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镇的记忆

 荷风书院 2015-03-02
 

五城是我的故乡,是我生长、玩耍、读书逾20年的地方,以往五城古朴典雅、热闹繁华的景象给我留下深深的印象。五城是当时五城区公所和五城公社的驻地,它处于皖浙赣三省交汇处,是休宁县南部地区唯一的人气足,商铺多,市场繁荣,经济活跃的边贸古镇。


五城有一条长长的古街,有一座古桥(蔚林桥),古门楼、古牌坊有好几处,古老的徽派建筑更是数不胜数,我有印象的是“黄家祠堂”、“余家祠堂”、“五中黄家古宅群”、“五城区公所古宅群”、“五城粮站古祠堂”等。蔚林桥头立在公路两侧的两座高大的青石牌坊,建于清雍正年间,是一模一样的两座四柱三楼冲天式节孝牌坊,在古徽州都属罕见。后来有一座被拆毁,其石料被用来建筑五城税务所,另一座被搬迁至现在的古城岩景区供人观赏。


五城街是古镇的窗口和脸面,街道很长,足有5华里,从五城上街头一直沿续到蔚林桥头,街面平均宽约4,全部用麻石铺就,街两边的巷弄更是不计其数。从我家所在的西田林场到五城街约3华里,经过西河村,再走一段路过颜公河,河上原先只架一座简易木桥,到七十年代建起了石桥。过了桥穿过一个上书“山清水秀”的石门楼,就到了五城上街头(也叫横街),横街中有个小店叫“墙庙”,是卖油盐酱醋肥皂毛巾等各种日常生活用品的,这里还有两台手摇打面机,供人们加工面条。店里有个名叫“荷花”的女营业员,她为人热情,服务诚信周到、童叟无欺,所以大家关顾这里最多。往前过豆腐店、爆米花店不远就到了上书“楼瞰玉京”四个大字的圆门洞了。街在这里呈九十度拐弯,穿过这个城门楼,才真正到了“繁华”的街面,这里人来客往,生意兴隆,到了节日更是摩肩接踵、热闹非凡。记得这里店铺较集中,左手边依次有修钟表店、百货店、包子店、“瞎子”的鱼具酒曲店、衣妆店,右手边依次有当时五城很有名气的餐馆、旅社,再往下就是药材店、剃头店、杂货店、副食品店(猪肉店)、裁缝店、农资公司、大百货公司、新华书店、酱油坊、土特产店、石印店、棕绷店、木业社、文化馆、电影院等次第左右排列着,其中一些小的叫不出名的店铺和住家也夹杂其中。电影院往下不远就是五城中学,再往下过了五城公社和五城派出所虽还有长长的一段古街道,但大多都是住户了。


从我家到五中足有56华里,我们每天上学来回要走四趟,有时晚上学校有活动还要来回二趟,所以每天要走二十多里路,那时年轻,也不觉得累。当中午放学回家走到“繁华”街面,特别是到了包子铺、餐馆时,闻着满街的香味,看到餐馆里人们在大快朵颐,肚子就特别饿,可那时口袋里没钱,只好强咽口水,忍着饥饿跑回家吃饭。那时街头常见一位担着一副竹制“馄饨”挑子的老人,挑子已紫红发亮,可见它年份已很久远,老人手艺很好,每次见他都在忙碌着,生意可见不差,偶尔也见他到我们林场去做生意,特别是放电影时总能见到他忙碌的身影,可我吃他饺子的次数却很有限,主要还是囊中羞涩,偶尔吃一次犹如品尝琼浆玉液、美味佳肴一般。


五城街上古宅众多,当时令我震撼的除了我们五中所在的黄家古宅群外,就属区公所古宅群了。记得很小时跟人去过一次,只走了部份地方,觉得犹如进了迷宫一般。一上初中,就抽空和同学去游玩。古宅群在我们五中的东边,我们沿着公路到了区公所南门,门前是个大广场,往广场北边看是一大片有着高高马头墙的古宅,只见两只黟县青石狮威武的把着一个气派的门楼,门旁挂着区公所牌子,我们就朝里走,一进门是个很大的厅堂,厅内的多根柱子都有二人抱粗,上方的横梁斗拱精雕细刻、巧夺天工,门厅的东西两边还有偏院,走完门厅,里面还有客厅、宅院,当时已是办公场所和工作人员住所。门厅房屋间青石门洞相通,回廊迂回曲折相连,穿过一个门洞,里面又是一片天地,亭台楼阁、错落其间。客厅里的家具都是红木的,非常古朴雅致。走着看着,不觉又转回原处,接着又走另外通道,走进另一处房舍,这里的房子粉墙黛瓦、飞檐翘角、廊腰漫回,马头墙错落有致,里面还有个花园,十分精巧典雅。走过花园,忽然闻到糕点的香味,走进一个小门才知进了五城食品厂,里面许多工人师傅正在忙碌着,我们同学的父亲就是这里的大师傅,他一个名叫“聋子”的哥哥,当时正在这里学徒,现在可是东临溪食品厂的名师了。那时他们正在生产交切糖、芝麻糖、顶市酥、松棍糖等。走出加工厂,就进了食品厂的商店,出了店门,就是五城老街,往西走了好一阵才回到我们学校。


五城的老街、那些古老建筑、记忆犹新的店铺、曾经一起读书玩耍的老同学、还有家乡的风土人情至今都难以忘怀,浓浓的乡愁常萦绕在我心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