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音乐看日本人》:默听风雨竹林声

 阿里山图书馆 2015-03-04


《从音乐看日本人》很薄,是“阅读日本书系”中的一本,作者小岛美子1929年生于福岛,对日本民俗有着不浅的研究。 

书的结构很有意思,它把“日本音乐的起源”这样的大命题不直接和盘托出,而是放在书的正中部分。首尾又是什么呢?开头是抒情意味极浓的“歌魂之岛”与“探寻古音”,就像一本小说,将最优美、诗意最细腻的段落放在了开篇。在客观详细地叙述了日本本土音阶及音乐起源后,书在后半部分把视线转向了三件最具日本特色的乐器——太鼓、笛子与琴(包含筝)上。最终,全书回归眼下的社会,探讨传统日本音乐的危机与出路。这样的段落安排,让这本小书读起来并不像我们概念里的民族音乐史,而更像是一次深入浅出的讲座,事实上,本书正源于1994年的电视台节目文稿,所以在通俗性上全无问题。

笔者认为,全书最精彩的部分,是从日本人的生活环境、心理状态出发,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音乐”。 

作者所提供的第一个解释在于:日本人善于“在风中侧耳倾听”。具体说来,是对四季变化、风雨变化的敏锐感知。比如,尺八所追求的音色便是风吹过竹林的效果;胡弓所演奏的《风之盆》比中国的二胡和西洋的小提琴都要黯哑许多;日式的竹笛与西方长笛相异,哪怕同一把长笛上,德国与日本演奏家的音色都存在“圆”、“扁”之分……。如此种种,作者认为都是因为与古典音乐偏高亢嘹亮的审美相比,纤细、沙哑的音色具有自然的本色,为日本人所喜爱。日本学校基础音乐教育中,大多要求学生端正仪止、仔细聆听,歌唱课以外很少使用西方的头声技巧,那种在茶桌旁或海边散步时发出的自然、愉快的民谣吟唱才真正契合日本人的性情。 

日本音乐的第二个根本特性是来自于劳作。在漫长的生活生产过程中,很多要素如节奏、音阶都有了改变。比如,在水稻栽种为生活中心的地区,农民在劳作时因为相当泥泞,两脚要稳,弯腰蹲下,时而用手时而用脚进退,长此以往就“重心在左右脚上,避免昂头挺胸”,虽然姿势不好看,但形成了静静的两拍,从而导致了日式节奏里强弱拍的不分明,有别于游牧民族在马背上感知的强弱(注:作者对江上波夫的骑马民族征服说是存疑的)。转观日本的海洋渔民,琉球的舞蹈手势在模仿波浪的形态,每隔一拍都要像在船上踏浪一样上下晃动一次。乡村旱田农民所居住、劳作的地方大多是斜坡,因此时刻都要用大脚趾根部来抓住地面,膝盖和脚腕都必须柔软灵活,这直接孕育出宫崎县神剧舞蹈里与芭蕾完全不同的脚部姿势。 

书中所提到的最大争议话题恐怕在于“日本音乐中到底有无和声”,或者说,其民族究竟适合和声吗?就作者的理解,和声所产生的社会条件常需要团体齐心协力地劳作,每每竞争和战斗时容易快速发展,反之则基础薄弱。细观日本的历史会发觉,独奏旋律一直是其音乐的核心(如三味线、尺八和筝交替演奏),除了少数几个阶段,日本音乐和舞蹈表演者各自为阵的情况居多,加之天皇中央政权有意排斥合唱活动,和声虽然在寺庙等处还存在,却一直是弱势。

近来笔者被一套名为《水琴窑》的日本音乐唱片迷住了,叮叮咚咚的水滴声,竟然可以完美地构成“春夏秋冬”四个篇章,宁静的况味弥漫在屋子里一个来小时,不绝于耳。日本音乐的多样与丰富,其实是超越许多人的估计的。但是真把它当做一门专题“学科”来研究,倒令人犯了难:日本宗教、历史、民俗和城市社会发展的背景知识,本来就不像西方文化那么容易被国内接纳,而这些要素对于日本音乐的成型不可或缺。好在,本书的译本是一次正面的、积极的努力,毕竟当我们疏远某一文化的时候,隔阂就已经开始。

                      文 / 詹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