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宋 王诜《烟江叠嶂图卷》上海博物馆藏

 勿染尘埃 2015-03-03
 
 

《烟江叠嶂图卷》,纸本,绢本,26×138.5cm。上海博物馆藏。

王诜钟情于山水画,他曾用青绿山水和水墨山水两种方法创作了两幅同一个主题的作品——《烟江叠嶂图》,如今这两幅《烟江叠嶂图》都藏于上海博物馆,这里介绍的是水墨的一本,后有苏轼行书诗并跋和王诜唱和诗二章并跋,弥足珍贵。其中王诜书作,虽为文人墨戏,但笔意方圆兼施、正侧互用、处处体现出其多以侧笔取势的用笔方式。此件真迹曾在行内被公认的假画,后经上海博物馆国家级文物鉴定专家钟银兰反复鉴定确认为国宝级文物。

王诜(1048-1104),字晋卿,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居开封(今属河南)。官至宣州观察使,尚英宗赵曙女魏国公主,官左卫将军、附马都尉。曾贬官均州,后放还,又官定州团练使。雅好文艺,精鉴赏,工诗文书画。常与苏轼、黄庭坚、米芾等交往。好写江上云山、幽谷寒林与平远风景,用李成皴法,笔意清润挺秀,苏轼谓“得破墨三昧”。亦擅青绿重色。识者谓其起着从“金碧”过渡到“水墨”的桥梁作用,被称为“不古不今,内成一家”。兼写墨竹,学文同。存世绘画作品有《烟江叠嶂》、《渔村小雪》等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