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意游未尽】面具下的威尼斯

 秋林文汇 2015-03-06

清冷灰调气息的冬季清晨,错综复杂的水巷里,我穿上华丽耀眼的盛装,带上魅惑的猫咪面具,向圣马可广场翩翩走去,遇到那个举起相机准备拍我的人,我会礼貌摆摆手,再指向聚集狂欢人群的地方,快一步消失在暧昧飘渺的晨雾中……下一次再去威尼斯狂欢节,我想我会以这样的方式出现。



一张面具可以让一个人获得新生。无名小卒可以变成王公贵族潇洒横行,千金富豪可以隐姓埋名恣意妄为,大家闺秀可以放浪形骸,耄耋老人可以再展青春,丑陋之人可以美艳超群。面具掩盖了人们的真实身份,却激发出人们心底的原始欲望。


威尼斯面具起源于12世纪,为庆祝战争胜利而出现了狂欢节的面具。18世纪后,面具不再单纯只是狂欢节的主角,而变成威尼斯不可或缺的生活符号。曾经法律允许威尼斯人一年中的8个月戴着面具生活和工作面具之下,贵族们用原始欲望驱动自己对猎物展开寻觅之旅。


















 

传统的威尼斯面具的材料是纸,基本材料有粘土、石膏、胶水。最开始是铸模,根据佩戴者的不同脸型,以及制作者想要塑造的形态,制作最底层的白面具。而后艺术家们会用金、银、黄、红等各种明快的颜色涂涂画画,有的面具还会配以羽毛、宝石、金箔、丝绒、锦缎、蕾丝等进行装饰。

 

每一张面具都是独一无二的,因为真正的面具艺术家们讲究即兴发挥。铸模师的工艺越精湛,面具的装饰物越华丽,自然价格也更加不菲。























当钻进威尼斯某个高品质面具店的时候,你能够不只是惊诧和艳羡,而是说出Bauta或者Moretta,那么要不你就是面具行家,要不你肯定是做过一定的功课了。威尼斯的面具五花八门,可不单纯是面具这两个字那么简单。

18世纪威尼斯狂欢节期间,最负盛名的面具叫做Bauta,可以覆盖在整个脸上,没有嘴巴但是有很多装饰物的面具。也有半脸的Bauta,它只覆盖从额头到鼻子和上脸颊部分,可以隐藏身份,还便于人们交谈用餐和饮水。18世纪女性戴的面具是Moretta面具,有黑色天鹅绒的椭圆形面具,表面附上一层面纱,神秘且魅惑。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