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实用方剂学----班龙丸

 学中医书馆 2015-03-07
班龙丸
《澹寮方》
鹿茸酒炙  鹿角胶炒成珠  鹿角霜  阳起石煅红酒淬  肉苁蓉酒浸,去甲  酸枣仁炒  柏子仁炒  黄芪酒炙,各一两  当归酒炒  黑附子炮  熟地黄杵膏,各八钱  辰砂五钱
上为细末,酒糊丸如桐子大。空心酒送下。
【主治】治诸虚百损,髓竭精枯,殊有奇效。歌曰:尾闾不禁沧海竭,九转灵丹都漫说,惟有班龙顶上珠,能补玉堂阙下穴。
【方论选萃】
明李中梓:肾气虚,则督脉伤而精竭。鹿性热而淫,得天地之阳气最全。故以鼻向尾能通督脉,足于精者也。茸、胶、霜三物同用,盖以阳气在头,取其全耳。阳起、苁蓉、附子,取其直入少阴。酸枣、柏子、辰砂,皆安神之品。《仙经》曰神足则气旺,气旺则精生也。黄芪、当归和上下之气血。酒糊为丸,通表里之隧道,且助添药势,令诸品无微不达。命曰班龙者,龙配东方,属木为阳,且取其雄矫。此方为健阳而设,故以名之。如真阴下损,元阳上乘者,不宜轻投,反济其火(《删补颐生微论》)。
清费伯雄:鹿角、菟丝,阴中之阳也,地黄阴中之阴也,用以补肾,不偏不倚。若加入阳起石、辰砂等燥烈之品,则劫阴耗气,全失立方之旨矣(《医方论》)。
清王晋三:《乾宁记》云:鹿与游龙相戏,必生异角,故得称龙。鹿有文故称斑,用其角为方,故名班龙。鹿卧则口朝尾闾,故为奇经督脉之方。凡入房竭精,耗散其真,形神俱去。虽温之以气,补之以味.不能复也。故以有情之品,专走督脉,复以少阴、太阳之药治其合,乃能搬运精髓,填于骨空,大会于督脉囟,而髓海充盈。鹿角霜通督脉之气也,鹿角胶温督脉之血也。菟丝、骨脂温肾中之气也,熟地、柏仁补肾中之精也。柏仁属水性润,骨脂属火性燥,非但有木火相生之妙,而柏仁通心,骨脂通肾,井有水火既济之功。使以茯苓,性上行而功下降,用以接引诸药,归就少阴、太阳达于督脉,上潮髓海,而成搬运之功。昔蜀中有道士酣歌酒肆曰:尾闾不禁沧海竭,九转灵丹都漫说,惟有斑龙顶上珠,能补玉堂关下穴。《澹寮方》用鹿茸为君者,余药亦不同,此茸珠丹非班龙丸也。今从《青囊》之方(《绛雪园古方选注》)。
近代冉雪峰:查此方补虚之阳,温而不烈,益气填髓,由下元上达至清,原方歌注云:尾闾不禁沧海竭,九转灵丹都漫说,惟有班龙顶上珠,能补玉堂阙下穴,可以领其旨趣矣。本方妙在茸、胶、霜三者并用,精华尽撷,质气不遗,鹿气督脉通,阳气盛,血随气贯,气血俱充,不宁益阴,而且益阳,不宁补髓汁,而且补髓气,佐苁蓉地黄,则滋培润育之力更大,佐阳起石附子,则兴奋冲动之力更弘,黄芪当归,补气补血,酸枣仁柏子,宁肝宁心,盖主要不嫌复味同功,则佐药又何嫌合致累进乎,多方以求,古人补剂大抵如斯,此盖得补元之三味焉,愚意苟非脑气过损,无须阳起石,此盖方士务求速效耳,宜改用腽肭脐,只令真元充沛,勿俾浮阳飞越,火并去辰砂,改用麝香为衣,即麝香鹿茸丸之意,醒豁神经,钻透血脉,唤起一身功能,不尤较为妥善与(《历代名医良方注释》)。
【按语】
班龙丸共三方。其一、宋王璆《百一选方》鹿角胶(以酒浸胶数日,煮糊丸众药)、鹿角霜(碾为细末)、菟丝子(净洗,酒浸两宿,蒸,研)、柏子仁(净者,别研)、熟地黄(好者,酒浸两宿,蒸焙,余酒入在胶内)各十两。上先焙鹿角霜、菟丝子、地黄,干后研为细末,方入柏子仁在众药内研,却将鹿角胶酒约三四升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至一百丸止,早、晚空心盐汤或酒任下。逐日早晚服。其二、明虞抟《医学正传》鹿角胶(炒成珠子)、鹿角霜、菟丝子(酒浸,研细)、柏子仁(取仁,洗净)、熟地黄各半斤、白茯苓、补骨脂各四两。上为细末,酒煮米糊为丸,或以鹿角胶入好酒烊化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姜、盐汤送下。另一方即本方。虞氏方较《百一》增加白茯苓、补骨脂二味,本方则较《百一》增加鹿茸、黄芪、肉苁蓉、当归、酸枣仁、辰砂、阳起石、黑附子。从方义而论,《百一》、《正传》二方,温柔濡润,不若本方之温而刚燥也,冉雪峰氏论之极是,学者当详察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