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民:散户股票的灰箱操作【在】

 绿色的原野ldq 2015-03-07

其实散户的股票操作,就像面对一个灰箱。我们不知道一只股票的市场参与者是谁,也不知道自己的对手是谁。全凭自己对盘面的判断进行买卖。我们向盘面发出一点买入或卖出的信号,市场很难做出反应——对一只股票走势的影响,微乎其微,更别说大盘了。
笔者曾经在股市最低迷的时候,找了几只一天只成交几万手的股票做试验,我们输入的买入或卖出信号,对一只股票股价的影响,最多也就十来分钟。而在行情火爆时,一个散户对某只股票股价的影响,大概还不到0.01秒
这就意味着,我们如果想通过买入或卖出,来观察到股价运行的内部因素,几乎不可能。这就是一个灰箱,我们可以从里面得到一点点有限的信息,但是真实的信息,也许永远也不可能得到
面对灰箱,散户的任务就是尽量了解清楚它里面是什么,股价运行深处的原因是什么(它为什么涨,为什么跌),它处于什么阶段,将运行到什么位置(将涨到哪儿或跌到哪儿)。那么散户也就要向这个灰箱里输入更多的信息,然后再从里面找到各种各样的回复,去芜取精,去伪存真,最后发现有用的信息,再进一步揭示股价运行的深处的秘密。

 

            散户股票的灰箱操作(二)关于技术

                               (2015-03-05 10:47:54)
 

散户股票的灰箱操作(二)关于技术

标签:anmin0001, 回帖, 笑谈股筋 2004年4月2日
 
关于技术
散户第一个找到的,就是技术。比如技术指标、K线形态、平均成本、价量关系、成交量和换手率等等。相应的K线有5分钟K线、15分钟K线、30分钟K线、60分钟K线、日K线、周K线、月K线、45天K线和年K线。指标就更有一大堆了。
技术派人士,首先的就是学习这些技术。或者今天换这个指标,明天换那个指标,或者隔段时间修改技术参数。
但我想说,这些股价运行灰箱输出的有限信息,它们的作用是有限的。这些技术只是皮毛。就像我们看一个人,今天她穿一套红衣服,明天穿白衣服,穿裙子显得腰细,穿牛仔裤显得屁股肥,但她心里想什么?你看她穿衣服能够看出来吗?显然不能。
但有的时候,还是能够看出来一点。比如高兴的时候,可能衣服穿得亮一点。但这不能作为一个结论成立。
因此,技术指标可以看,但不能作为决策的最终依据
比如,大盘或个股的中长期大底部,周KD一般在20以下,有时还会发生背驰但周KD在20以下的,甚至出现背驰的,并不一定就是大底。我们翻开清华紫光的周K线图就会发现这点。它的周K线指标多次到20以下,多次出现背驰,但只是去年年底才见到大底。
在一只股票的长期下跌过程中,你以为见到了底,以为要做圆弧底了,结果它反着一做,做了个反弹就再下一程你以为它要做双底向上了,结果它同样只做个不规则反弹,又再跌了。而长期上涨的时候呢,一样出现类似的问题。你以为它见顶了,它却稍做调整,再上一程。你以为它做圆弧顶跌破颈线了,将再下一程了,结果它却反身向上。
当一个形态出现某种雏形的时候,要判断它是否最终出现,是否一定出现,仅有点形态的知识还不够

技术指标也好,形态也好,技术参数也好,都只是个参考,而不能成为最后做决策的依据
平均成本是这个灰箱输出给我们每个人的信息,是个相对要逐步接近真实的概念。放到股价里面,它就是均线系统。常用均张有5天、10天、20天、30天、40天、60天、125天、250天均线,周K线里有5周、10周、20周、50或60周、120周均线,月K线里有5月、10月、20月、60月、120月均线,年K线里有5年、10年、20年均线。它们开始与一些短期、中期、长期或超长期大底建立起联系。
但这种联系并非牢不可破。
在熊市里经常听到一些老股民讲,这只股票,8块钱是个铜底,但最后铜底被跌穿了。过了些时,又有人讲,这只股票,我敢打赌,6块钱是个铁底,但最后6块钱又被跌穿了。再过些时又有人讲,这只股票,4块钱是个钢底,但最后4块钱仍被跌穿。我们看看新大洲97年最高价39元,2004年元月最低价2.48元,有多少金银铜铁锡钢底都被跌穿。【很血腥,很无奈……】
价量关系、成交量和换手率也是稍稍要接近真实一点儿的概念。但它们都是死的。散户的头脑才是活的。死的东西,活的头脑分析才会得出一些有用的结论,而死的头脑,看到的终归是死的,既发现不了有用的信息,也发现不了问题。记得2000年11月,罗牛山在8元到9元附近放量我的一位亲戚打电话来,说他前些时买了罗牛山,问我对这只股票的意见。我问他依据,他说是放量,有资金在买入。这只股票我做过,我判断是庄家在出货,叫他出局。但他套住了几毛钱,不愿意割肉。后来该股又在5元附近放量,他又来电话问怎么办。我劝摊低成本,拉高一些后出局,他摊低了一部分,到7元附近只把后来买的卖了,前面的还放在那里。他说什么都可以骗人,量是不会骗人的。但第二次放量还是把他给骗了——仍是庄家在出货。直到2003年10月前后,罗牛山才在4元以下筑底,现在价格5元左右。
重要的不是指标,也不是形态,不是平均成本,也不是价量关系、成交量和换手率等等
——那些技术只是皮毛的技术——而是这些背后的分析头脑。股票的灰箱输出的信息对每个人都是一样的,可操作的结果却迥异,原因不在于别的,在于每个人的头脑。
有人从形态只看到形态,有人从形态看到形态背后的真实。

 

 

     散户股票的灰箱操作(三) K线控制才是炒股技术的精华

                         (2015-03-05 10:49:28)
 

 标签:anmin0001, 2004年4月2日 

 

K线控制才是炒股技术的精华
股市上有一句名言,股价的波动,包含了所有的信息。汇市上、期市上,也都有这样的话。
还有一句名言,市场永远是对的。由此推衍出一个结果,就是永远顺从市场的趋势。这些都应该是技术分析所涉及到的内容。
我总爱说的一句话就是,市场永远是对的,同时它永远都是错的。市场没有对错,有对错的是我们,是我们的判断和决策。
我们的判断和决策,是根据股价运行这个灰箱作出的。它能够提供的,只是有限的信息而散户与主力、庄家,永远处于一个不对称的位置。你的信息永远比不上他
但主力、庄家并不是没有缺陷。
这个缺陷是什么呢?就是它是大资金
。它的资金太大了,大得不好转身。他是头大象,而我们是一群群的蚂蚁。蚂蚁战大象,凭着盘面的信息,怎么战?
那就先找他的弱点,找他的死穴
一,主力运作资金的周期漫长他一旦转身,大资金转身,就要露出它的马脚——他进货也慢,出货也慢。而散户则不一样,只要一贪心,进货出货,一按键就完成了。那么就找一只股票盯着它,琢磨这只股票的主力在干什么,他的意图是什么,将自己放到主力的位置,想它几个月,慢慢地你就可以摸透这个主力的脾性。大资金的意图就应该可以看出来。
第二,主力的资金必须有回报,至少是账面上的。我们的资金可以没有回报,可以亏损,亏损后没有人找你的碴儿。主力的资金亏损了20%,他老总的位子就可能保不住了。所以,只要散户不心急,主力比你散户还急
第三,主力的资金运作,要有战略规划,不会轻举妄动。他们要做某只股票,必须要进行业分析,宏观经济背景分析,对公司的经营、运作、后续可利用的题材等进行一到两年甚至三年的分析如果没有公司的配合,主力想做也做不起来的
而在市场上呢,主力要做某只股票,就必须要了解这只股票原先的运作情况。以前是何人做的庄,筹码分布情况如何,集中在什么价位。现在有庄没有,如果有,自己该什么时间、什么价位介入,什么时候建仓,什么时候洗盘,什么阶段出货。主力都有很周密的计划——否则他不可能将股价炒到他想达到的位子。
这一过程太漫长了。漫长得要用年计。
这些,都将从K线上反应出来

那就是K线的控制。
一般技术分析的股票书中,讲得较多的是K线组合和形态。说它们是皮毛,只是因为它们与主力对K线的控制有关,而没有实质性地讲到主力对K线的控制。
其实主力对K线的控制,关键原因还在于资金的成本。前面说过,主力的资金是有成本的,他必须有盈利。自己的资金,也要有账面利润,拆借的资金还要付利息。所以主力必须降低自己的操作成本。而这一点呢,集中表现在入庄和建仓阶段
入庄阶段,主力所持筹码较少,对股价还难以控制所以它的K线的控制就会出些问题。入庄后,主力就要把股价引导到他想达到的价位——这个时候就是打压,但又不能打压得太过明显这一阶段很漫长,有的达半年甚至更久,我们有足够的时间看清他的意图而且这一阶段,主力的账面是亏损的打压需要筹码,而且还要悄悄打压,不能让过多的人知道了,否则就会同他抢廉价筹码,于是在K线控制上,他又有特点,必须尽力减少打压成本,减少账面亏损。
这一阶段和建底仓的阶段,主力对K控制得非常好,根本不引人注意很多人都注意不到那只股票,散户把它忘了,它看样子好像死过去了一样,在底部像翻不起任何波浪似的
底仓一建完,股票的春天就来了,它开始慢慢活跃起来拉高建仓、洗盘,都来了。洗完盘,大幅拉升,股票的夏天就来了。股票的K线控制又呈现出另外的特点。
对K线控制的体会,散户应该从主力的角度考虑,就可能完全不一样。那样的话,我们就可以用技术指标、用形态等同主力对话。
琢磨透了一两个,其他的也就会慢慢吃透的。

http://www./bbs/?p=183422

其实散户的股票操作,就像面对一个灰箱。我们不知道一只股票的市场参与者是谁,也不知道自己的对手是谁。全凭自己对盘面的判断进行买卖。我们向盘面发出一点买入或卖出的信号,市场很难做出反应——对一只股票走势的影响,微乎其微,更别说大盘了。
笔者曾经在股市最低迷的时候,找了几只一天只成交几万手的股票做试验,我们输入的买入或卖出信号,对一只股票股价的影响,最多也就十来分钟。而在行情火爆时,一个散户对某只股票股价的影响,大概还不到0.01秒
这就意味着,我们如果想通过买入或卖出,来观察到股价运行的内部因素,几乎不可能。这就是一个灰箱,我们可以从里面得到一点点有限的信息,但是真实的信息,也许永远也不可能得到
面对灰箱,散户的任务就是尽量了解清楚它里面是什么,股价运行深处的原因是什么(它为什么涨,为什么跌),它处于什么阶段,将运行到什么位置(将涨到哪儿或跌到哪儿)。那么散户也就要向这个灰箱里输入更多的信息,然后再从里面找到各种各样的回复,去芜取精,去伪存真,最后发现有用的信息,再进一步揭示股价运行的深处的秘密。

 

            散户股票的灰箱操作(二)关于技术

                               (2015-03-05 10:47:54)
 

散户股票的灰箱操作(二)关于技术

标签:anmin0001, 回帖, 笑谈股筋 2004年4月2日
 
关于技术
散户第一个找到的,就是技术。比如技术指标、K线形态、平均成本、价量关系、成交量和换手率等等。相应的K线有5分钟K线、15分钟K线、30分钟K线、60分钟K线、日K线、周K线、月K线、45天K线和年K线。指标就更有一大堆了。
技术派人士,首先的就是学习这些技术。或者今天换这个指标,明天换那个指标,或者隔段时间修改技术参数。
但我想说,这些股价运行灰箱输出的有限信息,它们的作用是有限的。这些技术只是皮毛。就像我们看一个人,今天她穿一套红衣服,明天穿白衣服,穿裙子显得腰细,穿牛仔裤显得屁股肥,但她心里想什么?你看她穿衣服能够看出来吗?显然不能。
但有的时候,还是能够看出来一点。比如高兴的时候,可能衣服穿得亮一点。但这不能作为一个结论成立。
因此,技术指标可以看,但不能作为决策的最终依据
比如,大盘或个股的中长期大底部,周KD一般在20以下,有时还会发生背驰但周KD在20以下的,甚至出现背驰的,并不一定就是大底。我们翻开清华紫光的周K线图就会发现这点。它的周K线指标多次到20以下,多次出现背驰,但只是去年年底才见到大底。
在一只股票的长期下跌过程中,你以为见到了底,以为要做圆弧底了,结果它反着一做,做了个反弹就再下一程你以为它要做双底向上了,结果它同样只做个不规则反弹,又再跌了。而长期上涨的时候呢,一样出现类似的问题。你以为它见顶了,它却稍做调整,再上一程。你以为它做圆弧顶跌破颈线了,将再下一程了,结果它却反身向上。
当一个形态出现某种雏形的时候,要判断它是否最终出现,是否一定出现,仅有点形态的知识还不够

技术指标也好,形态也好,技术参数也好,都只是个参考,而不能成为最后做决策的依据
平均成本是这个灰箱输出给我们每个人的信息,是个相对要逐步接近真实的概念。放到股价里面,它就是均线系统。常用均张有5天、10天、20天、30天、40天、60天、125天、250天均线,周K线里有5周、10周、20周、50或60周、120周均线,月K线里有5月、10月、20月、60月、120月均线,年K线里有5年、10年、20年均线。它们开始与一些短期、中期、长期或超长期大底建立起联系。
但这种联系并非牢不可破。
在熊市里经常听到一些老股民讲,这只股票,8块钱是个铜底,但最后铜底被跌穿了。过了些时,又有人讲,这只股票,我敢打赌,6块钱是个铁底,但最后6块钱又被跌穿了。再过些时又有人讲,这只股票,4块钱是个钢底,但最后4块钱仍被跌穿。我们看看新大洲97年最高价39元,2004年元月最低价2.48元,有多少金银铜铁锡钢底都被跌穿。【很血腥,很无奈……】
价量关系、成交量和换手率也是稍稍要接近真实一点儿的概念。但它们都是死的。散户的头脑才是活的。死的东西,活的头脑分析才会得出一些有用的结论,而死的头脑,看到的终归是死的,既发现不了有用的信息,也发现不了问题。记得2000年11月,罗牛山在8元到9元附近放量我的一位亲戚打电话来,说他前些时买了罗牛山,问我对这只股票的意见。我问他依据,他说是放量,有资金在买入。这只股票我做过,我判断是庄家在出货,叫他出局。但他套住了几毛钱,不愿意割肉。后来该股又在5元附近放量,他又来电话问怎么办。我劝摊低成本,拉高一些后出局,他摊低了一部分,到7元附近只把后来买的卖了,前面的还放在那里。他说什么都可以骗人,量是不会骗人的。但第二次放量还是把他给骗了——仍是庄家在出货。直到2003年10月前后,罗牛山才在4元以下筑底,现在价格5元左右。
重要的不是指标,也不是形态,不是平均成本,也不是价量关系、成交量和换手率等等
——那些技术只是皮毛的技术——而是这些背后的分析头脑。股票的灰箱输出的信息对每个人都是一样的,可操作的结果却迥异,原因不在于别的,在于每个人的头脑。
有人从形态只看到形态,有人从形态看到形态背后的真实。

 

 

     散户股票的灰箱操作(三) K线控制才是炒股技术的精华

                         (2015-03-05 10:49:28)
 

 标签:anmin0001, 2004年4月2日 

 

K线控制才是炒股技术的精华
股市上有一句名言,股价的波动,包含了所有的信息。汇市上、期市上,也都有这样的话。
还有一句名言,市场永远是对的。由此推衍出一个结果,就是永远顺从市场的趋势。这些都应该是技术分析所涉及到的内容。
我总爱说的一句话就是,市场永远是对的,同时它永远都是错的。市场没有对错,有对错的是我们,是我们的判断和决策。
我们的判断和决策,是根据股价运行这个灰箱作出的。它能够提供的,只是有限的信息而散户与主力、庄家,永远处于一个不对称的位置。你的信息永远比不上他
但主力、庄家并不是没有缺陷。
这个缺陷是什么呢?就是它是大资金
。它的资金太大了,大得不好转身。他是头大象,而我们是一群群的蚂蚁。蚂蚁战大象,凭着盘面的信息,怎么战?
那就先找他的弱点,找他的死穴
一,主力运作资金的周期漫长他一旦转身,大资金转身,就要露出它的马脚——他进货也慢,出货也慢。而散户则不一样,只要一贪心,进货出货,一按键就完成了。那么就找一只股票盯着它,琢磨这只股票的主力在干什么,他的意图是什么,将自己放到主力的位置,想它几个月,慢慢地你就可以摸透这个主力的脾性。大资金的意图就应该可以看出来。
第二,主力的资金必须有回报,至少是账面上的。我们的资金可以没有回报,可以亏损,亏损后没有人找你的碴儿。主力的资金亏损了20%,他老总的位子就可能保不住了。所以,只要散户不心急,主力比你散户还急
第三,主力的资金运作,要有战略规划,不会轻举妄动。他们要做某只股票,必须要进行业分析,宏观经济背景分析,对公司的经营、运作、后续可利用的题材等进行一到两年甚至三年的分析如果没有公司的配合,主力想做也做不起来的
而在市场上呢,主力要做某只股票,就必须要了解这只股票原先的运作情况。以前是何人做的庄,筹码分布情况如何,集中在什么价位。现在有庄没有,如果有,自己该什么时间、什么价位介入,什么时候建仓,什么时候洗盘,什么阶段出货。主力都有很周密的计划——否则他不可能将股价炒到他想达到的位子。
这一过程太漫长了。漫长得要用年计。
这些,都将从K线上反应出来

那就是K线的控制。
一般技术分析的股票书中,讲得较多的是K线组合和形态。说它们是皮毛,只是因为它们与主力对K线的控制有关,而没有实质性地讲到主力对K线的控制。
其实主力对K线的控制,关键原因还在于资金的成本。前面说过,主力的资金是有成本的,他必须有盈利。自己的资金,也要有账面利润,拆借的资金还要付利息。所以主力必须降低自己的操作成本。而这一点呢,集中表现在入庄和建仓阶段
入庄阶段,主力所持筹码较少,对股价还难以控制所以它的K线的控制就会出些问题。入庄后,主力就要把股价引导到他想达到的价位——这个时候就是打压,但又不能打压得太过明显这一阶段很漫长,有的达半年甚至更久,我们有足够的时间看清他的意图而且这一阶段,主力的账面是亏损的打压需要筹码,而且还要悄悄打压,不能让过多的人知道了,否则就会同他抢廉价筹码,于是在K线控制上,他又有特点,必须尽力减少打压成本,减少账面亏损。
这一阶段和建底仓的阶段,主力对K控制得非常好,根本不引人注意很多人都注意不到那只股票,散户把它忘了,它看样子好像死过去了一样,在底部像翻不起任何波浪似的
底仓一建完,股票的春天就来了,它开始慢慢活跃起来拉高建仓、洗盘,都来了。洗完盘,大幅拉升,股票的夏天就来了。股票的K线控制又呈现出另外的特点。
对K线控制的体会,散户应该从主力的角度考虑,就可能完全不一样。那样的话,我们就可以用技术指标、用形态等同主力对话。
琢磨透了一两个,其他的也就会慢慢吃透的。

http://www./bbs/?p=18342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