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剖析赵伟民博主的非对称说

 物理网文 2015-03-03
剖析赵伟民博主的非对称说

 2014-08-17 20:40:25

赵伟民博主说,“既然物质是统一的,那么它们之间就不可能存在无中生有的吸引力,而是只存在最朴素的相互挤压力,在这种力的作用下,物质走向它的平均分布和运动上的对称是一种必然,热力学第二定律就揭示了物质的这种本性。”( http://blog./?uid-8880-action-viewspace-itemid-73327

  众所周知,热力学第二定律描述绝对孤立系统熵增加原理,所谓绝对孤立,就是系统与外界无任何关联。试问,赵博主怎样能够以热力学第二定律揭示系统外部存在“最朴素的相互挤压力”这种关联呢?

  其实,赵博主先生充其量是知道统一起来了的物质不能再有吸引力,只能有[反抗挤压的]排斥力,从此进入热力学第二定律描述的孤立系统物质相互排斥的动态过程(运动)。但赵博主想不通的是,世间万物那么多物质,要统一起来也须得有个过程(运动),这个过程只能表现出吸引力,是吸引使物质相互凝聚(收缩)至极而统一。另一方面,物质相互排斥而膨胀至极即为量子浑沌化(无序、无为)的状态,在极其敏感的无穷小量局域变换的边界条件下(无为而无不为)进入新的吸引凝聚收缩(有序)过程。排斥[膨胀]——吸引[收缩]——排斥[膨胀]这样表现的三过程循环是永不静止、周行而不怠的。赵博主先生不知道使物质相互排斥的内因是“统一”以及这个“统一”是怎么演化来的,他只听信热力学第二定律无根据“揭示”的孤立系统(宇宙)熵增至极大值然后就处于死寂状态、不会再有什么改变(运动)了。

  总的说来,赵博主先生不知道整个统一的物质宇宙三过程循环无限及每一过程皆三阶段发展之整体运动(绝对运动)规律是怎样表现的,也不知道“最朴素的相互挤压力”是什么以及它是怎样演化来的,就研究起宇宙内部物质相互关系来,当然就陷入克劳修斯热寂说而找不到出路,只能胡编一个处于无边无界挤压力中的宇宙和“无中生有”的非对称。赵博主不知道什么是绝对孤立系统即不知道根本不存在宇宙外部挤压;也不知道整个宇宙物质的统一就是宇宙凝聚的内向自我挤压、就是最朴素的内向对称;还不知道吸引与排斥互为其“物极必反”而过程转化的根据;更谈不上知道宇宙过程阶段发展中的非对称是怎样演化来的。

图1   绝对孤立系统——整个宇宙的数学形式表现(图1-a4、a5、a6中的实者为整个物质宇宙,图中虚者为虚空——什么都没有。)

 

 

表1之于图2  宇宙三过程循环无限及其任一过程皆三阶段发展的数学形式表现

 

 

图7  宇宙上分枝过程(右半圆)的由来及其三阶段发展【 非对称——宇宙粒子学量度空间破缺出现在宇宙上分枝过程第二阶段(图7-a2)】

 

图3  对称——统一的宇宙(左右内向对称:图3-a6)

Guest发布于2014-08-22 19:11:18
神马玩意!
科学理论求真 陈江个人空间 陈江 发布于2014-08-23 13:04:39
物质的动态及其过程发展
http://blog./?uid-24362-action-viewspace-itemid-72917

[ 本帖最后由 陈江 于 2014-8-23 13:06 编辑 ]
科学理论求真 陈江个人空间 陈江 发布于2014-09-16 16:26:56
http://blog./?uid-24362-action-viewspace-itemid-73532
★康托尔集合论的能够“一 一对应”,证明了“存在”是原始对称的。
★戴德金分割并非证明了“无理数”存在,而是证明了任意两个有理数之间的区间(即任何“存在”)皆是无限(无穷)可分的;即,戴德金分割构造出来的无理数的意义,就是这个无限可分。
★“无理数”是物质[存在]无穷可分的过眼云烟。
★  美国数学史权威M.克莱因说:“数学家外尔(Hermann Weyl,1885—1955)对[西方的]数学的现状作了恰当的描述:‘关于数学最终基础[笔者按:即数学理论演绎唯一的出发点——假设或公理]和最终意义[即数学描述的对象]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我们不知道向哪里去找它的最后解答,或者根本就不能期望会有一个最后的客观回答。(〔美〕M.克莱因著:《古今数学思想》第四册,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史翻译组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年版: 第324页。)
中国本土的“一尺”之学——整个现实世界(现实宇宙)的数学科学和物理科学,其一开始就是西方数学最终基础和最终意义问题的终结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