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泉州女画家用植物创作3D立体画 为艺术一生独身

 小天使_ag 2015-03-05
腾讯大闽网 2015-03-02 14:42:49
泉州女画家用植物创作3D立体画 为艺术一生独身

颜色各异的鱼在海底四处漫游,阳光通过水面缓缓地照进来,一串串气泡从鱼儿的嘴里吐出、上升、破碎。这幅3D立体画作《大海藏珍》的原料不是普通的画布与画纸,而是一种植物——通草。在这种材质上的绘制而成水彩画,叫做通草画。

泉州女画家用植物创作3D立体画 为艺术一生独身

通草最初是用来治病的,后被民间艺人用于制作人造花,从晋朝起一直到唐、宋、明、清,各朝都在做。19世纪初,广东一带有人把通草的树心切成薄薄的切片,代替纸张创作水彩画。当时,水彩纸是进口的,价格昂贵,一般画匠根本买不起。而通草在南方种植面广,取材方便。通草质地洁白、轻盈。这种植物树心切成的切片,薄而半透明,有丝绒的质感,易于作画。

泉州女画家用植物创作3D立体画 为艺术一生独身

至上世纪初,通草画慢慢退出历史舞台。目前,通草画在国内几近绝迹,主要集藏于西方的博物馆中,比如英国牛津、剑桥大学博物馆,英国国家自然史博物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物馆,甚至英国皇宫。(图为吴小锦的作品《夜半无人私语时》)

泉州女画家用植物创作3D立体画 为艺术一生独身

这幅《海鸥》来自泉州石狮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草画的第三代传人吴小锦。吴家通草画的创作开始于吴小锦的祖父吴颜衫。吴家通草画一开始和传统的通草画一样,都是平面的,缺乏立体感。1971年,吴小锦的父亲吴为家从泉州一带的民间羽毛雕刻、草扎工艺中得到启发,对自家的通草画进行了改良,发明了“立体通草画”。

泉州女画家用植物创作3D立体画 为艺术一生独身

立体通草画的三维构图,能营造出传统通草画欠缺的错落有致的透视感,在风景画当中,这种由远及近的变化更加明显。2004年,吴为家先生去世,他的多幅遗作被整齐地挂在吴家工作坊的小堂里,但从不对外出售。(图为吴为家的作品《田野》)

泉州女画家用植物创作3D立体画 为艺术一生独身

立体通草画的三维构图,能营造出传统通草画欠缺的错落有致的透视感,在风景画当中,这种由远及近的变化更加明显。2004年,吴为家先生去世,他的多幅遗作被整齐地挂在吴家工作坊的小堂里,但从不对外出售。(图为吴为家的作品《田野》)

泉州女画家用植物创作3D立体画 为艺术一生独身

吴小锦自幼热爱美术,父亲吴为家是她从小到大的偶像。去世前,父亲曾交代吴小锦“要把通草画发扬光大”,吴小锦从此立志要把全部的青春献给艺术,至今孑然一身。艺术的道路往往是孤独且艰辛的,每当筋疲力尽的时候,伏在画桌前的吴小锦总会想起父亲交代过她的话。

泉州女画家用植物创作3D立体画 为艺术一生独身

吴为家生前常跟吴小锦说“艺无止境”,在父亲的激励下,吴小锦在通草画原有的基础上,探索创新出新的画种——贞观香绒画。吴小锦说她最喜欢大海,海总是把自己放在最低处,却蕴藏着无限的丰富。

泉州女画家用植物创作3D立体画 为艺术一生独身

在泉州石狮一家餐厅靠窗的桌子坐下后,吴小锦侧身问母亲:“能不能换个位置?”长期的雕刻和绘画让她的眼睛变得脆弱,不喜强光。画画是吴小锦生活的全部,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

泉州女画家用植物创作3D立体画 为艺术一生独身

除了画画这个环节外,通草画还有剪、雕刻、贴、上色和构图等有十几道工序,对创作者有很高的要求。吴小锦现在有5个徒弟,每人各自学习一道工序。她说:“立体通草画的创作当中,有很多传家的技艺是不能外传。”

泉州女画家用植物创作3D立体画 为艺术一生独身

吴小锦和哥哥在为已经装帧好的画作扫灰。每一年,除了接受客户订制的订单外,吴小锦都会为自己安排个人创作计划。今年,她打算创作一组描绘女性美的作品,“艺无止境,探索不能停止”。

泉州女画家用植物创作3D立体画 为艺术一生独身

吴小锦的作品《春回大地》。

泉州女画家用植物创作3D立体画 为艺术一生独身

吴小锦作品《春回大地》细节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