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京华忆影(一)--眼镜湖畔见心斋

 pengxq书斋 2015-03-06

京华忆影(一)--眼镜湖畔见心斋

(2013-12-12 19:30:17)
标签:

北京

香山

分类: 旅痕散记

京华忆影(一)--眼镜湖畔见心斋

   

 

自2011年冬日度假海南归来后,陆续整理了旅痕散记六十五篇。未料在记完最后一章《重温党史览军博》之后,忽然对党史兴趣盎然,身不由己的竟然从土地革命战争47章写到了抗日战争105章,真真的是将中国共产党史细细地温习了一遍,受益颇深,感慨颇多。

虽然有心将解放战争及抗美援朝继续写下去,奈何这两年又陆续走了好多地方,还是应该以游记为主,故强行打住,还是回到旅痕散记中来。

 

 

2011年1017日,度假海南行程的第二天,在北京重游了著名的清代“三山五园”之一香山。

香山公园原名静宜园,始建于金大定二十六年(1186),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金世宗完颜雍大定二十六年始在此山建大永安寺,亦叫甘露寺,即现在香山寺之前身。

 

 

元、明、清都在此营建离宫别院,为皇家游幸驻跸之所。静宜园的兴建使香山进入鼎盛时期,其中乾隆钦题并赋诗的景点有28处,成为静宜园著名的二十八景。

 

 

香山作为皇家园林,其大规模的营造修建则是在乾隆年间。据乾隆御制《静宜园记》中曰:“乾隆乙丑(1745)秋七月始廓香山之郛,剃榛莽,剔瓦砾,即旧行宫之基,葺垣筑室。佛殿琳宫,参错相望。凡可占山川之秀,供揽结之奇者,为亭、为轩、为庐、为广,自四柱以至数楹,添置若干区。

 

 

清弘历皇帝,曾于乾隆二十六年(1761)和乾隆三十六年(1771),两次为其母皇太后祝七旬、八旬大寿,同时两次在香山赐宴三班九老,此属国家之旷典,使香山承受了莫大殊荣。

惜乎,这座美丽园林先后两次遭到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的野蛮洗劫,在清咸丰十年(1860)十月十八日、十九日,英、法侵略军焚掠了北京西郊,将举五世经营与百余年之积蓄的三山五园付诸一炬。香山静宜园内的珍宝、文物被掠夺一空,园内风景名胜建筑几乎全部被焚毁。复经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的又一次浩劫,香山静宜园已是遍山瓦砾,凋零不堪,荒废无睹,二十八景中的大部分建筑已经变成一片废墟。

 

 

1912年至1949年的几十年间,香山静宜园内的古树名木被人盗伐。在北洋军阀和国民党反动派统治时期,香山的大部分风景区又被“达官贵人”、“军阀巨商”建为私人别墅,多处名胜封闭,禁人游览。1920年10月3日在香山成立香山慈幼院,在静宜园内开设饭店、旅馆、学校、工厂、医院,到处禁止游人观览,把一代名苑搞得面目全非。

 

 

1949年3月,中共中央书记处、中央机关迁往北平香山。直到1956年5月1日,在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下,以维护和恢复皇家园林为内涵,培育园林环境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使其更增益自然生态如画的魅力。更名为“香山公园”正式对游人开放。经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五十几年的美化建设,蓊郁的林木、丰富的植物结合优越的地貌形胜所呈现的千姿百态园景,一年四季、朝夕晨昏各臻其妙,赢得了社会上的普遍赞誉。已经成为深受中外游人喜爱的一座著名的山林公园。

 

 

静宜园包括“内垣”、“外垣”、“别垣”三部分,共有建筑群、风景名胜、小园林近80余处。其中有名噪一时,乾隆皇帝题署的二十八景,使香山更为鼎盛。

 

 

自北门购票入园,园门红叶盈墙,煞是漂亮。

 

 

经碧云寺,感慨唏嘘一番后始入正门。

 

 

顺道西行几步便是香山游览索道下站,

 

 

沿林荫道行不多久,即可听到潺潺的水声;再往前行,可见两个圆形小湖由一座单孔小石桥相联结,构成一幅“眼镜”图形,此即眼镜湖是也。

 

 

眼镜湖两泓平静的湖水由一座白石拱桥相联,形似眼镜,故名。

右侧小湖岸依山崖,叠石为洞,洞顶上有小溪流下,形成小瀑布挂于洞口,人称此景名“水帘洞”,为拍照佳景之一。

 

 

湖东南有"佳日亭"一座,建于1992年,为十字重檐,苏式彩画。山花芳草在沟壑石缝和小溪池水旁争奇斗艳,古柏苍松、老槐垂柳交汇成一片清荫。在此赏玩山水之乐,自得静中之趣。

 

 

 

见心斋毗邻眼镜湖,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清嘉庆年间重修(1796),小院内建筑布局极富江南情趣。传说是皇帝鉴证大臣是否对他忠心的地方,故名“见心斋”。

 

 

弘历以波光拟见心名见心斋,期望天地人三才中和的道学境界。这里是惟一的一处保存较好的古迹。

 

 

清代,乾隆曾在此读书和赐宴群臣。嘉庆帝曾在轩内题七律一首,诗云:虚檐流水息尘襟,静觉澄明妙悟深;山鸟自啼花自落,循环无已见天心。

见心斋是一座环形庭院式建筑,造型别致,环境清静,具有江南园林特色,为香山著名的园中之园。

 

 

院内半圆形水池三面环以围廊彩画,泉水由龙头吐入池内。池水清澈,池内千尾红鲫锦鲤畅游,使这别致小院充满了生机。沿水池东、南、北三面建有半圆形回廊,连接着正面三间水榭----见心斋。

正殿上挂'见心斋'匾额。院内池轩相映,回廊临水。

 

 

正殿见心斋正对“知鱼亭”。

 

 

    乾隆认为:“人心难见,天地心可见”,期望天地人三才中的境界;以象学“人君正位乃凝命之本”,命名正凝堂。表现出了崇尚自然、逍遥虚静、无为顺应、朴质贵清、淡泊自由、浪漫飘逸的境界。

 

 

    见心斋廊内及正凝堂壁廊上都绘有精美的壁画。

 

 

正凝堂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前后廊,硬山卷棚布瓦顶,掐箍头彩画,廊心存有壁画。

 

 

在正殿的北侧院有一个两层楼名曰畅风楼。

 

 

    畅风楼通过角廊和正凝堂后廊相连。

 

 

 

    在正凝堂之后有一木亭,四角攒尖重檐布瓦顶,苏式彩画。16根立柱支撑,没有匾额。

 

 

宋代朱熹《朱子语类》曰:“圣人说话,开口见心,必不说半截,藏着半截。” 成语“开口见心”即由此而来,表示说话直爽,没有隐曲。

见心斋是皇帝训诫臣属的地方,建筑占地六亩,亭、台、廊、榭布局精巧别致,现院内有茶座,池中有锦鲤。

 

 

惜乎院落不在香山登山主要道路上,一般游客很少到此。到香山,大多是秋季观赏红叶胜景,平日攀援香炉主峰。其实,香山可观者甚多,只是远路客人半日游程,来去匆匆,难以顾及,或根本就难以发现。熙熙攘攘、人头攒动的景观固然热闹,然人迹罕至之处,更易得真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