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象无形——中国古代文论形上之思

 二月石桥 2015-03-07

哲学与文学、思与诗在根源处原本是合而为一的,它们都力图超越经验的、知识性的世界,而呈现出一个形而上的世界、本源的世界和富于意义的世界。西方哲学家、思想家,特别是现代欧洲大陆哲学家往往将“诗”作为他们哲学的核心。即便是作为逻辑实证主义代表人物的维特根斯坦也感觉到哲学研究与美学研究的奇特的相似之处:哲学只应该作为诗歌来写作。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文学和哲学更是密不可分,从本质上说,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十分鲜明的“诗性”品格。基于哲学与文学的近邻关系,甚至是同一关系,本文试图从中国古代哲学、古代思想中寻找理论资源,对中国古代文论进行形而上的审视,力图寻找中国古代文论的本体。

   本文对文学本体研究的思路有别于中国大陆80年代以来的以西方哲学、西方文论为资源,并带有某种实体属性和经验色彩的各种文学本体论。而是以中国古代文论的“原道”为切入点,以道家创始人老子对“道”的理解为基础,以“道”与“象”的原始统一为核心,以“无”为本质特征,来分析和展现中国古代文论的形上之维。中国古代对“美”的理解并不局限于“感性”层面,不论是老子的“大象无形”,还是庄子的“大美”,以及宗炳的“质有而趋灵”、司空图的“象外之象”。中国古代诗学、文论并非哲学本体论的衍生物,它自身就有形而上的维度。从某种角度上说,它比哲学(主要指哲学化了的哲学)更具形上特质,它不仅超感官,而且绝名言,它指向人与天地万物同和的“无言”的“大美”。
   本文的基本观点是:中国古代文论的本体是“象”(大象)。“象”在中国古代思想中不仅仅是一种思维的工具或一种表达的符号,同时,从本体上看,它是一种具有形上品质的本源性的存在,是一种整体性的状态。“象”的问题与“道”的问题在本源处是相互交织的,甚至可以说本源意义上的“象”即“道”,“象论”构成中国古代的形而上学。
   本文在内容安排和结构上以老子的“大象无形”为基本框架,分五章:第一章《文论本体与方法》,此章为导论,主要从本体论、形而上学等概念辨析入手,分析文论本体的含义,介绍学界的研究状况。在方法论上,将道家的内在精神和西方现象学的分析方法相结合,探寻适应于文论本体的方法。第二章《中国文论的基础--道论》,此章从老庄哲学出发,探索道家的“道”的性质、特征及其与艺术、美学和古代文论的会通。第三章《中国文论的本体--象论》,此章描述先秦道家和《周易》的象论,阐发“象”在先秦的形而上的特性及其作为文论本体的理据,分析“象”实体化、“形”化的原因。第四章《中国文论本体的特征--无》,此章以“无”为形上之思的主导问题,分析《老子》中的“无”,分析魏晋玄学背景下音乐、绘画、文学领域本体论的建构。第五章《中国文论本体的表现形式--形》,此章分析形象、意象、意境、境界、图像等文论范畴,阐明这些文论范畴均不足以作为中国古代文论的本体,而只是中国古代文论本体“象”的某个角度、某个层次的表现形式。通过论述说明象论在中国古代文论重构中的地位和意义。
   本体论研究对于文学研究十分必要,因为“诗”不是简单的经验事实的描述,诗比历史更高级。本文所说的“本体论”并不拘于与西方哲学中的“ontology”对译,而是指具有虚灵和超越意义的形而上境界。“本体”也就是“形而上”的维度。形而上之思对于文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可以避免将美和文学艺术局限于表象形式,防止文学艺术表现中的表象物对文学艺术本身的遮蔽,防止形而下的“形”(形象)对形而上的“象”(意义世界)的遮蔽;在图像文化泛滥,甚至世界变成世界图像的今天,强调美的形而上的特性还具有现实的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