曲,使储能触片动作,动触点与静触点断开,切断电源。当温度下降时,双金属片弯曲度减小,逐渐恢复原来状态,触点又闭合,再次接通电源。如此反复动作,从而达到自动保温的目的。保温器的保温温度通常设定在60~ 80oC之间,电饭煲出厂之前,已调整准确,用户不必再作调整。 

2、工作原理

保温式自动电饭煲的工作原理是将电能通过电热元件转化为热能,利用温控元件控温和保温。如图为豪华型保温式自动电饭煲原理图。从图中可知,电饭煲接通电源,黄色指示灯亮,按下按键,开关触点接触,红色指示灯亮,电热盘通电发热,不断将热量传给内胆,使温度逐渐上升;当温度升到65℃时,保温器动作,常闭触点断开。由于磁钢限温器仍然接通电源,电路仍导通,电热盘继续发热。直到饭熟水干之后,温度上升到103℃时,磁钢限温器动作,自动切断电源,红色指示灯熄灭,电热盘停止发热。电饭煲转入保温状态,黄色指示灯亮。当温度低至65℃时自动断电。如此反复上述过程,使电饭煲内食物的温度保温在65℃左右。
应该指出的是,黄色指示灯亮不等于接通电源煮饭,须按下开关的按键,电饭煲才能进入煮饭工作,否则两指示灯交替明亮,电饭煲只处于保温状态,内胆温度较低,不会把米煮成熟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