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知《易》,不足以为太医@

 连元康lian 2015-03-07

不知《易》,不足以为太医

发表者:赵东奇 263人已访问

明代医学家张介宾曾说:“宾尝闻之孙真人曰。‘不知易,不足以为太医’。……虽阴阳备于《内经》,而变化莫大乎《周易》。故曰:天人一理者,一此阴阳也。岂非医易相通,理无二致,可以医而不知《易》乎?”可见古代医学家认为医易相通的地方,正是在阴阳学说这一基本点上。

《周易》主旨在论述一阴一阳之道,它提出:“立天之道,曰阴与阳。”强调“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者,一阴一阳也,它是宇宙万物变化的根源。阴阳对立统一法则,在中医理论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而《黄帝内经》是奠定中医学理论基础的经典,其思想体系受《周易》思想影响极大,《内经》在论述人体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施治方针时,都是以阴阳协调为立论点的。

《内经·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生有形,不离阴阳。”指出人体虽然是一个有机整体,但根据阴阳对立统一的观点,其组织结构,可以划分为相互对立的阴阳两部分。《素问·金匮真言论》中认为,人体脏腑组织的阴阳属性,就大体部位来说,上部为阳,下部为阴;体表属阳,体内属阴。就其背腹四肢内外侧来说,则背属阳,腹属阴;四肢外侧为阳,四肢内侧为阴。以脏腑来说,六腑属阳,五脏属阴。如具体落实到每一脏腑,则又有阴阳可分,即心有心阴心阳,肾有肾阴肾阳等,所以《灵枢·寿天刚柔》篇说道:“阳中有阴,阴中有阳,……是故内有阴阳,外亦有阴阳。在内者,五脏为阴,六腑为阳;在外者,筋骨为阴,皮肤为阳。”

《周易》认为人的正常生命活动,就是阴阳两个方面保持对立统一和相对统一的结果。如人体的功能活动属阳,物质属阴。物质是功能的基础,没有物质便不可能有功能的产生;反之,功能的出现又不断促进了物质的新陈代谢。因此,功能和物质之间的关系,就是阴阳对立统相互依存和消长平衡的关系。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更以味、形、气、精之间的转化过程,论证了人体阴阳相互转化的关系。指出:“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味伤形,气伤精,精化气,气伤于味。”这就是说在正常情况下,营养物质(阴)能滋养形体,而形体的生成又必须依赖气化(阳)的功能;精是功能产生的基础,而精的产生又离不开气化的功能。所以形体的滋养依靠营养物质,营养物质经过生化作用而产生精,再经气化作用而滋养形体,在病理状态下,味、形、气、精之间也相互影响。

《内经》指出,一旦人体的阴阳关系失调,正常的平衡状态遭到破坏,将会期导致阴阳的偏盛偏衰而引起疾病的发生,但疾病的发生还关系到正气与邪气两个方面。这里正气是指整个机体的结构与功能,以及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等,邪气则指泛指各种致病因素。由于正气和邪气也可以用阴阳来区别其属性,它们之间互相作用和斗争的情况,尽管可以导致复杂多端的病理变化,但也能用阴阳的偏盛偏衰来概括,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的“阳盛则热,阴盛则寒”就是阴阳偏盛的病理现象,也即阴或阳任何一方高于正常水平的病变。而《素问·调经论》中的“阳虚则内寒,阴虚则内热”则是阴阳偏衰的病理状态,也即阴或阳任何一方低于正常水平的病变。《内经》中用这种阴阳偏盛偏衰来解释疾病的例子比比皆是,如《素问·脉要精微论》记有“阳气有余,为身热无汗;阴气有余,为多汗身寒。

《内经》根据《周易》互根互用的原理,认为机体的阴或阳任何一方虚损到一不程度,必然导致另一方的不足。如阳虚到一定程度时可造成阴精化生不足,而同时出现阴虚的现象,此为“阳损及阴”。同样,阴虚至一定程度则可导致阳气的生化无源,出现阳虚的现象,即是“阴损及阳”。无论是否“阳损及阴”或是“阴损及阳”,最终都能引起“阴阳两虚”。此外,人体阴阳失调而出现的病理现象,在一定的条件下还可以向各自相反的方向转化。如阳证可转化为阴证,阴证可转化为阳证。若一旦“阴阳离决”,那么就意味着人的生命终止了。

《内经》既然认为阴阳失调是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因此,对于临床上错综复杂、千变万化的症情,它都用阴阳来加以概括说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就明确说道:“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所以在临床辨证中,首要的即是分清阴阳,这样才能抓住疾病本质。在阴阳可分原则的指导下,阴阳大则可以概括整个病证,即阴证或阳证;小则可分析四诊(望、闻、问、切)中的每个具体脉象,色泽、声息等。在望诊上,色泽鲜明者为阳,晦暗者为阴。在闻诊方面,则把语音洪亮的归为阳,低微无力的归为阴。所以无论望、闻、问、切,都莫不以先别阴阳为首务,而调阴阳,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是《内经》治疗的基本原则。

《周易》中的阴阳学说是《内经》所创立的中医独特理论体系的基础,从《内经》所阐发的阴阳学说中,有助于认识《周易》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和作用,这两部书相结合,能使人们充分认识医易相通的特点,对建立科学的中医理论的结构模式,确立生命就是对立运动的观点,对中医学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摘自《周易》研究杂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