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叔孺:七岁画马得娇妻

 liyh65 2015-02-28

赵叔孺

被誉为“近世赵孟頫”的赵叔孺,不仅是个全才,还是个神童。赵叔孺5岁时就天赋异禀,画马尤为出色。1881年春节,父亲大宴宾客,其中一位长辈林颖叔听说他小小年纪就能画马,就让他挥毫表演。8岁的赵叔孺当众作画,很快就有了一幅奔马图。惊诧之余,宾客们纷纷赞叹这位小神童。林颖叔对赵叔孺非常赏识,第二天就请媒人过来说媒,要把七女儿许配给赵叔孺。赵叔孺十七岁时,迎娶来了这位靠“骏马图”得来的娇妻,两人十分恩爱。

赵叔孺 千里呈祥

赵叔孺不只抱得美人归,还从岳父林颖叔那里获益颇多。林颖叔酷爱金石书画,家中收藏丰富。翁婿二人志同道合,言谈十分相得。赵叔孺在岳家专心研读唐宋元明古迹,苦学书画,三年后就已成绩斐然。

在上世纪30年代的上海,赵叔孺的鞍马,吴湖帆的山水,冯超然的人物,吴待秋的花卉,被赞为“四家绝技”。赵叔孺一生,画作不过百帧,但他的画少而精,有“一马黄金十芴”之称,足以证明他画作的成功。赵叔孺从小爱画马,因此他笔下的马,既传承了宋代李公麟、元代赵孟頫的画马之法,又借鉴清廷画师郎世宁的西洋画法,加之在生活中揣摩思索,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时人对赵叔孺绘画的评价是:“斟酌龙眠沤波,山水绝似元贤,花鸟则兼宋法,浑厚之气,敛入毫芒。”

赵叔孺 松下双骏图

赵叔孺 驯马图

而赵叔孺被称为“全才”,成就并不止于画马。花卉虫草、鞍马翎毛,山水人物之类,他也能画得意工兼长,不落窠臼。金石绘画之外,赵叔孺在篆刻上也自有面目,开民国印坛一大流派。他的篆刻不滞不板,行刀以冲为主,人们将他与吴昌硕并誉为“瑜、亮”。他还是一位卓越的教育家,弟子五十多人,现代艺坛上著名的书画篆刻家如陈巨来,叶潞渊、方介堪、张鲁庵、徐邦达等都是他的学生。在书法上,赵叔孺正草篆隶皆擅。行楷出入赵孟頫、赵之谦,恬静娟美;篆书得力于李斯、李阳冰,平稳圆转;隶书融会两汉,有秀逸之趣。

赵叔孺 红叶眠禽

赵叔孺 四时争妍

赵叔孺 篆书

赵叔孺 书法

赵叔孺 篆刻作品《眉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