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儒养性 道养身 佛养心

 奔跑的鸡架 2015-03-05

儒养性 道养身 佛养心

中华文化的养生之道,是以传统国学和中医理论为指导,遵循阴阳五行的变化规律总结得来。而儒、释(佛)、道三家是中华文化的三大支柱,我认为从儒释道视角来诠释养生文化,可以更顺畅地寻得养生之要义。
      有人说,儒家让人“拿得起”,道家让人“放得下”,佛家让人“想得开”,这非常有道理。儒家的思想是入世,“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用崇高的道德换来内心的坦然;道家的思想是离俗,远离喧嚣,才能潜心修身养性,求得长生;佛家的思想是解脱,看淡红尘中的一切得失,才能超越生死,获得永恒的真理和智慧。
      儒家,是指以孔子为宗师的思想流派。儒家养生重在养性,它崇尚礼乐、仁义,提倡“中庸”之道,十分重视伦理道德教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奋发向上的健康心理;“臭恶,不食。不时,不食。”提出了有选择、有节制的饮食准则;“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是说只有强健体魄、磨砺意志、树立正气,才能让肉体生命得到升华;而最重要的“中庸”思想,则告诫人们要不偏不倚,做到心胸有量、动静有度、饮食有节、起居有常。
      道家,包括道家和道教两个层面,其中阴阳、五行、三宝(精、气、神)、九守等概念,已成为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阴阳五行学说作为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为解释体内气的运化以及临床辨证用药提供了基础。道家养生重在养身,主张恬淡无为,顺其自然。老子说“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就是要遵循自然法则,让饮食五味充盈我们的身体,让服饰更加舒适美观,让居所更加安逸,同时还要尊崇风土人情与风俗习惯。唯有清心寡欲、顺其自然,才能长生耐老,延年益寿。
      释,释迦牟尼的简称,即佛教文化。佛家养生重在养心,主张“万法皆空”,认为人生无常,只有努力修行,追求至高无上的生命智慧,才能彻底摆脱生死苦恼,进入涅槃境界。佛家将“地、水、风、火”并称为“四大”,认为四大不调,则百病丛生;而“贪、嗔、痴”三毒是影响人体健康最重要的内在因素。要消除这些不利因素,就必须践行正确的修证方法,使我们的心力更加强大:佛教的禅定,重在思维的修炼;瑜伽,重在形体的塑造;静坐,意在排除烦恼、六念皆空;修行,即修习佛教的道理并不断得到证悟。无论是思维、形体、意念还是智慧的修证方法,都是非常重要的养生法门。
      总之,儒释道与中医养生的关系至为密切,在接下来的连载中,我们将从一些经典故事和人物入手,剖析传统文化中的养生法则,容大家细细品味。

2015-02-17作者:   李良松,中医药文化专家,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副院长、海峡两岸中医药交流与合作研究所所长、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分会会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