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建筑里的南洋史

 荷叶的图书收藏馆 2015-03-05


建筑里的南洋史
槟城历史建筑大聚焦



英国在这里建造了白色的教堂和市政厅,广州人闽南人则在这里建造祠堂会馆,印度教缅甸佛教伊斯兰教在这里留下身影。槟城的历史,代表了那一段曲折的南洋史,它融入建筑,造就了珍贵的建筑大杂烩。


圣乔治教堂

位于康华利斯堡以东的 FARQUHAR 街上,它是马来西亚最古老的英国教堂。由英殖民政府指示罪犯于 1818 年建成,这座庄严、宏伟的教堂比例对称,有大理石的地板及高高的尖顶。是英国殖民者在马来西亚留下的最古老的痕迹。



马里安曼印度庙


建于1883年,可能是马来西亚众多寺庙中最有趣的一座。寺庙入口处有一高塔,上面全是各式人物的雕刻,形态生动,色彩鲜艳。游客可以入内参观、拍照,不过记得脱鞋哦!



邱氏祠堂


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叶,大量移民从中国福建涌入槟城。最后兄弟姐妹三公六婆都带过来形成一个社区,社区内的宗庙供奉共同的祖先神主。宗祠不仅作为信仰而存在,也可供该族群或同姓式的族人,定期聚会或开会之用在槟城。在马来西亚,华族宗祠林立,邱氏祠堂设计精致,是到目前为止槟城最大的华人宗祠



旧关仔角大钟楼


这座钟楼建始于1897年,由槟城政府拨地建造,以纪念维多利亚皇后登基周年庆典。该年也是英国女皇维多利亚登基60周年(1937-1897年),所以它又叫维多利亚钟楼。钟楼高60尺,每一尺代表1年,所以60尺就代表维多利亚统治了英国60年。该钟楼的修建历时5年,于1902年女皇维多利亚逝世前一年(1901122日逝世)竣工。



张弼士故居


张弼士故居也被叫做蓝屋,是一间百年老宅,蓝屋通体蓝色,其蓝色来源于槟城盛产的蓝花,花汁经加工后变成浆汁,将浆汁晒制之后酿制成颜料,然后涂于墙身。蓝屋是全马乃至东南亚现存最大的清代中国园林式豪宅,除了参观之用,同时也开辟一部分对外营业住宿,每晚人民币500元起。



姓氏桥


姓氏桥,是沿海而建的高脚木屋,更准确些说,是沿海成片建成的木屋村。槟城众多的姓氏桥中,以“姓周桥”保存较为完好,也最为有名。“姓周桥”建于十九世纪,总长度有300多米,79户人家,周氏桥的周围还有王氏桥、林氏桥、陈氏桥、李氏桥、杨氏桥和杂姓桥等十余座桥。这些桥都是先在近海中立桩,初时为木头,后来用的是水泥柱,桩上再铺设木板,木板上架梁盖屋。这里的每一根木桩,每一条绳索,都是历史的见证,传达的是几代人的漂泊与奋斗。



亚齐街清真寺


这座清真寺的名字来自这片土地的赠送者——亚齐苏丹(印度尼西亚最西部的一个省)。清真寺设计堂皇壮观,古铜色的圆顶在阳光下显得金碧辉煌。静谧的建筑美八角形的尖顶塔,是阿齐回教堂的入口标志。这间教堂在偌大庭院中间平地而建,是槟城最古老及最大的回教堂。

点击“阅读原文”,开始迷路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