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玉勒子 遇乐子.

 汉青的马甲 2015-03-03

1990年春季,美国纽约苏富比拍卖公司曾推出过一件良渚文化玉琮,起拍价6万美元,最后以23.5万美元拍卖成交,当时也创下玉琮在国际艺术市场上拍卖最高价纪录。其雕工纹饰有素面纹,也有通体雕琢蟠虺纹、卷云紋、弦纹、双钩云纹丶圆涡纹、谷纹等等,精美多变。


古代的玉勒子一般是做什么装饰用?

何谓“勒子”?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是一条中间宽两头窄的长条带子,戴在额眉之间,俗称“包头”。最早为江南和中原地区老年妇女冬季围头的御寒品,至明清之际尤其是满族入统中原时广为流传,戴者不分贵贱,只是功能发生了变化:贵妇用以装饰,贫女用以避寒;若放在宝石堆里解释,“勒子”则成了一种浅黄棕色蛋白石质宝石,也称勒子石,半透明,有的正中有亮带闪光,似猫眼活光,但较猫眼低级,称作勒光,实质上仍是欧泊的一种。


如果把“勒子”作玉器解,就不得不提其器型演变之前身玉琮,作为中国古代最早出现的玉器之一,它与玉璧、玉圭、玉璋、玉璜、玉琥被称为“六器”,历史悠久的程度可见《周礼》中“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的记载。1990年春季,美国纽约苏富比拍卖公司曾推出过一件良渚文化玉琮,起拍价6万美元,最后以23.5万美元拍卖成交,当时也创下玉琮在国际艺术市场上拍卖最高价纪录。


有关玉勒子的出土记载很多,从文化期到清代都有,为全珮的组件或镶嵌在其器物上,一般可单独为佩或做组珮中的配件。“勒”已是后来的名称,其通常被称为管、坠或柱形器。其形除了常见的圆柱状、方柱状,还包括栆核状、扁平状、束腰状等等,一应俱全。其雕工纹饰有素面纹,也有通体雕琢蟠虺纹、卷云紋、弦纹、双钩云纹丶圆涡纹、谷纹等等,精美多变。


曾有人这么描述过玉勒子,颇具趣味:玉勒子谐音“遇乐子”,人生在世,除了事业努力外,闲暇之余也要谋求精神上的慰给,人人各投其所爱,“遇乐子”就成了引喻的吉祥配饰。

喜欢玉石收藏的藏友可以关注微信"miumiu181306466"每天一篇知识分享.喜欢宝贝的可以加我私人微信:181306466

  • 分享到:

文章来源

玉器百科

了解中华底蕴;传承玉石文化;品位精致生活.

关注

22人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