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手机焦虑症迅速蔓延,教你8招健康用手机

 以身心奋斗为本 2015-03-06

 春节你用手机抢了多少红包?相信不少朋友给出的答案是手机抢的比实体拿到的红包还多了,拼手快、戳屏幕、摇一摇,各种手机抢红包姿势贯穿整个春节假期,于是我们很明显察觉到今年春节低头族更多了,殊不知这些看似平常现象的背后,你们很可能已经病了!

  

  近日美国《侨报》报道称,美国人特别是青少年中,许多人手机一离开身边就感到恐慌,研究人员将其归入“无手机焦虑症(nomophobia)”,有些人建议把将其列入DSM(diagnose mental disorders)手册中,即心理学家用来诊断精神障碍的标准手册。根据报道,无手机焦虑症症状还包括以下几项:1. 经常检查自己的手机;2.在不恰当的地方使用;3.有一个以上的手机;4.随身携带充电器(含移动电源)、并经常检查手机的电池电量。各位对号入座看看是否已躺枪?反正科客记者本人已经全中,看来已病得颇深。

  其实早有各种报道指出,中国用户对手机的依赖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2013年一项研究数据显示,中国人每天平均要花158分钟的时间用手机上网,而全球范围内的平均值是117分钟,近年来中国人喜爱聚餐前“手机消毒”也是遭各国网友围观。

  

  面对日趋普遍的无手机焦虑症,多个国家已发起各种应对方案,如西方部分国家的餐厅早些年就开始发起“无手机”就餐计划,要求客人就餐时不要使用手机;在法国,前不久刮起了一股“断网”热潮,人们常用“断网”的方式让自己重新找回生活的乐趣,甚至还有许多用户将自己的智能手机换成只能发短信、打电话的老式非智能手机;在亚洲的日本为拯救低头族专门出台了手机使用礼仪;至于韩国,2014年教育部、法务部、文化体育观光部、女性家庭部等多个部门联合制定了《2014互联网中毒预防及缓解推进计划》,义务对韩国714万名小学、初中、高中生进行网瘾预防教育;而最近在美国,加州尔湾的一家名为晨边康复中心(Morningside Recovery)的康复医疗中心已经开始提供针团体无手机焦虑症治疗。

  

  无论是新近的无手机焦虑症还是过往常说的手机依赖症,其实都会使人们花费大量时间在手机上,此消彼长就减少了与亲友、伙伴当面沟通交流的时间,长此以往容易催生自闭、沟通障碍、危害健康等多种问题。当然不可否认智能手机对大众生活带来便利、进步等各种利好,就如当年PC的快速流行与发展一样。在此呼吁大家从日常点滴做起,合理、健康使用手机,切记勿被手机劫持了你的生活。

  ·健康使用手机tips:(欢迎补充)

  1.忌长时间连续使用手机;

  2.眼睛勿离手机屏幕太近;

  3.走路时尽量不用手机;

  4.勿在漆黑环境下长时间看手机;

  5.用完手机吃东西要洗手,最好吃东西时不玩手机;

  6.打雷闪电时远离手机;

  7.手机低电量或充电中不要打电话;

  8.睡觉时保持手机在自己的一米之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