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若贝尔奖圈 还元素周期表的本来面目

 物理网文 2015-03-06

 

--四论核外电子排布

    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率的一种书面表达形式,元素周期率是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1869年发现的,他把人类对元素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堪称科学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现在通用的元素周期表是长表,这是门捷列夫以后的科学家根据元素周期率和亚层能级理论编制出来的。由于亚层能级理论是虚拟出来的,它是和核外电子排布的客观实际不相符的。所以,现在的元素周期表(长表)就有一些错误的地方。

1、门捷列夫之所以能发现元素周期率,是因为他紧紧的抓住了反映元素本质性质之一的原子量,在长表中,把镧系和锕系元素的各十五个原子各放置在一个位置上,这从原子量的过度上来讲,显然是不合适的,这也是后来对这些元素做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后得出的事实所证实了的。

2、电负性是元素的电离势核电子亲和势的综合概念,它是度量元素金属性的一个重要尺度,也是表现元素本质性质的重要方面,在长表中,元素的电负性在横行,由右到左逐步加强,在纵行中,由上到下逐步加强,纵行中在主族元素中,由上到下逐步减弱,在副族元素中,由上到下逐步加强,但是在某些纵行中却出现了反常现象,如在碳族和硼族元素中,电负性先减后增,在副族元素钪核钛族中,电负性却和主族中的一样,由上到下逐步减弱,在络族元素中,电负性却先增后减。

3、原子半径是反映原子本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在长表中,原子半径基本上是从右到左逐步减小,从上到下逐步加大。但是,在后面的几个主族中,由第七主族倒着排列,在七、六、五主族中,第四与第三主层的原子半径差分别是151311pm,第四和第三主族相应的原子半径差按顺序应是97pm,实际上却是58pm,尤其是在钛族元素中,第六主层的铬原子的半径竞小于第五主层的锆的原子半径,紧跟在后面的第五主层和第六层的各四个原子的半径差也是零或一。原子量、原子电负性、原子半径在长表中出现的这些反常现象,只要我们把长表中几处不符合客观规律的地方,稍微变动一下,还元素周期表的本来面目,即把每主层分为两半,前半部分按每主层的第一个原子依次排列,后半部分按每主层的最后一个原子倒着依次排列,见附表。这样一来,原先的一切反常现象马上全部消失,这也从一个侧面有力的说明了原子只有主层之分,并无亚层之分,亚层能级理论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切其它理论,不管它是多么的高深和复杂,都是错误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