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罗胖如何玩转自媒体

 宇宙帝皇 2015-03-02

近两年,自媒体发展如火如荼,其中的佼佼者,当属《罗辑思维》。它的操盘手,就是,就是罗胖罗振宇。

——题记

《罗辑思维》,号称拥有350万的庞大粉丝群,无疑是近几年迅猛发展的微信自媒体的佼佼者。我们可以从它的操盘手——罗振宇身上学到些什么?

第一、认可并追随新生事物。

罗振宇清晰记得人生中第一个奢侈品,是读研究生期间,买了一个呼机,当时的呼机刚刚兴起。刚开始因为没人叫,还特意跑到传达室自己呼一个。大冬天,北京城漫天飞雪。他出门摔一跤。因为胖,简直摔晕过去。结果醒来,第一件事不是查看腿折没折,而是检查呼机坏没坏。可即便如此,一打眼,呼机还是被淘汰了。

罗振宇做微信自媒体时,正是微信刚刚兴起之时,结合他一贯的认可并追逐新生事物的精神,他准确的把握住了这个机会,做的是风生水起。或许真应了雷军的一句话,站在风口,猪都能飞起来。

企业家朋友,现在正是移动互联时代,新事物层出不穷,抓住一个说不定就能取得大成功。

第二、找准目标群体并吹捧他们。

虽然罗振宇一直强调自己做自媒体没有搞所谓的定位,但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他挑选的主要群体是年轻人,尤其是紧密拥抱移动互联的年轻人。

其实选择这个用户群体,也是基于这样的判断:互联网时代导致很多陈旧的经验没有意义。农耕时代的一个老人,工业时代的一个师傅,都会在这个时代隐没。这个时代是美国社会学家米德言称的“后喻时代”。——孙子懂的比爷爷多。既然传统经验毫无意义,不活在未来,不追踪年轻人,就意味着失败。

这给企业家朋友的启示便是,要审视原先的经验了,很多经验在前互联网社会很有用,但是在移动互联时代,很可能就没用了,不跟年轻人好好的沟通,或许就会被年轻人这群后浪拍在沙滩上。

第三、拥有强大的学习和内化能力。

罗振宇每天的语音,风雨无阻,而且每天都有料,这点很难得。这源于他庞大的知识储备,或者按他的原话来讲,就是能够看下一本书,将这本书讲出来。

读书,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讲出来,其实是一个转化的过程,将别人的东西转化成了自己的东西,也就是“内化”。

企业家朋友可能会抽空看书,找到一本好书也非常有意思,但是如果光读书不分享心得,转化成自己原有知识体系的可能性就会大打折扣。读进去,讲出来,增添了实践的可能性。比如在泰山管理学院,企业家朋友一块学习MBA的时候,就可以一块研讨最近读的一些书籍,分享读书和时间经验,共同进步。

罗振宇的真本事可能不限于以上三点,我们要做的是,从那些牛逼人物身上,摘取一两个闪光点,不贪多,加以应用实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