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发展服务农业的生产性服务业

 yzsr273 2015-03-04
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一项具有核心意义的基础性任务,其关键在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目前,农民增加农业生产投入的能力十分有限,为此,要根据全会的精神,在发展为农业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业时,给予政策性的扶持

  我从近年来研究服务经济的角度,研读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得出一个结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这不仅是三次产业演进规律的具体体现,而且已经被实现了农业现代化的国家的生动实践所证明。

  三次产业演进规律告诉我们,高阶产业的发展总是在提高低阶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农业劳动生产率的第一次大规模提高,主要归功于制造业发展带来的机械化;第二次大规模提高,就与生产性服务投入的不断增加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在现代产业体系的框架中,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和投入的增加,成了农业、制造业等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重要条件。

  按照规模经营的程度,世界范围内的农业可以划分为大规模农业和小规模农业,前者如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的农业,后者的典型代表是东亚国家的农业,中国的农业亦属于小规模农业。尽管规模经营的水平有很大差异,但在向现代农业发展的过程中,这两类农业都加大了生产性服务的投入。当然,大规模农业中生产性服务的投入更高,例如,美国有4000多个飞机场,其中相当一部分并不做客运业务,主要从事物流服务,以及提供播种、施肥、洒农药等农业服务。但在小规模农业国家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生产性服务的投入同样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如日本为了适应小规模农业条件下农户分散经营的特点,建立了高效的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流通服务体系,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撑。

  多种途径促进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

  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目标任务中,“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一项具有核心意义的基础性任务。完成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关键在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综观中国农业的现状,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主要途径是:

  第一,稳步推进城市化,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进而继续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这次全会紧紧围绕农村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对农村制度建设作出的多项具体部署,都与此有关。

  第二,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使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同时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为拓展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提供可能的空间。

  第三,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全会明确提出的加快农村和农业改革发展的重要举措。中国农村金融产业和金融市场发育不足,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以及农民收入的增长。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就是为农业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业,其中,农业科技的研发和推广,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的物流与流通,以及为农村和农业服务的基础设施,是这一服务体系的主要内容。

  可以认为,在农业剩余劳动力继续转移,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和生产性服务投入增加的前提下,农业劳动生产率能够持续提高,现代农业的形成和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就有了现实的基础。

  政策扶持服务农业的生产性服务业

  毋庸讳言,加大生产性服务的投入,在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同时,也在提高农业的生产成本。一般来说,生产性服务投入增加的成本会小于增加的收益。但在目前的阶段,就总体而言,农民增加农业生产投入的能力十分有限。为此,我们就要根据全会的精神,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在发展为农业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业时,给予政策性的扶持。例如,对于那些新农村建设中具有公益性的项目,以及落后地区的农户小额信贷,财政和政策性金融都要给予补贴或贴息。又如,在生产组织极为分散的广大农村,为农业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业在发展初期,肯定会遇到规模偏小、难以为继的困难,政府也要通过各种方式给予帮助。这种帮助是“造血”意义上的帮助,只要方法得当,就会产生积极的效果。在国家经济实力逐步强大的今天,我们完全能够为农业、农村和农民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其中就包括发展为农业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业。

  近几年,各地都在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现代服务业的主体,就是生产性服务业。遗憾的是,我们似乎只把生产性服务业视作为制造业提供中间服务的产业部门,而忽视了农业同样也需要生产性服务业。当然,这里有目前农业还比较落后、购买生产性服务还比较少的问题,但正如全会指出的,“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发展服务农业的生产性服务业可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