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芪:精壮之人不宜服用

 零零漆2007 2015-03-01


健报   2010-05-21          ■ 本报记者 苏琳/文 赵含章/图


本报记者  苏琳/文   赵含章/图

  黄芪对于南宁人来说并不陌生,因为爱煲汤的南宁人,喜欢将黄芪作为汤底的一种佐料,不仅能调补中气,还能提升汤的鲜味。

  不过,黄芪用得好,能使常年病怏怏的人焕发精神,用得不当,则会让一个健壮的人频频“上火”。

  

  喝黄芪水会上火?

  广西中医学院药学院教授徐冬英告诉记者,曾经有位中学老师来找她看病,症状是咽喉肿痛,他表示最近没有吃什么辛辣的食物,也没少喝水,上课时还会自己准备一杯黄芪水放着,渴了就喝点润喉。

  徐冬英见这位患者肌肉精壮、说话中气十足,不像是体虚的样子,于是问他为何习惯喝黄芪水?结果,患者说因为曾经阅读一篇文章,提到胡适先生中年以后,在讲课之前,总要先呷几口黄芪水,以致精力倍增,讲起话来声如洪钟,滔滔不绝。于是便效仿之。

  原来,黄芪虽然是一味很好的强壮补益药服用,一般无明显的不良反应。但它是一种温补性药物,补气升阳,易于助火,又能止汗,所以凡有肌肉坚紧,大便秘结者应少用或慎用。同时,一些实热症的病人如感冒发热、胸腹满闷、发热、口干唇燥、咯血、痈疽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等证,均不宜服用黄芪。

  

  使用黄芪要看体型和肌肉

  在临床上,使用黄芪的病症有一些共性,有医家将这些病症称为“黄芪证”。不过,黄芪证的脉象没有特异性,脉象浮或沉,都有可能用到黄芪。但是,看体型以及肌肉的松软程度,却是黄芪证的诊断关键。

  首先,脸色黄白、黄红隐隐或暗黄,并且缺乏光泽,说明气血不足;其次,浮肿身材、目无光彩,说明精力虚弱;最后,肌肉松软、腹部按下去犹如棉花枕头、肚脐深陷者,说明中元不足、脾胃气虚。这些都是气虚衰弱的表现,适合用黄芪补气补虚。

  另外,平时坐着不动也会出汗、畏风、一遇风寒就容易感冒的人,说明抵抗力很差,服用黄芪也会有较好的效果。

  

  与人参有同有异

  黄芪用于煲汤、泡茶,其实是因为很多人觉得人参太贵而退而求其次的,其实,黄芪与人参虽然都是补气之药,但功效还是有所不同的。

  人参是大补元气的药,其补气作用确实比黄芪要强很多,除此之外,它还能安神和止渴生津。一些大病、久病、血脱、气脱的人,用人参来补,效果很好。若是一些心肾不交引起的惊悸、恍惚、失眠、急躁等,人参还能起到安神镇静的作用。

  黄芪也有人参所不具备的一些功效。比如固表敛汗,容易出汗的人,说明体表防线虚弱,不能固守汗液,用黄芪配合白术、防风,疗效显著。黄芪还有托疮排脓的功效,疮疡久不溃破而内陷,用黄芪可以促进溃破及生肌收口。

  

  切片的黄芪难鉴别

  徐冬英说,整支的黄芪是圆锥形的,长约20~120厘米,表面有皱纹及横向皮孔,质坚韧。一些伪冒产品则呈圆柱形,长约5~50厘米,色近似棕或深棕色;纵纹及皮孔多不全或缺少皮孔。因此,若是整支卖的黄芪,稍加用心就能区分真假。但是,市面上的黄芪一般都是切片卖的,这样的黄芪,不仅是市民,就连专家们用肉眼也是很难分辨出来。

  因此,必须再了解黄芪的味道。真的黄芪味微甜,嚼之有豆腥味;而假的黄芪味或淡而甜,有豆腥味,或微甜无豆腥味,或苦伴豆腥味很浓,或有刺激性。

  但是,还有一种假的黄芪更让人难以辨别。徐冬英说,有些不法分子会将新鲜黄芪里的有效成分提取出去,然后晒干切片再拿出来卖,这种黄芪其实已经是没有药性的黄芪了,只有在实验室进行理化鉴别才能辨别出来。

  因此,市民购买黄芪最好到正规的医院或药店购买,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