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985和211的问题在标准

 宜净心斋 2015-03-05

  985和211,在中国是代表着高校的不同等级。近日,中南大学校长讲话中透露985、211工程建设即将取消,此消息虽迅速被教育部否认,却再次引起了人们的议论。有人认为,985、211工程早就应该取消,因为它拉大了高校的“贫富差距”,加剧了教育的不公。

  不论是哪个领域,公平问题往往最容易受到关注。高校之间,确实存在“贫富不均”的状况,但这并不一定完全是985、211的原因。

  事实上,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教育公平的含义,应该是让所有人都拥有平等的机会去竞争优质教育资源,而不是让所有人在每个方面都享有同样的资源。

  换言之,简单地在教育资源之间“均贫富”,是不可取的。

  即便取消了985、211,名校还是名校,社会各界的资助、科研经费和优质学生仍会不可避免地集中。

  当然,不能简单地取消,却并不意味着现存的这种状态不需要改变。的确,优质大学的标准划分不是“中国特色”,美国也有常青藤这样的品牌,入围的学校都被认为具有悠久的历史、严谨的学风。不同的是,这些学校的遴选并非是以行政化力量为主导,而是考虑了各种平衡因素综合的结果。

  集中力量建设一批高水平大学,这样的做法并无不妥,但这些学校的遴选标准却是可商榷的。比如,可以参照国外一些有权威性的大学排名的考量因素,综合学校声誉、科研成果、软硬件实力等诸多方面综合确定;还可进一步设置进入和退出机制,进一步推动我国高校建设向良性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