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统一物理学

 物理网文 2015-02-28

大统一物理学

kexx003@163.com

 

摘要 是牛顿世界率先发现了宇宙规律的一半——万有引力及万有引力定律;是高等物理学世界率先发现宇宙规律的另一半——万有斥力及万有斥力定律。两半合起来才是整个宇宙。本文“普适方程”不仅给出了宇宙(含微观宇宙)的唯一稳态即时准确解,而且给出了宇宙的发生发展动态解。这就是大统一物理学。

关键词】 普适方程;万有斥力;全动能;高等物理;物理反应;同步辐射 

Grand Unified Physics

Abstract It is Newton who first fond the half rule of the universe – universal gravitation and the law It is the Advanced Physics which first fond the the other half rule of the universe – universal repulsion and the law.  The whole universe shall be constructed by the combination of these two rules. "The universal equation" in this paper not only gives the universe (including micro universe) the sole stable state, real-time and accurate solution but also gives the dynamic solution of the gen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universe. This theory is so called as Grand Unified Physics, i.e. The Advanced Physics.

Key words Universal Equation; Universal Repulsion; Full Kinetic Energy; Advanced Physical; Physical Reaction; Synchrotron Radiation; Radiation Repulsion Energy

 

以下正文

1. 普适方程

1.1 普适方程表达式

T1 = U / 2                 -------------------- (1)

T1 = E1                   --------------------- (2)

E1 = n2 ?2 / 2m r2       -------------------- (3)

(1)、(2)、(3)三式联立,就是普适方程。

1.2 普适方程重要理论意义

不仅能够给出宏观宇宙结构准确解,而且给出微观宇宙准确解。

普适方程不仅给出宇宙结构唯一稳态即时准确解;而且给出宇宙发生发展和死亡动态解。

更重要的是,地球-月球结构也准确地遵循普适方程。

不仅能够给出宇宙奇点,而且给出宇宙在奇点前后怎么样……。

    用一个大统一方程求解全体宇宙,这是人类千年梦想,也是其它理论做不到的。

2. 普适方程的构成

2.1 是牛顿世界率先发现了宇宙规律的一半——万有引力及万有引力定律

    普适方程(1)式代表了万有引力及其定律(下面具体讨论)。

    但是只用万有引力定律,宇宙有无穷多解。因此,所有的学者都不得不缺省认同“上第一次推动”说。

2.2 是高等物理世界率先发现了宇宙规律的另一半——万有斥力及万有斥力定律

    普适方程(3)式代表了万有斥力及其定律(下面详细讨论)。

2.3 两半合起来才是整个宇宙

    万有引力定律与万有斥力定律联姻,可以解决所有的宇宙问题(含微观宇宙),见以下。

3. 普适方程物理意义图解

见图1:

图1中,两条曲线分别代表普适方程(1)、(3)两式。两条曲线交点,T1 = E1 ,代表普适方程(2)式。

1中,一条曲线:

T1 = U / 2

式中,U代表引力势能,T1代表轨道动能。轨道T1等于引力势能U之半,显然这是牛顿经典力学问题。

       另一条曲线:

E1 为辐射排斥能(这代表万有斥力,见以下)。

1中:

T1 = E1

代表两条曲线交点,这就是绕中心宇宙的天体结构,含原子结构,的稳态解。横坐标就是轨道半径r ,纵坐标就是轨道动能T1 ,或者辐射排斥能E1 。计算表明,不管天体结构还是原子结构,结果都准确如此。

4.新的物理学基本规律

4.1 万有引力及其定律

    是牛顿发现的万有引力及其定律。但是牛顿定律需要科学重新严格表述,因而被说成一个新的定律。因为,之前牛顿定律几近被相对论给否定,略。

4.2 万有斥力及其定律

    万有斥力在宇宙中准确存在,并可以用定律表述如下。

    宇宙中,温度为T(K),质量为m的物体,当速度为V时,总会有万有斥力F存在:

F = FT + FV                 --------- (4

其中:

FT = f (T)                  ---------------------- (5)

FT 为万有热斥力,见以下“万有热斥力定律”条。

FV = f (V)             ---------------------------6

FV 为万有动斥力,见以下“万有动斥力”条。

4.2.2 万有热斥力定律

    两个具有相同温度T(K),相同表面积S,相距为R的平行平板之间,总会有万有热斥力FT   FT与温度T(K)的四次方成正比,与面积S成正比,与距离R的三次方成反比,其比例为常数Ψ( kg /cm degree4 ) :

FT = Ψ T4 S / R3            -------------------7

Ψ将由实验唯一确定。

4.2.3 万有热斥力性质

(i)万有热斥力与距离的三次方成反比,这表明斥力随距离衰减的很快,这使得万有斥力在宏观范畴很难被发现。

(ii)万有斥力在原子分子尺度内是巨大的,不可忽略。宏观物体的热涨冷缩现象恰恰就是万有热斥力作用的结果。

(iii)宏观气体压力,正是气体分子之间的万有斥力作用结果。

(iv)20世纪物理学认为“气体压力是分子热运动相互碰撞的结果”,这是典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从略)。

4.2.4 万有动斥力定律

    宇宙中,任何具有速度V的质量m,总会有万有动斥力FV ,通常FV的“斥力”效应很小,可以忽略,但是它的能量效应不能被忽略。

万有动斥力来自辐射能量的排斥效应——“排它性”,见以下“同步辐射原理”。

4.3 同步辐射原理

     宇宙中任何质量m,只要有速度V,总会有同步辐射能量E2存在。

E2 = 0.5m V2             ------------------------ (8)

4.3.1 同步辐射性质

( i ) 同步辐射能具有“排它性”,这种“排它性”构成了万有斥力的重要内容。

( ii ) 当V远小于光速c时,辐射能E2将以质量m 为中心各向同性四周发射;当速度V接近光速c时,辐射能E2将沿着速度V的切线方向往前集中发射。

(iii) 同步辐射能E2的实质是,以质量m为中心,用光速c四周发射中微子能流。这种中微子能流对外部物体具有“排它性”,形成万有斥力。这种能量能够被外部物体吸收,可是因为中微子的质量m非常小,因而排斥力效应也很小,可以忽略。但是中微子的能量效应不能被忽略,形成排斥能,见以下。因此所以,用普适方程做物理学计算时,仅仅用到辐射排斥能,并没有排斥力的影子,参见普适方程(1)、(2)、(3)三式。

4.3.2 同步辐射原理的证明

( i ) 各国的电子同步加速器的辐射实验,在0 < V < c 速度范围,都已经给出了同步辐射原理的准确实验验证(从略)。

( ii ) 如下关于太阳系天文结构以及地球-月球天文结构计算,也给出了同步辐射原理的准确证明。太阳与地球都准确存在同步辐射能E2

( iii ) 关于太阳系天文结构与地球-月球天文结构的计算,还给出了万有动斥力定理的准确证明。

( iv ) 以下关于原子结构的计算,不仅给出了同步辐射原理的准确证明,而且也给出了万有动斥力定理的准确证明。

4.4 全动能原理

宇宙中任何质量m,只要有速度V,就会有全动能T

T = T1 + T2                 ----------------------9

T1 = T2 = 0.5 m V2         --------------------- (10)

式中,T1为质量m的宏观机械动能,T2为质量m的运动同步辐射能。

5. 有心宇宙天体结构

       有心宇宙定义:有心宇宙是指,在宇宙中心,有一个具有支配地位的物理质量M的天体。

5.1 有心宇宙天体结构第一定理

任何有心宇宙中,所有围绕同一中心的封闭轨道天体,都有相同的第一天文结构常数K

K1 = V2 R 常数        ----------------------12

式中V为绕中心天体的轨道即时线速度(也可以是理论轨道线速度,见表Ⅱ),R为天体的轨道即时半径(即到中心天体的即时距离,也可以是理论轨道半径,见表Ⅱ)。

5.1.1 太阳系天体结构

    太阳系中,所有的天体都准确地遵循有心宇宙天体结构第一定理,见下。

5.1.2 太阳系第一天文结构常数K1

太阳系中,所有天体(包括九大行星,众多小行星,彗星)的K1 都相等:

    K1 = V2 R = 常数

= 1.3274387 X 1026 (cm3 / s2 )    -------(13)

K1是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导出的,下面具体推导。式中,R,V,分别为天体的即时轨道半径与即时轨道速度。也可以是天体的理论轨道半径R和理论速度V,理论轨道值参见以下表II

5.1.3 K1 的天文观测意义

K1 对于天文观测具有绝对指导意义,并能够纠正天文观测。这是因为:

5.1.4 太阳系天体结构定理

       在太阳系中,如果在距离太阳为R处观测到有天体存在,不管其质量多少尺寸大小,也不管它的轨道形状(正圆,椭圆,抛物线),只根据K1 ,就可以立即确定这天体的即时轨道速度V

V = (K1 / R)1/2

参见图2,太阳系天体结构定理:

同样,在太阳系中,如果观测到有天体的运动速度为V,不管其质量多少尺寸大小,也不管其轨道形状,根据 K1 能够立即确定该天体到太阳的即时距离R

R = K1 / V2

这就是太阳系天体结构定理。这是以前的物理学所不熟悉的,因此这对于天文观测具有绝对指导意义。

未完——


表一

表一

图3

图3

表二

表二

导入论坛 收藏 分享给好友 推荐到圈子 管理 举报

TAG: 物理学

钟承道的个人空间 引用 删除 钟承道   /   2014-03-14 21:50:52
现象学视现象为物理,牛顿从现象感知万有引力,并没有认识到万有引力形成的本质。物质的惯性质量与引力质量严格相等现象的背后藏着两者产生于同一原因的理性:度产生于同一种看不见物质——超流体状态的以太包围宇宙万物的压力。人们不能从万有引力定律认识到这一点,只有认识到以太的元粒子本质,就能够知道引力为什么正比于物质质量,反比宇以太的元粒子密度与距离平方的乘积。元粒子的密度决定了空间的引力常数G,引力常数G与以太的元粒子密度互为倒数。距离平方与G 的倒数乘积的本质是超流体状态的以太元粒子对被包围物质的压力随距离平方递减的压力梯度场,这包围物质的压力被牛顿认定为“引力”,被人们接受为“物质所固有的引力”。视现象为物理的现象学认识论,一不能深入到物质内部认识物质的系统构成,认识到决定物质运动及其原理的物质本质,二不能认识到从现象不能直接感知的看不见物质——以超流体状态包围宇宙万物,使宇宙万物具有惯性并产生“万有引力”现象。这两个原因是导致局限于现象域的唯象认识论缺失必然性理性的危机。使牛顿不能认识到万有引力的本质,也使爱因斯坦不能认识到光子的本质。现在物理学的危机就是现象学认识论危机在物理学延伸。数学在符合物理的条件下,无论我们是否认识到,会使我们对物理量的认识准确,但不能导致对正确物理的认识。只有正确认识到物理,如认识到以太对万有引力形成的物理,我们才能够认识到万有引力定律的物理意义。不超越现象学物理,就不可能认识到真正的物质运动的物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