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古代男女四大“定情信物”

 三平斋 2015-03-03

中国古代男女四大“定情信物”

2015-02-14 18:05 传统文化那些事儿

定情信物在我国自古有之,不过与西方人大多以戒指、玫瑰为定情物不同,中国人在定情物上反而显得更浪漫。中国人的定情物讲究“情”而不讲究“物”,一块玉佩、一个香囊、一束秀发,甚至一枚瓜果,都可以作为定情物,都可以表达自己对“情”的诉求。

簪又称搔头,是古代女子常用的定情物,也有象征“正室”尊严的意味。《鼓吹曲词有所思》写一个女子为远方的情人精心制作一支簪子,听闻情人另有所爱后,她把簪子烧掉,表达不会做小三的决心。

玉佩——君子之情

“玉之美,有如君子之德。”玉在我国古代是君子的象征。君子讲究恭敬平和,温润悠远之爱,正与玉的寓意相符。所以古代高雅从容的谦谦君子们喜欢用玉来作为定情物,显得节制有礼,既不猴急,又不疏远。

香囊——情香怡人

香囊又名香袋、花囊,用丝线缠成,多种香味浓烈的中草药细末装入袋中。先秦时,年轻人见父母长辈要佩戴编织的香囊以示敬意。又因为香囊是随身之物,恋人之间也常常把它当做礼物相互赠送。

花椒——寓意多子

花椒是香料作物,因为多籽粒,含婚后“多子”的寓意,因此春秋时的男女有用花椒来作为定情信物的习俗。《诗经·陈风·东门》中,就讲到一个男子在舞会上收到姑娘送的一束花椒作为定情物的故事。定情时就说好将来要生很多小朋友,古人在爱情上其实很直白。

对半之物——认亲证物

古装电视剧里常有将玉佩等物件掰成两半,各执一块以定情的桥段。这也是古代常见的定情方式。还有将胭脂盒拆开,将盖子送情郎、将镜子折成两半、或将钗一分为二等。古时候交通不方便,上京赶考或者什么别的远游一趟,一去就是许多年,等回来时已是物是人非,所以这类定情物往往是寻子认亲的证物。

同心结——纠结缠绵

同心结也一直是古人表达情感的信物。所谓“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唐朝著名诗人孟郊《结爱》:“心心复心心,结爱务在深,一度欲离别,千回结衣襟。结妾独守志,结君早归意。始知结衣裳,不知结心肠。坐结行亦结,结尽百年月。”描写的就是一个女子为即将远行的心上人编结同心结时缠绵悱恻的心理活动。

---

传统文化那些事儿:微信排名第一的文化类自媒体公众号,每天和你趣聊文化历史、中医养生等传统文化知识,偶尔也会喷点“重口味”内容,带你重新发现中国文化之美,欢迎关注!

微信公众号:chuantongwh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