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平四大名碑》编后记

 神仙湾老宋 2015-03-06

《东平四大名碑》编后记

  东平古称东原,《尚书·禹贡》:“大野既潴,东原厎平”,乃“东平”“东原”称谓之由来的最早文献证明和历史根据。今之东平属域远不能与古之东原相仿佛,古之东原大致包括今东平、宁阳、汶上、梁山、平阴和济宁、菏泽的部分地区。古大野泽是中国的十大水泽之一,演变成其后的巨野泽和梁山泊时,尚称“八百里水泊”,可见其面积之大。我疑心现在的微山湖一带低洼地区,也当是古大野泽的一部分。如此大的地域,农耕文明萌发即早,精神文化也必定随之而繁荣。经过无数代先人几千年的劳动创造,历史已经证明,这里的文化是繁盛的、卓越的、具有亘古不朽价值的。比如,汉代产生了大经学家夏侯胜、夏侯建父子创立的领风骚数百年的一代显学——经学,唐代产生了著名军事家、开国元勋程咬金,五代产生了星相学大师、状元王朴,宋代产生了儿科医学家钱乙、“一门两状元三丞相”的梁氏家族及其简笔画大师梁楷,元代东平府学兴盛,更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人物,如大文学家罗贯中、大戏剧家高文秀、大农学家王桢等等。明清以来,英才迭出,后先相续,跨民国而至今,又产生了军事家王宪(明)、民族英雄戚继光(明)、书法名家宋国琛(清)、南京中山陵设计者吕彦直(民国)、革命元勋万里(共和国)、词坛泰斗乔羽等等数不清的风流人物。这期间,发育于这一地域的书法艺术也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比如:以方拙朴茂而举世闻名的东汉《张迁碑》(今存泰安岱庙),以雄秀奇险著称的北魏《张猛龙碑》(今存曲阜孔庙),前后《史晨碑》(今存曲阜孔庙),书写于北朝而迟至清代终于声名雄起的泰山《经石峪刻经》等等。这些书法艺术的遗产,都已成为我国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稀世珍品。星转斗移,陵谷变迁,今之东平成为古之东原唯一具有地标性象征的区域,我们不便把在当代已具有明确行政区域的书法艺术珍品列于东平名下,但仅就目前世所公认根属东平的书法艺术奇珍,东平仍有自诩“富甲天下”的资格。这便是本书所辑的汉张迁碑、北朝僧安道壹刻经、明玄帝宫碑、清世寿堂法帖。

  张迁碑已久为人知,光芒如日中天;以泰山经石峪为代表的僧安道壹刻经,百余年来,推崇益重,已成国之瑰宝,笔者不再赘言。这里着重说明一下本书所辑后两幢碑《玄帝宫碑》和《世寿堂法帖》(又称《千字文诗碑》)。

  《玄帝宫碑》全称《新建登贤乡玄帝宫记》,笔者曾多次观摹并拓片。此碑坐落于东平县戴庙镇戴庙村中,明崇祯十一年(1639)正月立。碑高400厘米,宽119厘米,厚40厘米。碑文为行书阴刻,计25行,满行61字,现存1260字,字径3厘米。有圈点句读(似非后人所加),碑额高45厘米,盘龙透雕,篆书阴刻“新建登贤乡玄帝宫记”9字,字大9厘米,风格类似三国吴《天发神谶碑》。碑之左下角署有镌刻者“金山石匠徐应祯镌石”字样。

  此碑形制伟丽,叙事详备,书法遒劲,俊婉流美,镌刻精致,大有文征明、董其昌之书风和“二王”萧散简远之韵致。碑文字体修长,中宫紧凑,对每一个字的结构,都十分讲究,是明代行书的精心之作。

  碑文作者为明万历丙辰进士、家为戴庙的宋祖舜。明万历四十四年丙辰科第一甲赐进士及第共3名,第二甲赐进士出身共67名,他是二甲赐进士之一。关于宋祖舜,乾隆《东平州志》载:“字淑哲,号鹿游。其先自建业移家东平。登万历丙辰进士,除户部主事。历参政,分守西宁凉州道,累迁至郧阳巡抚,卒年六十有七。在西凉时,甘抚梅提兵入援都城,甘营兵无宁家资,至安定噪乱瓜分随营行粮六千金,杀参将于途,围巡抚于兰州,西渡河,声势甚恶,庄浪诸城皆昼闭。巡抚密驰书戒守凉境,绅士坚请为备具。祖舜曰:'此非若所知,坚拒则事偾,当延之入,以解散之。’”辄遣材官驰檄往谕大义,使自首以开生路,戒门者不得闭。乱兵果至凉,伏阶泣诉。祖舜曰:“尔杀将分金围城,罪不可赦。但乱首王进表兄弟巳被诛兰州城下,汝曹胁从,所分行粮银仍还之官,则死可逭也。”众乐从,还金五千,火器悉敛入库,遣官领诸兵赴甘州归伍,而河西竟以无恙。兵部侍郎翟纪其事以入告,且载入《简将传》中。崇祯八年《郧阳志》载:“祖舜,东平进士。崇祯八年代(卢)象升。”《明史纪事本末》载:“崇祯九年三月甲戌,抚治郧阳宋祖舜削籍。”

  明天启年间,宋祖舜曾参与编修《淮安府志》。他身置军务,曾长期在陕西、山西一带戍边,任都察院右金都御史等职,故亦喜研究军事理论,著有《守城要览》一书。于书中较系统地论述了守城作战的一般理论原则,具体阐明了一些城防制度、设施和要求,介绍了兵器制造和使用方法,有一定价值。书中强调以战代守,守中有攻,攻守结合的军事思想也是可取的。此书尚传世。据乾隆《东平州志》载,宋祖舜死后葬在“棘梁山之阳。”棘梁山因清代在此设巡检司,故又称司里山,距戴庙村约一公里。宋祖舜荣耀之时,曾为家乡做过不少好事,至今邑人犹有口碑。崇祯四年,在戴家庙为其建“恩褒三代坊”,此坊尚存淤土中,只露坊额,雕工极精美,藏民宅内。

  《世寿堂法帖》民间又称“千字文草书”,因其书写内容取自南北朝周兴嗣编纂的《千字文》。笔者最初获悉此帖消息,早在十多年之前,一次从一位家住东平湖西爱好书法的朋友处知,戴庙村老运河闸管所曾有一块诗碑,书法非常之好,但是老运河久已废弃,清代的闸管所损坏无存,垒在闸管所墙上的诗文刻石早已不知去向。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我那时在县政协文史委任职,做得正是研究东平政治、经济、文化的工作。此后便留心查访那块诗碑的去向,很长时间杳无音信,难觅线索。偶尔,却得知也是一位书法爱好者的朋友处有一从别人手中得到的诗碑复印件。但是这位朋友因照顾远在外地的儿女已离开东平很长时间。一直等到2009年他回来,通过电话沟通,才看到他寄来的那个复印件。虽然是复印件,又因原件损害严重,很多地方复印的并不清楚,但仍能看出诗碑原作的精神气势,万钧力度,布局结构之恰当精致,线条婉转之流利妩媚,给人的审美冲击力之强烈,都是此前观本地历代有好评的书家草书作品未曾有过的。我下定决心一定要找到原石,亲睹其美。同时,查找本县史志,寻觅诗碑作者踪迹。还真的有了发现。查明书写者为宋国琛。关于宋国琛,清光绪七年(1881年)《东平州志》作了如下记述:“宋国琛,字伯献,号十州。明万历丙辰进士,郧阳巡抚祖舜子。顺康之间,以拔贡历知永嘉、章安等县,所至有声,郡人士望如山斗。工草书,临池之妙,无异鹅群,有《世寿堂法帖》行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