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胖了?掉发?腰腿痛?内分泌科专管这八类问题

 昵称22024926 2015-03-01

图片来源于网络(点击标题下的健康报即可加关注)


  出现哪些症状要到内分泌科就诊


  内分泌科属于内科,其诊断和治疗的疾病包括糖尿病、肥胖症、骨质疏松症、甲状腺疾病、高尿酸血症、脂质代谢紊乱以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性腺、甲状旁腺等组织器官的疾病。出现了以下症状时,应及时到内分泌科就诊。


  1.体重减轻或增加,如消瘦、肥胖。


  2.口渴、多饮、多尿、夜尿增多,有可能是糖尿病。


  3.怕热、多汗、烦躁易怒、心慌、食欲亢进、大便次数增多,提示可能存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畏寒、少言寡语、皮肤干燥、腹胀、便秘,提示可能存在甲状腺功能减退。


  4.不明原因的骨痛、腰腿痛、骨质疏松、易骨折。


  5.高血压伴有头痛、痤疮、周期性下肢肌无力或阵发性血压升高等症状。


  6.皮肤色素沉着或色素变淡、紫纹,毛发增多或脱落。


  7.女性出现月经稀发或过早闭经、不明原因泌乳、不孕不育、阳痿、男性乳房发育、儿童性早熟。


  8.出现其他症状,如视力减退、厌食、软弱无力、直立性低血压等。


  有些手术做之前要先看内分泌科


  疾病的发病和表现有时候很复杂,为了及时诊断和治疗疾病,我们还有如下建议:


  1.高血压患者如果口服2种或3种降压药物效果不好,尤其是伴有肥胖、头痛、视力减退、多血质外貌、痤疮、软弱无力或阵发性血压升高等症状时,应考虑是否存在脑垂体或肾上腺疾病导致的继发性高血压,应该找内分泌科医生诊治。


  2.一些患者因为体检或其他疾病做检查时发现脑垂体或肾上腺上有占位病变,这些肿瘤一般为良性。此类患者应先到内分泌科就诊,明确肿瘤性质后再决定是否做手术。


  3.目前,由于健康体检的普及,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也随之明显增加,建议发现甲状腺结节者在就诊甲状腺外科的同时也就诊内分泌科,评估是否存在甲状腺功能的改变及结节的性质,以决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4.拟做减重手术的糖尿病或肥胖患者,也应该先到内分泌科进行评估,以决定能否手术及手术后的长期随访和管理。


  此外,我们在出门诊时,常常听见患者说自己“内分泌失调”了,吃了许多保健品。其实“内分泌失调”是一个笼统、模糊的非专业名词,并不能代表一个真实的疾病。当患者出现上面谈到的症状时,还是应该到正规综合医院的内分泌科就诊,不要盲目相信一些保健品的宣传,以免耽误病情。


  另外,前列腺疾病患者,例如有前列腺肥大或增生,应该选择泌尿外科就诊;妇科疾病患者,例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月经不调,应该选择妇科就诊;面部出现黄褐斑者,应该首先到皮肤科就诊。


  大医院多有内分泌专病门诊


  内分泌科诊治的疾病非常庞杂,对于已经诊断为内分泌科疾病的患者特别是慢性病患者,可以看内分泌科的专病门诊,这样既便于治疗又比较方便就诊,减少候诊时间。


  目前许多综合性大医院都设置了专病门诊,以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科为例,已拥有9个专病门诊。它们是肥胖和“三高”门诊(周一下午),主要诊治肥胖症和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血症;糖尿病教育门诊(周一至周四下午);甲状腺结节门诊(周二下午);糖尿病神经病变筛查门诊(周二、五下午);动态血糖监测和胰岛素泵治疗门诊(周三下午);骨代谢和骨质疏松门诊(周四下午);下丘脑-垂体、肾上腺门诊(周四下午);妊娠期内分泌疾病门诊(周四下午);儿童及青少年糖尿病门诊(每月第一、第三周的周六)。


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 邢小燕


  以上为《健康报》原创作品,如若转载须获得本报授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