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織女南陽會牛郎』系列之一 織女情郎究竟鄉關何處?

 文化龙乡 2015-03-07

1222B1701.jpg

  作為中國四大民間愛情傳說之一,關於『牛郎織女』傳說發源地的爭論,二○○六年達到了白熱化程度。在各種嘈雜的聲音中,一個來自河南南陽的聲音卻格外響亮,因為在全國各地流傳的眾多的牛郎織女故事的版本中,其發生地幾乎都指向一個地方———河南南陽。圖為『牛郎織女』相會宣傳畫。翻拍資料照片

  牛郎織女的傳說故事,與梁祝、白蛇傳、孟姜女哭長城並稱為中國四大民間愛情傳說。提起『牛郎織女』,我們的眼前就會立刻浮現出《古詩十九首》中的詩句:『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我們也會想起秦觀對他們『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的贊許,還會想起兒時讀過的葉聖陶的《牛郎織女》課文,想起電影黃梅戲《牛郎織女》裡的一幕幕動人情節……

  經過一代代文人墨客的演繹,牛郎織女故事,已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而『七夕節』也成為中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但是過去,卻很少有人關注『牛郎織女』故事的發源地。

  2006年5月20日,七夕節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根據國務院公布的名錄細節,『孟姜女哭長城』、『白蛇傳』、『梁山伯與祝英臺』等三個民間愛情故事的發源地都已得到確認,而作為中國四大民間愛情傳說之首的『牛郎織女』還沒有任何一個城市被認可為其發源地。『牛郎織女』和『七夕』因此得以陡然昇溫,這個傳說的發源地頓時成為各地爭相搶奪的對象。

  說巧不巧的是,恰逢今年有兩個七夕,這種爭論更是形成了國人關注的熱潮。

  2006年農歷閏七月,也就是說,可以過兩個七夕,這樣的福分,38年纔能遇到一次。自第一個『七夕』7月31日到第二個『七夕』8月30日前後,誰是『牛郎織女』發源地的爭論達到白熱化程度,十幾個地方紛紛宣稱當地纔是傳說真正的發源地。

  爭論中,河北省邢臺市先行一步。7月30日,邢臺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命名為『中國七夕愛情文化之鄉』。此舉如一石激起千層浪,8月27日,山東大學『結合史料記載並經過實地考察』,宣布『牛郎織女文化發源地就在山東省沂源縣』;8月28日,山西和順在太原舉行『中華愛情故事牛郎織女起源地研討會及新聞發布會』,宣布牛郎織女故事源於和順縣境內南天池、牛郎峪村一帶;8月30日,陝西興平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興平是牛郎與織女故事的核心區。同在一省的西安市也不甘落後,宣稱『牛郎織女』的傳說源自西安,已有兩千餘年的牛郎織女像,就位於長安區斗門街道辦事處轄區……

  至此時,有關牛郎織女故事發源地之爭的文章鋪天蓋地,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在各種嘈雜的聲音中,一個來自河南南陽的聲音卻格外響亮:南陽人在百度網站進行了搜索,當輸入了『牛郎織女』、『七夕』、『牽牛星』、『鵲橋相會』等關鍵詞之後,一個個令人興奮的信息撲面而來——四萬多個網頁上刊登著不計其數的牛郎織女故事版本。在全國各地流傳的版本中,要麼沒交代故事發生地,而交代發生地的,幾乎都指向了一個地方——河南南陽。

  相同的故事,卻有這麼多地方聲稱是發源地,一時間,『牛郎』逐鹿,『織女』紛紜,令人迷惑。真正的發源地究竟是哪裡?

  星空下聆聽淒美故事

  城市的燈光,將夜的幕布涂抹得五顏六色。深深吸口煙,隔著陽臺的玻璃仰望,冬天的夜空一片蕭瑟,只幾顆寒星蜷縮在風中,散發著微弱的光芒。

  也難怪,如今城市的夜空中,別說冬天,就是夏秋時節,能有多少顆星星?每每仰望夜空,我就情不自禁地懷念幼年時的星空。那時沒有光污染也沒有大氣污染,晴朗的日子,夜空中總是綴滿了繁星。

  『青石板,板石青,青石板上釘洋釘』,夏夜時,一家人在戶外納涼,母親給我們出這樣的謎語,謎底就是星空。那時的夜空純淨,那時的星星多而亮,一道白蒙蒙的長長的星雲,從南到北斷斷續續橫過中天。指點著那星雲,母親告訴我們,那是天上的一條大河,叫銀河,也叫天河。河的西岸,有一顆很亮的星星,那叫織女星;河對岸並排有三顆星星,中間的一顆比較亮,兩邊的小星較暗淡,這叫挑擔星。母親說,這幾顆星星是一家人,織女星是母親,挑擔星是父親牛郎挑著兩個孩兒,銀河隔開了他們,一家人不能團圓。

  追問之下,我們第一次聽到了牛郎織女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南陽城西20裡有個牛家莊,牛家莊有個聰明、忠厚的小伙子叫牛郎。牛郎是個命苦的人,從小父母雙亡,跟著哥哥過日子。哥哥娶了個心腸狠毒的媳婦,逼著牛郎乾很多活兒,後來牛郎長大了,嫂子擔心他分家產,常想攆走他。

  一年秋天,嫂子逼他去放牛,給他九頭牛,卻讓他等有了十頭牛時纔能回家。

  趕著牛進了伏牛山,在草深林密的山上,孤獨的牛郎坐在樹下抹眼淚。這時,一個白頭發白胡子老頭兒出現在他的面前,問他為何傷心。當得知他的遭遇後,笑著對他說:『別難過,在伏牛山裡有一頭病倒的老牛,你去好好喂養它,等老牛病好以後,你就可以趕著它回家了。』

  牛郎翻山越嶺,走了很遠的路,終於找到了那頭有病的老牛,他看到老牛病得厲害,就去給老牛打來一捆捆草,一連喂了三天,老牛吃飽了,抬起頭竟然像人一樣說起了話:『我本是天上的黃牛大仙,因觸犯了天條被貶下凡,摔壞了腿,無法動彈。腿上的傷,需要用百花的露水洗一個月纔能好。』牛郎不畏辛苦,細心地照料了老牛一個月,白天為老牛采花接露水治傷,晚上依偎在老牛身邊睡覺,到老牛病好後,牛郎高高興興趕著十頭牛回了家。

  回家後,嫂子對他仍舊不好,幾次要害他性命,都被老牛設法相救,嫂子最後惱羞成怒,把牛郎趕出家門,牛郎只要了那頭老牛相隨。

  有一天,天上的織女和幾位仙女一起下凡游戲,在河裡洗澡。按照老牛的指點,牛郎到河邊把織女綠色的羽衣藏了起來,別的仙女洗完澡,都穿上羽衣飛上了天,只有織女找不到羽衣沒法走。這時牛郎走出來,要求織女嫁給他,織女不得不答應了。

  兩人成親後,男耕女織,情深意重。不久,他們生了一男一女兩個孩子,男孩子叫金哥,女孩子叫玉珠。

  織女把從天上帶來的天蠶分給白河兩岸的姑娘,教大家養蠶、抽絲,織出又光又亮的綢緞。

  但是好景不長,這事很快便讓天帝知道了,王母娘娘親自下凡,強行把織女帶回天宮,恩愛夫妻被拆散。這時候,老牛已經垂垂將死,它告訴牛郎,在它死後,披著它的皮就可以上天。牛郎按照老牛的話做了,他披著老牛的皮,用扁擔挑著自己的一雙兒女,騰雲駕霧上天去追織女,眼看就要追到了,王母娘娘拔下頭上的金簪一劃,一道波濤洶湧的天河出現了,牛郎和織女被隔在河兩岸,只能相對哭泣流淚。

  他們的遭遇感動了喜鵲,每年七月初七,千萬只喜鵲飛來,搭成鵲橋,讓他們走上鵲橋相會。王母娘娘對此也很無奈,只好默許了。

  後來,每到農歷七月初七,相傳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姑娘們就會來到花前月下,仰望星空,尋找銀河兩邊的牛郎星和織女星,希望能看到他們一年一度的相會;或鑽到茶豆架或葡萄架下,偷聽他們相會的情話。姑娘們這一天還要『乞巧』,乞求上天讓自己能像織女那樣心靈手巧,也祈禱自己能有如意稱心的美滿婚姻,由此形成了七夕節。

  這個故事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後來能辨認的星宿,不是北斗、南斗,而是牽牛和織女——隔著銀河的那一家人。

  今年七夕,看到很多地方爭牛郎織女故事的發源地,起初我並不在意。我是南陽人,聽的故事裡說牛郎是南陽城西的,很可能是編故事的人以貼近性增加親切感的。外地的故事可能把地點安排在了自己的家鄉,也很正常。後來經專家指點,在百度網站進行了搜索,牛郎織女故事有四萬多個網頁,匯集了在全國各地流傳的版本,這些版本幾乎都指向了南陽城西牛家莊。

  許多民間故事只注重情節,卻省略了故事發生的時間和地點。牛郎織女的故事卻有點不同,南陽真的是這個愛情故事的發生地?當年織女眷顧的,真的是一個南陽小伙兒?

  四萬多網頁實有出處

  說起這四萬多網頁,致力於南陽民俗研究的杜全山接受記者采訪時依然無比興奮。

  杜全山說,今年七夕,牛郎織女故事的發源地之爭爆發,引起了他極大的關注,也促使他開始了對牛郎織女故事發源地進行研究。令他意外的是,竟然在網絡上搜索出那麼多與南陽相關的版本。『網絡上說牛郎家在南陽的這些文章,都不是沒有根據,更不是網民的惡搞,它們均來自各種版

  本的牛郎織女民間故事書。』經過廣泛地搜集資料和深入研究,杜全山的興趣越來越強烈。

  我看到,在杜全山的案頭放著《中原民俗叢書——民間節日》、《名家談牛郎織女》、《民間神話》、《節俗》、《民間故事》、《中華民俗藝術大全》、《古今節日》等數十本關於牛郎織女的書。他隨意翻開一本《中原民俗叢書——民間節日》遞給記者。記者看到書中《七夕的傳說》篇開頭寫道:『牛郎名叫如意,家住南陽城西一個叫桑林的小村莊裡……』

  《中原民俗叢書——民間節日》是海燕出版社出版的,出版時間是1997年5月,作者是河南民俗學會會員、現任河南省濮陽市文化局局長的劉鄉英。《中原民俗叢書——民間節日》曾經獲得國家文化部『山花獎』,是『中原民俗叢書』中唯一獲得此獎的書。

  而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的《節俗》裡收集的『牛郎織女故事』,與《中原民俗叢書——民間節日》一樣,交代的故事發生地是南陽——『相傳很早以前,南陽城西牛家莊有個聰明、忠厚的小伙子……』不同的是,這篇文章說牛郎的家不是『南陽城西』的『桑林』,而是『南陽城西牛家莊』。

  中國三峽出版社出版的《中華民俗藝術大全》裡的牛郎織女故事,也稱牛郎家住『南陽城西牛家莊』。

  …………

  杜全山說,『牛郎』、『織女』是否有原型,無從考證,但傳說均言明牛郎是南陽的一個放牛娃,生活在南陽城西20裡一個叫『牛家莊』或『桑林』的地方。『於是我開始重新審視家鄉這片文化積淀深厚的土地,這片孕育了諸葛亮、張衡、張仲景、范蠡、百裡溪的土地,真的是牛郎織女故事的發源地嗎?』

  在隨後的采訪中,記者發現了其他的證據。《中華民俗百科》記載,『南陽城西20裡有個牛家莊,牛家莊有個牛郎。』民俗學家張振犁先生在《中原古典神話流變論考》中也說:『牛郎叫如意,是南陽城西桑林村人,織女從天上來到人間,與牛郎成親,親手教南陽一帶的姐妹們學會養蠶、抽絲、織綢緞。』

  而民俗學專家陳江風教授撰寫的《關於七夕文化的幾個問題》、湖北襄樊職業技術學院教授杜漢華撰寫的《『牛郎織女』『七夕節』源考》等論文,則從學術的深度,根據漢代意識形態、相對集中的民間傳說、古代文獻記載等考察分析,認為牛郎織女的故事源於漢水兩岸的楚地,很可能就是現在的南陽。

  全國各地十多個地方爭這個民間傳說的發源地,應該都不是空口說白話。『南陽說』到底能不能站得住?『城西20裡』的桑林或者牛家莊如今還有嗎?那裡能找到作為故事發源地的證明嗎?2006年12月14日,記者與杜全山一起,沿著『牛郎織女』民間傳說書中所提的位置,試圖尋找傳說中牛郎的家,尋找更多的證據。(首席記者郭啟朝姚偉文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