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 切脉的人迎,寸口,趺阳三脉是人体那三个位置

 山东中医竹林 2015-03-03

切脉的人迎,寸口,趺阳三脉是人体那三个位置
 指喉节两旁颈动脉搏动的部位,亦称人迎脉。指两手桡骨头内侧桡动脉的诊脉部位。又称“气口”或“脉口”。足背胫前动脉搏动处是趺阳脉。
 1。请问你使用过么?
2。你是怎么分大小的
因为颈动脉本来就很粗
桡动脉本来就很细。
3。对于从左右脉来分人迎,寸口,你是怎么看的。如果你是这么分的话,有没有使用过,怎么分析?准确么?

第一个问题就不用了.
中医的脉学不是以大小来分的.我把藏象和脉象结合起来回答你这个问题.古人没有很好的研究工具,只能把内在的看不见的东西转化为外在的能了解的东西来判断.其中就一定有误差.但具体有多少误差,我也不知道.不是干这行的.这是研究方法上的问题.
比如说古人通过头发来判断肾的功能.肾气肾精不足能引起脱发,但是不是脱发就是肾虚了呢?中间的经过就是研究方法上的问题.所以要结合四诊.把这种失误降到最低.脱发我们只能说有可能是肾虚.再找其他方面的证据,也就是四诊的所得.然后分析总结.认为这是肾虚引起的.
同理.脉象反映血管内的血行情况.脉细小,脉弱.我们推测气血亏虚.但是不是气血亏虚,我们还是要根据其他的四诊资料来总结.(只是说明了脉学的一角,勿以偏盖全 )

2.你所说的是脉大小或者浮沉迟数等的标准吧.
这个标准,有的没有精确的定义.比如迟数(一呼一吸四至为正常)那一呼一吸是多少时间.没有明确的标准.但并不影响判断.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相对病脉来说,呼吸差别很小.就象正常人的肺活量一样有一个范围,不超过这个范围我们都认为他是正常的.
大多数脉都 以感觉做为标准.也许这就是 你 提出的问题.
这个问题我也没思考过,一直在用.或许有一天会取消感觉做为标准的.但至少不是目前.

3.学好脉学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目前我学的不好.所以也不能明确地回答你.至于三部九候,我个人还没体会到.以前我父亲给我讲过一例.有一个身材魁梧的人跑来要老头诊脉.发现右寸明显较弱.其余都和缓有力.后来病人说他有肺结核.父亲觉得,如果凭三部九喉来断病位脏腑.需要脏腑不受其他疾病影响.不过这样的人很少.
我有个建议.妇人来月经的时候,你仔细诊尺部.看看和其余部分有什么不同.
至于准确性是靠你自己体会的.凭我的水平还谈不上准确性.
人迎气口合诊实际上是《内经》遍身脉诊法的内容。那么人迎脉是否诊颈总动脉?

现在脉诊法的三部九候通常为寸、关、尺三部加上指力的浮取、中取、沉取(天、地、人三候)三三合为九。楼主所说诊颈总动脉我理解是要诊颈动脉的浮、中、沉,不知我理解的对不对?

实际上,《内经》的三部九候概念和现代的寸口脉三部九候不同,上、中、下三部分别为颈动脉、桡动脉和足背动脉没错,但是九候并非现代所说的指力的不同。而是三部再细分为天、地、人三个部位。九候即九处动脉,而不是按指力分三候。

《素问.三部九候论第二十》:“帝曰:何谓三部。岐伯曰:有下部,有中部,有上部,部各有三候,三候者,有天有地有人也,必指而导之,乃以为真。上部天,两额之动脉;上部地,两颊之动脉;上部人,耳前之动脉。中部天,手太阴也;中部地,手阳明也;中部人,手少阴也。下部天,足厥阴也;下部地,足少阴也;下部人,足太阴也。故下部之天以侯肝,地以候肾,人以候脾胃之气。
帝曰:中部之候奈何?岐伯曰:亦有天,亦有地,亦有人。天以候肺,地以候胸中之气,人以候心。帝曰:上部以何候之。岐伯曰:亦有天,亦有地,亦有人,天以候头角之气,地以候口齿之气,人以候耳目之气。三部者,各有天,各有地,各有人。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则为九...”

《四诊心法要诀.下》详细说明了动脉位置:“又有三部,曰天地人,部各有三,九候名焉。额颊耳前,寸口岐锐,下足三阴,肝肾脾胃。
〔注〕...额、颊、耳前,谓两额,两颊,耳前也。上部天,两额之动脉,当颌厌之分,足少阳脉气所行,以候头角者也。上部地,两颊之动脉,即地仓,人迎之分,足阳明脉气所行,以候口齿者也。上部人,耳前之动脉,即和髎之分,手少阳脉气所行,以候耳目者也。寸口岐锐,谓寸口岐骨锐骨也。中部天,乃掌后经渠之次,寸口之动脉,手太阴脉气所行,以候肺者也。中部地,乃手大指次指岐骨间、合谷之动脉,手阳明脉气所行,以候胸中者也。中部人,乃掌后锐骨下神门之动脉,手少阴脉气所行,以候心者也。下足三阴,谓五里、太溪、箕门,肝、肾、脾、胃也。下部天,乃气冲下三寸,五里之动脉,足厥阴脉气所行,以候肝者也。下部地,乃内踝后跟骨傍,太溪之动脉,足少阴脉气所行,以候肾者也。下部人,乃鱼腹上越筋间,箕门之动脉,足太阴脉气所行,以候脾胃者也。”

所以,按照遍身诊法上部应该是诊头面部额动脉、面动脉和颊动脉,而不是单诊颈总动脉。

另外,我理解《内经》遍身诊脉的要点在于比较各部动脉的差异来诊断病情。后世独取寸口时”独处藏奸“的理论应该也是由此而来吧。

如《至真要大论第七十四》“帝曰:夫子言察阴阳所在而调之,论言人迎与寸口相应,若引绳小大齐等,命曰平。”这是指平人。(我理解这里小大齐等应该是脉形和力度成比例,如果按字面理解就说不通了)

诊病脉:“帝曰:何以知病之所在。岐伯曰:察九候,独小者病,独大者病,独疾者病,独迟者病,独热者病,独寒者病,独陷下者病。以左手足上,去踝五寸按之,庶右手足当踝而弹之,其应过五寸以上,蠕蠕然者,不病;其应疾,中手浑浑然者,病;中手徐徐然者,病;其应上不能至五寸,弹之不应者,死。是以脱肉身不去者,死。中部乍疏乍数者,死。其脉代而钩者,病在络脉。九候之相应也,上下若一,不得相失。”


四时平脉 

天地之气,分寄四时,化生万物。故春木、夏火、秋金、冬水,皆乘其令以分司,独土则通旺于四季。分阴分阳,迭用柔刚,盖言平也。人得天地之气以生,而脉即与之为比附。春为肝木,脉弦,夏为心火,脉洪,秋为肺金,脉毛;冬为肾水,脉石。惟胃气属土,其脉从容和缓,散布于弦洪毛石,以默运于春夏秋冬,浑沦元气,流畅贯通,生生不已,平孰甚焉。如春肝宜弦,弦而缓者,若风飐柳梢,抑扬宛转。夏心宜洪,洪而缓者,若活火烹茶,薰灼舒徐。秋肺宜毛,毛而缓者,若拣金砂砾,渐次披搜。冬肾宜石,石而缓者,若水泽腹坚,徐形绉透。四季脾胃用事,厥脉宜缓,不问可知,此平脉所以获生也。盖平者,和也,所以和其脉,使无急躁也;平者,准也,所以准其脉,使无偏胜也。以缓平之,而后四时之脉,得其平耳。夫缓即胃气,原秉天生地成,与诸脉互相主辅,而不可须臾离焉者,经所云春弦、夏洪、秋毛、冬石,皆以胃气为本,诚得诊脉之大宗也。惜医不知察,囫囵读过,毫无心得。未知有胃气者。为平为生;无胃气者,为病为死。遂使一成不易之理,徒蓄千载莫破之疑。余因揭而论定,以著是编。

天左旋,风寒为天之邪,人迎之而为病,邪氛胁逼,畏风恶寒,亦见于左之上部;地无旋(这个无应该是右字的错简),地之气右旋,人身之气亦从右始,是以右之上部不名寸口而名气口。一部各分天、地、人三候,上部之地属阳明胃经,主消纳五谷,内伤饮食亦先见于右之上部。以其本位而言,则曰心与肺;以其受邪而言,则曰人迎气口。”

太极之说乎?

寸口在手太阴,人迎在喉结旁,这是内经上说的。
寸口为三阴之会   人迎为三阳会。为其为动脉,故可从外揣内也。
我在第一个贴子里说,颈动脉比桡动脉粗那么多,一定是人迎i比寸口大,这能看出什么问题拉?这是大众思维,你要真去按了几十个脉,便知道其实不然。自己可以尝试下,凡是相差太大的,都是有病。寸口大与人迎的,其实也很多。(我见的几个都是,乏力,头昏,脚重,胃口不错,大便通畅)
为什么内经上说,人迎大于,倍大与,再倍大与寸口,来决定病在何经?
我有完美的理论可以解释(都是内经原话,只是还没发现谁看懂了),绝对不是空口白话,大有实用价值。

不加分,我是不会说的,花了我无数心血,嘿!
(再说三步九侯吧,你用雀啄手用力,点足三里几次,看看足背动脉是不是搏动强了很多?)试试就知道了,道理我就不说,急死你们。
     对人体来说,意识决定物质(不是平时用来思考的意识,可以部分的理解为,植物神经功能,不受主观意识调控的)中医是高与物质,作用与元意识层次的。(这就是为什么提倡社会-生物医学模式的根本原因。中医说内伤七情致病,忧郁的人胃口不好。吃西药百忧解可以是吃饭变好,人快活。这就是药物作用与意识————》意识—》作用与平时我门自己能感觉到的各种躯体功能和运动。
     !!!所谓中医就是 对各种躯体,以及躯体功能运动的意识流 ,有着独特研究的学科!!!
      怎么调控这些意识流,使之从不健康的模式,转化到健康的模式。
所谓经络和藏象就是这么形成的。
比如说脾之意识流,太阴,他对躯体具体功能运动的作用就是中医上说的脾脏种种功能。
对太阴脾经对人体之作用就是太阴脾意识流相关脑神经元在体表的投射。所谓经络藏相不外如是。

要搞研究么?在现代所具备的条件下,可以用一百个电极连接到头上,药物及催眠使之进入深度沉睡,刺激全身穴位。得出各种特征性的脑波图。使脾运太过是什么样的特征波。不足是什么特征波。进行细化的统计分析。然后和临床上诊断的脾虚的脑波图有什么异同?
(随便说说,很可能什么都没有,因为大脑里的神经回路比宇宙的星系还复杂,很可能特征性变化在脑波形图上抵消的什么都没有了。)

但是,只要我们认识到了,经络和藏象的对象是什么,基础是什么,以后学习中医也就不糊涂,不迷信。
所谓的中医专家门,你门不具备现代辩证思维,硬说现代思维不对,自己也说不出所以然,中医不衰落才怪!
PS:以前在气功研究热潮中,发现守上丹田入定和守下丹田入定的脑波不一样。这群呆子也没发现什么。
中医专家门缺乏自然科学常识,出来为中医辩护,只会。。。。
让相信中医的,听到一些歪理(什么血热,什么热入血室。这些东西在对具体的“象”上具有高度的形象意思,但是如果以为这是建立在物质上,建立在体液种的什么物质上,简直是浪费国家的钱,开发几种华而不实的中药制剂,不就是捞钱么?委琐的家伙,拿人民的钱开心,使人们失去对这学问的信心。
所有的中医学院的东西门,凡是写有某某物质对体液中什么什么分子浓度的影响这个题目文章,都该拉去枪毙。
某秘方对某特定病的影响,是中医的末节,不过好研究啊,高中生都会统计,呵呵。猪头三。不过也是,搞不出成果拿什么晋升?所以我觉得在中医的职称上国家要调整政策,不然捏着鼻子哄嘴巴也没什么意思。
医保搞大病统筹,国家也是该搞搞研究统筹了,不然就是浪费钱,象中央电视台的新药开发问题暴光一样,中国的医学杂志上,特别是中医杂志上,不是没什么屁用的烂文占了99 0/0不然就这点东西搞这么多发现,那还得了。自己为了科研经费,为了职称,在破烂政策的引导下,搞些
别人搞过的东西抄来抄去,或者干脆就编。要么就开发“新药”弄钱。
   真的在做事的因为老不出成果。。。没钱,没地位,只好编吧,被识破,形象坏。恶性循环。
    这个东西要是这么容易出成果那还怎么叫神秘?因为其功效又不能否定他。
    建议把研究工作变成国家行为,专款专用,成立国立中医研究所,既然搞唯象中医,不要连各种象都没个标准,都凭自己一点经验就写书,乱七八糟的,象与象之间的转归,调控手段也没进行梳理。就这样概念不清,逻辑不清。怎么让人相信你?
   就是象与象之间转归复杂,,使之相互变化的手段复杂,我门也可以用穷举法。什么运用之妙在呼一心,书读万遍其意自见,会背书不如多临症。。这句话就是说,只有灵感特别多的还特别准的神仙才能做中医,那还有什么搞头??书要读万遍才能见其意,那是书上意思写的不清楚嘛。临症经验重要那是说书还不够具体,要多看病才能充实其框架,自己的,但是大家都是自己想的,充实的不清不楚,有对有错,想写下来,不晓得从哪里写起。那些充实的比较可以的,就是后世的大家了。
其实中医理论从素问和灵枢问世就完全充实了,越到后面越是面目全非。特别是针灸水平越来越差,因为吃药还能把中医理论掺和着“天然药物经验学”,越吃越有味道,越吃越经验足,越吃越安全。金石之类的药没了。)
  针灸这东西,你不懂这象与象之间的关系,象的意义。凭着经验,那里痛扎什么配穴。。。只能达到粗守形(粗守形说的就是那里痛扎什么配穴。内经里都明说了。)上守神就是先把疾病归经,明正邪 过与不及,然后制定治法。在操作的时候,还要每一针都要完成任务,气至乃去。
怎么知道气有没到,到了多少,就要看手下的针感了。一次我用手刺激一个昏迷病人的关元穴,开始是软的,几下,我突然感觉一股强大的气流从手下面澎湃开,整个下腹肌肉坚强有力的把我的手抬起来。要是按照书上说的,我要问,酸不涨不。。。晕
脉诊  

一、遍诊法 (即《素问》三部九候法) :切脉的部位有头、手、足三部,每部又各分天地人,三而三之,合而为九,故称为三部九候法,其具体部位如下

上部──上两额之动脉(如太阳穴),以候头角之气。

上部中──耳前之动脉(如耳门穴), 以候耳自之气。

上部下──两颊之动脉<如巨醪穴)以候口齿之气。

中部上──手太阴(如寸口脉)以候肺。

中部中──手太阴(如神门穴)以候心。

中部下──手阳明:(如合谷穴)以候胸中之气。

下部上──足厥阴(如五里穴或太冲穴)以候肝。

下部中──足太阴(如箕门穴或冲阳穴)以候脾(胃)。

下部下──足少阴(如太溪穴)以候肾。

二、三部诊法:见于汉代张仲景《伤寒论》。即人迎、寸口、趺阳三脉。其中以寸口候十二经,以人迎、趺阳分候胃气。也有加上足少阴(太溪穴),以候肾的。

    以上二种诊脉的部位,后世已少采用(只在危急的病证及两手无脉时,才诊察人迎、趺阳、太溪,以确定胃肾之气的存绝),自晋以来普遍选用的切脉部位是寸口。

三、寸口诊法:始见于《内经》,详于《难经》,推广于晋代王叔和的《脉经》。寸口又称气口或脉口,其位置在腕后桡动脉所在部位。

目前关于寸关尺分配脏腑,多以下列为准:

    左寸可候:心与膻中;    右寸可候:肺与胸中。

    左关可候:肝、胆与膈;  右关可候:脾与胃。

    左尺可候:肾与小腹;    右尺可候:肾与小腹。

脉诊 - 阳丽人 - 阳丽人的博客

    这种分配方法是根据《内经》上竟上,下竟下为原则的,即是体现了上(寸脉),以候上(身躯上部),下(尺脉)以候下(身躯下部)的原则。

脉纲

脉名

脉    象

主    病

 

革  

轻取即得,重取稍弱而不空

指下极大如波涛汹涌,来盛去衰

浮而细软

浮大无根

浮大中空,如按葱管

弦急中空,如按鼓皮

表证,亦主虚证

热邪亢盛

主虚,又主湿

元气离散,脏腑之气将绝

失血伤阴

精血虚寒

轻取不应,重按始得

重按推筋著骨始得

沉按实大弦长

柔细而沉

里证

邪闭,厥证,痛极

阴寒内实,疝气,癥瘕

气血不足

脉来迟慢,一息不足四至

一息四至,脉来怠缓

往来艰涩,如轻刀刮竹

脉来缓慢,时见一止,止无定数

寒证

湿证,脾虚

气滞血瘀,精伤血少

阴盛气结,寒痰血瘀

一息五至以上

脉来急数,时见一止,止无定数

一息七至以上,脉来急疾

脉短而豆,滑数有力

热证,亦主虚证

阳盛实热,气滞血瘀

阳极阴竭,元气将脱

痛,惊

 

举之无力,按之空虚

极细极软,似有似无,至数不明

脉细如线,但应指明显

脉来一止,止有定数,良久方来

首尾俱短,不及本位

虚证,多为气血两虚

阴阳气血诸虚,阳虚危候

气血两虚,诸虚劳损,主湿

脏气衰微,跌扑损伤

有力为气郁,无力为气损

 

举按均有力

往来流利,应指圆滑,如盘走珠

紧张有力,如转绳索

首尾端宜,超过本位

端直以长,如按琴弦

实证。

痰饮,食滞,实热

寒,痛,宿食

阳气有余,热证

肝胆病,痛证,痰饮,疟疾

    ⑴浮脉:脉象:轻取即得,重按稍减而不空,举之泛泛商有余。

    主病:表证。亦主虚证。说明:浮脉主表,反映病邪在经络肌表的部位。邪袭肌腠,卫阳抵抗外邪,则脉气鼓动于外,应指而浮。但久病体虚,也有见浮脉的,多浮大无力,不可误作外感论治。

    ⑵沉脉:脉象:轻取不应,重按始得。

    主病:里证,有力为里实,无力为里虚。 说明:邪郁于里,气血内困,则脉沉而有力;若脏腑虚弱,正气不足,阳虚气陷,不能升举,脉气鼓动无力,故脉沉而无力。

    ⑶迟脉:脉象:脉来迟慢,—息不足四至(相当于每分钟脉搏60次以下)。

    主病:寒证。有力为寒积,无力为虚寒。 说明:寒凝气滞,阳失健运,故脉象见迟,迟而有力为冷积实证;迟而无力,多属虚寒。但邪热结聚,阻滞血脉流行,也见迟脉,但迟而有力,按之必实,如伤寒阳明病脉迟可下之类,故脉迟不可概认为寒证,当脉症合参。

    久经锻炼的运动员,脉迟而有力,则不属病脉。

    ⑷数脉:脉象:一息脉来五至以上。(相当于每分钟脉搏在90次以上)

    主病:热证。有力为实热,无力为虚热。   说明:邪热亢盛,气血运行加速,故见数脉,必数而有力;久病阴虚,虚热内生,脉也见数,必数而无力;若阳虚外浮而见数脉;必数大而无力,按之豁然而空,上述三者鉴别,还当脉症合参。

    ⑸洪脉(附大脉):脉象:洪脉极大,状若波涛汹涌,来盛去衰。

    主病:气分热盛。说明:内热充斥,脉道扩张,气盛血涌,故脉见洪象,若久病气虚,或虚劳,失血,久泄等,病证见洪脉,则多属邪盛正衰的危候。

    大脉,脉体阔大,但无汹涌之势,这是与洪脉区别的要点。脉大主邪盛病进,又主虚。辨邪正的盛衰,区别在于大脉的有力无力。

    ⑹微脉:脉象:极细极软,按之欲绝,若有若无。

主病:阳衰少气,阴阳气血诸虚。说明:阳衰气微,无力鼓动,故见微脉。轻取之似无是阳气衰;重按之似无是阴气竭。久病脉微,是正气将绝;新病脉微主阳气暴脱。但邪不太深重者,或尚可救。

⑺细脉(小脉):脉象:脉细如线,但应指明显。

主病:气血两虚,诸虚劳损,又主湿病。说明:细为气血两虚所致。营血亏虚不能充盈脉道。气不足则无力鼓动血液运行,故脉体细小而软弱无力;又湿邪阻压脉道,也见细脉。若温热病昏谵见细数脉,是热邪深入营血或邪陷心包的证候。小脉即细脉,何梦瑶说:“小与大相反名细”。

    ⑻散脉:脉象:散无根,至数不齐。

    主病:元气离散。说明:散脉举之浮散而不聚,稍用重力按之则无,漫无根蒂,故有:“散似杨花无定踪”之说,表示正气耗散,脏腑之气将绝的危候。

⑼虚脉:脉象:三部脉举之无力,按之空虚。

主病:虚证。说明:气不足以运其血,故脉来无力,血不足以充于脉,则按之空虚,故虚脉包括气血两虚及脏腑诸虚。

    ⑽实脉:脉象:三部脉举按均有力。

主病:实证。说明:邪气亢盛而正气不虚,正邪相搏,气血壅盛,脉道坚满,故应指有力。

⑾滑脉:脉象:往来流利,如珠走盘,应指圆滑。

主病:痰饮,食滞,实热。说明:实邪壅盛于内,气实血涌,故脉来往甚为流利,应指圆滑。平人脉滑而冲和,是营卫充实之象,故亦为平脉。妇女妊娠亦常见滑数,是气血充盛而调和的表现。

    ⑿涩脉:脉象:往来艰涩不畅,如轻刀刮竹,与滑脉相反。

主病:伤精,血少,气滞血瘀,挟痰,挟食。说明:精亏血少,不能濡养经脉,血行不畅,脉气往来艰涩,故脉涩而无力;气滞血瘀或食痰胶固,气机不畅,血行受阻,则脉涩而有力。

⒀长脉:脉象:首尾端宜,超过本位。

    主病:肝阳有余,阳盛内热等有余之证。说明:若脉长而和缓,是中气充足,升降流行畅通,气血都无亏损,是健康人的脉象,所谓“长则气治”。若肝阳有余,阳盛内热,则脉象长而弦硬。凡长而有兼脉,多是病脉。

⒁短脉:脉象:首尾俱短,不能满部。

    主病:有力为气郁,无力为气损。说明:短脉是指脉来党短常度。气虚不足,无力鼓励血行,故脉短而无力,所谓“短则气病”。也有因气郁血瘀,或痰滞食积,阻碍脉道,以致脉气不伸而见短脉,但短而有力,故短脉不可概作不足论,应注意脉之有力无力。

    ⒂弦脉:脉象:端直而长,如按琴弦。

主病:肝胆病,诸痛,痰饮,疟疾。说明:弦是脉气紧张表现。肝主疏泄,调畅气机,以柔和为贵。邪气滞肝,疏泄失常,气机不利,诸痛,痰饮,阻滞气机,脉气因而紧张,则出现弦脉。张仲景云:“疟脉自弦”。虚劳内伤,中气不足,肝病乘脾,亦常见弦脉;若弦而细劲,如循刀刃,便是胃气全无,病多难治。春季健康人常见脉弦而柔和者,不属病脉。

⒃芤脉:脉象:浮大中空,如按葱管。

主病:失血,伤阴。说明:芤脉浮大无力,按之中空,即上下两旁皆见脉形,而中间独空。因突然失血过多,血量骤然减少,营血不足,无以充脉,或津液大伤,血不得充,血失阴伤则阳无所附而散于外,故见芤脉。

    ⒄紧脉:脉象:脉来绷急,状如牵绳转索。

    主病:寒、痛、宿食。说明:寒邪侵袭人体,阻碍阳气,寒邪与正气相搏,以致脉道紧张而拘急,故见紧脉。寒邪在表,脉见浮紧,寒邪在里,脉见沉紧。剧痛、宿食之紧脉,也是寒邪积滞与正气相搏的缘故。

    ⒅缓脉:脉象:一息四至、来去怠缓。

    主病:湿病,脾胃虚弱。说明:湿性粘滞,气机为湿所困,或脾胃虚弱,气血不足以充盈鼓动,故脉见怠缓。有病之人脉转和缓,是正气恢复之征;若脉来从容不迫,均匀和缓,是正常人的脉象。

    ⒆革脉:脉象:浮而搏指,中空外坚,如按鼓皮。

主病:亡血,失精,半产,漏下。说明:革脉的外强中空,恰似绷急的鼓皮,由于正气不固,精血不能藏,以致气无所恋而浮越于外,所以亡血,失精,半产,漏下多见革脉。

⒇牢脉:脉象:沉按实大弦长。   

主病:阴寒内实,疝气癥瘕。说明:牢脉实大弦长,轻取中取均不应,唯沉取始得,坚牢不移。多是病气牢固,证属阴寒内积,阳气沉潜。牢脉主实有气血之分,癥积有形肿块,是实在血分;无形痞结,是实在气分。若牢脉见于失血,阴虚等证。便属危重征象。

(21)弱脉:脉象:极软而沉细。

主病:气血不足。说明:弱脉沉取方得,细弱无力,不住重按。主气血不足诸证,血虚脉道不充,气虚则脉搏乏力。病后正虚,见脉弱为顺,新病邪实,见脉弱为逆。

(22)濡脉:脉象:浮而细软。   

主病:诸虚,又主湿。说明:濡脉脉位表浅,细软无力,轻取可以触知,重取反不明显。虚证与湿证均可出现,精血虚而不荣于脉,故主诸虚,但湿气阻压脉道,也见濡脉。

(23)伏脉:脉象:重手推筋按骨始得,甚则伏而不见。

主病:邪闭,厥证,也主痛极。说明:伏脉较沉脉部位更深,着于筋骨。常见于邪闭,厥证,痛极,因邪气内伏,脉气不得宣通所致。若两手脉潜伏,同时太溪与趺阳脉都不见的,属险证。

(24)动脉:脉象:脉形如豆,厥厥动摇,滑数有力。

主病:痛,惊。说明:动脉是阴阳相搏,升降失和,使其气血冲动,故脉道随气血冲动而呈滑数有力,但脉体较短。痛则阴阳不和,气为血所阻滞,惊则气血紊乱,脉行躁动不安,故痛与惊均可见动脉。

(25)促脉:脉象:脉来数而时一止,止无定数。

主病:阳盛实热,气血痰饮宿食停滞,亦主肿痛。说明:阳盛实热,阴不和阳,故脉来急数而时见歇止,凡气血、痰食、肿痛等实热证,均可见脉促有力。若促而细小无力,多是虚脱之象,临床应加注意。

(26)结脉:脉象:脉来缓而时一止,止无定数。

主病:阴盛气结,寒痰血瘀,癥瘕积聚。说明:阴盛而阳不和,故脉缓慢而时一止,凡寒痰瘀血,气郁不疏,脉气阻滞,故见结脉。

(27)代脉:脉象:脉来一止,止有定数,良久方来。

主病:脏气衰微,风证痛证,七情惊恐,趺打损伤。说明:脏气衰微,气血亏损,元气不足,以致脉气不能衔接而止有定数。至于风证,痛证,七情惊恐,跌打损伤诸病而见代脉,是因病而致脉气不能衔接,脉亦见歇止。体质异常或妇女妊娠,也可见到代脉,这些都与脏气衰微,或一脏无气之代脉有所不同,不可概作病脉论。

(28)疾脉:脉象:脉来急疾,一息七八至。

主病:阳极阴竭、元气将脱。说明:疾脉是真阴竭于下,孤阳亢于上,而气短已极之象。伤寒、温病在热极时往往有疾脉,疾而按之益坚是阳亢无制,真阴垂危之候;若疾而虚弱无力是元阳将脱之征。劳瘵病亦可见疾脉,多属危候。    婴儿脉来一息七至是平脉,不作疾脉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