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Hackathon 资料排排坐

 新华书店好书榜 2015-03-04

起源

“Hackathon”这个术语本身是一个合成词,它是由“编程(hack)”和“马拉松(marathon)”两部分组成。这个术语诞生于1999年。两组人在同一年想到并使用了该术语。一组人是OpenBSD的开发者们。另一组人是Sun的市场营销团队。

Hackathon,即「黑客马拉松」或「编程马拉松」,是一个流传于技术爱好者中的活动,其灵魂是合作地编写程序和应用。在该活动当中,很多程序员相聚在一起,以合作的形式去编程,而且整个编程的过程几乎没有任何限制或方向。这一活动有时又被称作黑客日(hack day)、黑客节(hackfest)或“代码节”(codefest)。“代码节”(codefest)这个词汇主要流传于 Linux 用户当中,从“安装节”一词,一种Linux用户群的活动引申而来的。

历史

有了更加易用的软件编写工具,加上各公司乐于让第三方分享他们的数据,2011年美国举行了200多场“黑客马拉松”(全球近20个城市分别举行类似活动)。结果是催生了一系列创意和新兴企业,光是围绕苹果的iOS系统,从2007年开始,就开发了50多万个插件,为程序员们带来30亿美元收入(安卓插件40万个,收入约1亿美元)。

从1960年代开始,程序员们就一直在参加自组织的非正式黑客马拉松。斯蒂芬·勒维在1984年出版的《黑客》一书中提到,当时麻省理工的学生更喜欢投身24小时的“马拉松风暴”。不过,直到1990年代末,现在这种黑客马拉松才出现:在一连串的讲座之后,出席开放源代码软件大会的软件工程师们总是急不可耐地想要亲自玩一把。于是最后一天,他们会聚在一个房间里,一块儿切磋编码,当时没有奖金,没有推介,也没有非技术界的参加者。

现在每隔约两个月,Facebook的700多名软件工程师就会聚集在公司办公室,参加一场24小时的比赛,赛场门上装饰着大大的贴纸,上面写着H -A -C -K(意为“黑客”或“编码”)黑客马拉松不是突然冒出来的,它们源自编码潮流。电影《社交网络》有一幕很出名:马克·扎克伯格在哈佛一间宿舍里举行了10分钟的编码比赛,赢家成了他第一位实习生。如今每隔约两个月,Facebook的700多名软件工程师就会聚集在公司办公室,参加一场24小时的比赛,赛场门上装饰着大大的贴纸,上面写着H -A -C -K(意为“黑客”或“编码”)。Facebook许多重要功能,包括Timeline(时间轴)和“Like”按钮,都是以黑客马拉松项目的形式诞生。胜出者可以获得限量版海报,上面印着鼓舞人心的句子,比如IN HACK WE TRUST (我们信仰编码)。去年12月,议员们甚至邀请Facebook到国会山举行黑客马拉松。

在Google,软件工程师可以将20%的工作时间用于开发副项目。创意经常产生于内测,在这些活动中,多达100名工程师聚集在一起,迅速“入侵”Google自己的产品。从LinkedIn、Yelp等老牌技术公司到RockMelt、Path等新兴企业,都会举行通宵的编码比赛,以鼓励创意,驱除厌倦感。

当然,从1960年代开始,程序员们就一直在参加自组织的非正式黑客马拉松。斯蒂芬·勒维在1984年出版的《黑客》一书中提到,当时麻省理工的学生更喜欢投身24小时的“马拉松风暴”。不过,直到1990年代末,现在这种黑客马拉松才出现:在一连串的讲座之后,出席开放源代码软件大会的软件工程师们总是急不可耐地想要亲自玩一把。于是最后一天,他们会聚在一个房间里,一块儿切磋编码,当时没有奖金,没有推介,也没有非技术界的参加者。

组织形式

Hackathon的时长一般在几天到一周不等。还有一个关于它的术语叫做“短跑(sprint)”。“短跑”用于描述一种性质与Hackathon类似的活动。“短跑”的特点是:它只持续几天时间。

换句话说,这是一个进入插件产业的理想时代———哪怕你像我一样,一行代码也不会写。Hackathon有种“来一个就会来一群”的气氛,已经成为沟通、学习和测试新插件及吸引风投机构的新型论坛。自由式编程

如何举办

前期:宣传和场地预订。吸引参赛者的主要因素应当是主办方的背景,其次才是奖品。场地要有投影演示空间,有广泛分布的插头,以及可供摆放食品的区域。

活动时间:标准的 Hackathon 应当是 24 小时,之后是评审时间

指导:正式的 Hackthon,主办方应有 3 名以上技术人员参与,能够解答问题,给出建议,最后还能担当评委工作。

后勤:主办方应提供一切后勤支持确保参赛者能专注于 hack。需要提供食物以及饮料,还有各类咖啡因。

小活动:帮助参赛者保持清醒,同时又是小小的休息时间。一般是一两小时一次,内容有抽奖、放与主办方有关的视频(企业文化宣传)、与同时进行的其他 Hackthon 互动。

后期:主要是评审工作,根据 Hackathon 的类型,会有不同的评审条件。

其他:企业主办的 Hackathon 应有 HR 随行,除了处理后勤之外,还有搜寻人才的作用。

评判标准

一般评判标准聚焦在以下三点:

完整性——想法的完成度与实行情况;

原创性——想法是否独特有创意?

困难度——是否只是一堆漂亮的视觉设计还是有复杂的算法?

其他方面随着举办方不同,活动目的和评判标准也各异。

开放式:完全不限主题。

给定题目式:任务完成度,能否攻克一系列的障碍、题目。

给定技术式:常见于企业对某项技术或设备的宣传期,需要开发者的支持。比如 Palm 有 Pre 的应用开发大赛,Microsoft 也有在本校办 Windows Phone 7 应用开发赛的意向。

如何参加

1形成创意

2组织团队

2-5人,可以在赛前找到人马。理想团队包括工程师(负责编码)、设计师(设计用户界面)及商业开发者(负责推介)。

3实现创意

大部分或全部工作在比赛中完成,一般为24-48小时。比赛结束时,软件大部分功能要达到可用水平。项目还应有名字、标志和网站。

4演示成品

每个团队有一两分钟时间演示产品,用简短的幻灯片解释插件工作原理,并说明其营利、广告和增长潜力。

5面对评判

评委常包括风投人、公司高管、记者和程序员,评判标准包括插件的构思、功能性、设计、可用性和商业发展潜力。

6领取奖金

参加大型比赛可获得高达25万美元的种子资金,并在创业加速器中占据一席之地,小型比赛奖金可能是1万美元、一部iPad或者手提电脑,或者一份获奖证书。

以自由编程之名聚集

Hackathon参与者不仅仅是电脑程序员:其他与软件发展相关的人员,如图形设计师、界面设计师与项目经理,也有机会聚在一起,以紧密合作的形式去进行某项软件项目。 除了一般的组织方,比如大型科技企业如 Facebook,现在也有社会团体组织如伊利诺伊州的信息安全组织和学生组织举办Hackathon。

Hackathon风潮已蔓延到传统的技术世界之外,出现了女性黑客马拉松、少年黑客马拉松、大学生黑客马拉松、与自闭症斗争黑客马拉松、改善教育黑客马拉松、帮助老兵黑客马拉松、创建“占领华尔街”抗议工具黑客马拉松、清洁能源黑客马拉松、佛蒙特杂货店购物指南黑客马拉松,还有为检测水污染而举行的14场黑客马拉松———比赛场景从九个城市现场直播,包括班加罗尔和内罗毕。

Hack精神,创造未来的方式

Hack是一种值得倡导的精神,Gmail的发明人Paul Buchheit就曾在他的博客上写道:

“要发现伟大的hacks,我们必须一直寻找我们现实存在的真实本质,同时要承认我们目前并不拥有真理,并且永远都不会拥有真理。hacking这行为远远不只是玩弄计算机里的一些代码,它比这要大得多,重要得多——因为hacking就是我们创造未来的方式。”

Hack可以不仅仅是纯粹的搞技术,也可以把技术跟公益相结合。一次活动可以是硬件方面的hack,但也可以是教育方面的hacking。

利与弊

而随着智能手机风行,甚至就在这个时候———开发插件并大赚其钱的机会爆棚的时候,编写插件所需时间和预算却一降再降,接近于零。程序员只要剪切和粘贴几行代码,就可以为插件添加核心功能。

“黑客马拉松”逐渐成为插件开发的主要形式。去年美国举行了200多场“黑客马拉松”,它催生了许多新的创意,并发展为一个巨大产业- -自2007年以来,单是围绕苹果iOS系统就开发出50多万个程序,为程序员带来30亿美元收入。而风投机构也蜂拥而来,寻找值得投资的目标。

财富500强公司希望借黑客马拉松来宣传自己,AT&T、微软、诺基亚,甚至甚至是联合利华这样的巨头都主办过黑客马拉松和插件大赛。办一场100人参加的比赛,只需投入5000美元——考虑到如果某位参赛者做出一鸣惊人的插件、被公司推到市场上带来的回报,这笔投资堪称微不足道。

风险投资者也把黑客马拉松视为寻找人才和投资目标的理想场所。荣·康威曾投资过Google、PayPal和Twitter,也是投资公司SV Angel的创建者之一认为,“你可以看到创意,看到产品,看到一个团队在高强度压力下如何迅速把它开发出来。这就像一站式商场。”这也是投资者特别喜欢黑客马拉松,并会循例派下级员工混迹其中的原因:这里可以发现人才。与公司推到市场上带来的回报相比,这笔投资堪称微不足道。

对参与者而言,参与活动有机会与企业交流,直接认识业界的想法和需求,进而了解如何学以致用。同时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培养学校里最欠缺的实作能力。成功达成任务的话,还可以获得企业的独家好礼。也有可能收获同志情谊,认识与你同样积极,而且理念相近的伙伴。历经两天一夜的相处,凝聚出深厚的战友革命情感。这一过程中,可以体验微型创业的经验,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就算未来没有选择创业,也是职场上炙手可热的人才。

由于 Hackathon 的特性,一场比赛能激发团队不同角色的创意。考验砍需求的能力。把真正核心的功能实现。在快速发现产品海量可能性,确定方向的同时,拥有可落地的细节。保证了思维发散阶段的丰富性和灵感的多元化,又能达到将想法现实化的目的。此外,在 Hackathon 中,选手通常在整个过程中都处于亢奋和高效的状态,这本身就会提升开发的效率。

但“传统黑客马拉松”以及“企业黑客马拉松”的发展都各有利弊。传统黑客松由参加队伍发想提案,拥有近乎绝对的自由,但提供的协助与引导少,经验较少的学生团队,完成作品的门槛提高,构想容易偏离现实考量,落入为创新而创新的迷思;反之,企业自行举办的黑客松多半聚焦在自家公司所遇到的瓶颈,出题的范围比较局限,所提供的工具也以主办企业本身自家的技术为主。

有的观点甚至认为大公司办比赛以后就把其中的好创意偷走了。短期内组建的参赛团队如果要实现长期发展,Hackathon 中所谓有效率的合作模式也是一定需要改变的。参赛人员牺牲的是自己的健康,甚至可以说是一场科技宅男的狂欢结合了对工作的纵欲。这也是为什么能够从 Hackathon 中孵化出的成功案例大多都是用户产品,商业产品很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