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秦观《调笑令》赏:镜与人俱去,镜归人不归|凤凰诗刊

 馨若兰溪 2015-03-01

秦观:空携破镜望红尘,千古江枫笼辇路

2015-02-13古典之光诗歌是一束光


《调笑令》十首并诗(选一)

◎作者:[宋]秦观

◎品荐:赵晓辉


乐昌公主

诗曰

金陵往昔帝王州,乐昌主第最风流。

一朝隋兵到江上,共抱凄凄去国愁。

越公万骑鸣笳鼓,剑拥玉人天上去。

空携破镜望红尘,千古江枫笼辇路。


曲子

辇路,江枫古,楼上吹箫人在否?菱花半璧香尘污,往日繁华何处?旧欢新爱谁是主,啼笑两难分付。



立春以后,整个城市虽依旧笼于雾霾中,阳光却似乎亮烈了很多。放假在家,忙于每天川流不息的吃饭,好个“锦情花思,都被釁烟薰尽”。偶尔动笔写篇小文字,也不过几句枝叶之言,虚应风景罢了。废名大约说过,倘我真有“志”可言,那“志”其实就庶几乎“无言之志”。今天在家随手翻淮海居士长短句,有《调笑令》十首并诗,诗虽不及词之柔婉精微,但其本事却足以令人浮想联翩矣。


此种诗词合体的《调笑令》,形式似乎挺新鲜,但实际上,这是以北宋“转踏”的形式撰写的。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中云:“北宋之转踏,恒以一曲连续歌之。每一首咏一事,共若干首,则咏若干事”,故前面的诗,是唱《调笑令》曲子前所念的“致语”,相当于引子,用以交代故事梗概。“致语”重写实,而其后之词则重抒情。细绎之,这也符合诗词体式之特性,“诗庄词媚”;“诗之境阔,词之言长”,对此,前人已经说得太多。此外,诗词顶针相继,“千古江枫笼辇路——辇路,江枫古”,十首皆如此,在形式亦颇有巧思。


这首《调笑令》所咏的乃是乐昌公主破镜重圆的故事,余痴迷古镜久矣,凡与古镜相关的事典皆令我两眼放光,此故事盖源自唐末孟棨的《本事诗》:

陈太子舍人徐德言之妻,后主叔宝之妹,封乐昌公主,才色冠绝。时陈政方乱,德言知不相保,谓其妻曰:“以君之才容,国亡必入权豪之家,斯永绝矣。倘情缘未断,犹冀相见,宜有以信之。”乃破一镜,人执其半,约曰:“他日,必以正月望日,卖于都市。我当在,即以是日访之。”


及陈亡,其妻果入越公杨素之家,宠嬖殊厚。德言流离辛苦,仅能至京,遂以正月望日访于都市。有苍头卖半镜者,大高其价,人皆笑之。德言直引至其居,设食,具言其故,出半镜以合之,仍题诗曰:“镜与人俱去,镜归人不归。无复嫦娥影,空留明月辉。”陈氏得诗,涕泣不食。素知之,怆然改容,即召徳言,还其妻,仍厚遗之。闻者无不感叹。仍与德言、陈氏偕饮,令陈氏为诗曰:“今日何迁次,新官对旧官。笑啼俱不敢,方验作人难。”遂与德言归江南,竟以终老。


这故事颇令人想到白居易《长恨歌》“钗留一股合一赡,钗擘黄金合分钿。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杜牧《送人》“明鉴半边钗一股,此生何处不相逢”等诗句。但这情节似乎太过传奇,令人不免怀疑其真实性。

此外,我曾在各地的博物馆见过种类繁多的古镜,多由青铜冶铸,极为坚固,徐德言如何破镜,颇令人费解。《管锥编》里钱锺书认为非有削金铁如泥之利器不办,还将家中旧藏古镜十数枚,尝戏一一掷诸地,了无损裂。另外,长安之大,市有多处,徐德言又如何得与苍头相遇?


然而我宁愿相信实有其事。草木成衰,天地兴亡,那样天崩地坼的乱离中,英雄美人的愿望不过是世上人家朴素的“小团圆”而已,何以竟不能成全他们。这陈后主本是贪花恋酒,不恤政事,心肝全无之人,亡国自然可期。徐德言有鉴于此,未雨绸早作计,与妻破镜相约正月望日卖于都市。元宵节人流如织,这增加了见面概率;苍头既卖半镜,复又大高其价,人皆以为笑谈,这又是极好的广告。

故世间之事,看似偶然,其实包含了真实的必然。帕斯捷尔纳克《二月》诗云:“越是偶然,就越真实。并被痛哭着编成诗章。”


我爱这中国式花好月圆故事里的运气,于乱世中保全家人的智慧,还有那期待相逢的信念,它像一束光,照亮了黑暗中风雨兼程,最终合契的两扇镜子。汉代东方朔所著《神异经》里也有一则镜子的故事:

昔有夫妇将别,破镜,人执半以为信。其妻与人通,其镜化鹊飞至夫前,其夫乃知之。后人因铸镜,为鹊安背上,自此始也。


镜台本耀首之物,镜圆如满月婵娟,镜残则夫妻分飞,这大约是破镜故事的暗黑版,此破镜者显然没有徐德言的好运气,但我很喜欢明镜化鹊这个典故的缱绻与逍遥,好比庄周梦蝶。至于镜子何时与鸾鸟联系在一起的,那就不得而知了。庾信《镜赋》云:

镜台银带,本出魏宫。能横却月,巧挂回风。龙垂匣外,凤倚花中。镜乃照胆照心,难逢难值。镂五色之盘龙,刻千年之古字。山鸡看而独舞,海鸟见而孤鸣。临水则池中月出,照日则壁上菱生。


庾信是南北朝骈文大家,此《镜赋》对仗精美绝伦,几乎句句用镜典,“山鸡看而独舞,海鸟见而孤鸣”就是用了鸾镜之典:

山鸡爱其毛羽,映水而飞。魏武时,南方献之。公子苍舒令置大镜其前,鸡鉴形而舞,不知止,遂乏死。韦仲将为之赋其事。(刘敬叔《异苑》)


昔罽宾王结置峻祁之山,获一鸾鸟。王甚爱之,欲其鸣而不能致也。乃饰以金樊,飨以珍羞,对之愈戚,三年不鸣。其夫人曰:“尝闻鸟见其类而后鸣,何不悬镜以映之?”王从其言,鸾睹形感契,慨然悲鸣,哀响中霄,一奋而绝。(范泰《鸾鸟诗序》)


唉,“琴前镜里,孤鸾别鹤之哀;竹死城崩,杞妇湘妃之怨”,古典诗词里到处是这样凄凉惨异的句子,然而这似乎更接近伤离怨别的真实,也与秦观此诗中“空携破镜望红尘,千古江枫笼辇路”之境相合。


江枫,望秋而先陨,枫落吴江冷,这是设想乐昌公主辇路北行时所见。流亡之路上,这半枚破镜与江枫一样凄楚。相形之下,词更饶情致,大约是以乐昌公主声吻道来的缘故。“菱花半璧香尘污,往日繁华何处?旧欢新爱谁是主,啼笑两难分付”,悲喜交集之态毕现,恰可与《本事诗》里“笑啼俱不敢,方验作人难”相映证。

今天下笔不能自休,一口气写了很多有关镜子的事典,其实“明镜本清静,何处染尘埃”,最后以一首我很喜欢的镜子诗作结罢:


因为梦里梦见我是个镜子

沉到海里他将也是个镜子
一位女郎拾去
她将放上她的妆台
因为此地是妆台
不可有悲哀

(废名《妆台》)


本文摘自微信号公众号诗歌是一束光shigeshiyishuguang

凤凰读书

文字之美,精神之渊




微信号:ifengbook

主编:严彬(niaasai)

责编:李二号(ly40377)

合作信箱:book@ifeng.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