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菡:要克服“认识偏差”来认识人

 千冰室 2015-03-01

孔子曾说过:“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人际交往,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对自己的认识,以及自己对别人的认识。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彼此从对方的言谈举止中认识了对方。同时,又从对方对自己的反应和评价中认识了自己。

9月21日,应全球通VIP凤凰大讲堂之邀,江苏省委党校行政学教研部教授黄菡老师做客太原,为中国移动全球通客户带来《人际协调的心理艺术及技巧》主题讲座。

点击进入下一页

黄菡教授讲座现场

黄菡教授从视觉认知、真诚塑造、赞美和共同语言等多角度,向现场观众传授沟通技巧。并现场测试特定情境中的暗示及身体表达可能产生的沟通意义,黄菡教授通过自己的人生经验,以理智深刻的讲解和知性优雅的气质打动了全场观众。

树立正确的“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讲座一开始,黄菡教授首先向大家阐明人际交往的定义:应从树立正确的“三观”,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拥有正确的人际关系的基本态度;坚持正确的行为原则;心理艺术和技巧这四个层面来理解。

黄菡教授表示,其中前三点是基础,没有这三点的支撑,这技巧问题就如空中楼阁,雾里探花,而本场讲座主要定位于心理艺术和技巧方面,从认识人、对待人和团结人这三点给大家提出一点建议。

让真诚的行为真正满足他人对真诚的需要

在阐述“认识人”这一观点时,黄菡教授指出,我们需要辨明一个误区,即尽管客观、公正、准确的认识一个人是对其采取有效的人际关系策略的前提和基础,而要实现这种认识,仅有丰富的经验和公正的动机还不够,他还需要认知主体对这个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例如刻板印象、情绪效应等认知偏差有足够清醒的认识,然后着力加以克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