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改变了世界的七个女人

 闽都小华 2015-03-08

在庆祝国际妇女节之际,CNN的“杰出女性”栏目挑选出了七个鼓舞人心的女性,表彰她们为人类福祉和改变世界所作出的突出贡献。这些非凡的女性是商业、艺术、体育、文化、科学等诸多领域中出类拔萃的专业人才,她们著书立说,彻底改变了人们对社会的看法;她们的科学发现改变了我们所知的医学;她们提出的法律问题撼动了现存社会体制。她们都在世界留下自己光辉的一页,改变着人们几十年,甚至几个世纪的观念。

文/Sheena McKenzie 译/leon921269

哈里特·比彻·斯托,作家和反奴隶制活动家

哈里特·比彻·斯托(斯托夫人)1852年的最畅销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推动了反奴隶制运动的深入发展。

传说亚伯拉罕·林肯在白宫接见了她,在提及内战时说:“你就是写书引发这场伟大战争的小女人啦。”

她的小说讲述了黑人奴隶汤姆叔叔的一生,是19世纪仅次于圣经的第二畅销书。

艾米琳·潘克特,妇女投票权运动的领导者

英国妇女艾米琳·潘克特(中)和她的女儿克丽斯特贝尔·哈丽雅特(左三)在1908年从监狱释放后受到支持者的欢呼

英国妇女参政权论者艾米琳·潘克特创立了妇女社会与政治联盟(WSPU),该组织以极端的抗议方式而广为人知,如将自己用锁链锁在栏杆上和绝食等等。

“我们在这里,并非因为我们是违法者;我们在这里努力成为立法者。”她在1908年庭审时说。

遗憾的是潘克特没能活着看到自己的梦想变成现实,就在一项赋予妇女与男子平等选举权的法律获得通过前三周她与世长辞。

安妮·弗兰克,大屠杀日记的作家

安妮·弗兰克的肖像树立在布达佩斯中欧第一个大屠杀博物馆的纪念碑前

“灾难已然发生,覆水难收,但人们可以防止它再次发生。”——安妮·弗兰克的《安妮日记》。

这本书记载了13岁犹太女孩安妮·弗兰克的智慧和机智,是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躲藏于阿姆斯特丹时写就,是世界上读者最多的书籍之一,售出了3000多万本。

她在德国占领下的生活故事创下很多记录,被翻译成67种语言,改编为电影和戏剧,而她的家本身也被改成了一个博物馆。

弗兰克1945年死于卑尔根—贝尔森集中营,离集中营被解放仅差几周。

西蒙娜·德·波伏娃,哲学家和《第二性》的作家

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西蒙娜·德·波伏娃1949年出版的书《第二性》成为了女权主义运动史上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杰作。

它分析了历史上妇女受到的对待和世俗看法,被认为有太多争议,梵蒂冈因此将其列入“违禁书籍索引”。

“所有压迫都会引发一种战争状态;这个也不例外。”西蒙娜·德·波伏娃说。她与终身伴侣让·保罗·萨特一样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

罗莎琳德·富兰克林,科学家,帮助人们解开DNA之谜

英国化学家和x射线晶体学家罗莎琳德·富兰克林的研究对于揭示DNA结构至为重要。她对人们了解DNA结构作出的突出贡献已得到承认,但在当时并没有得到完全的认可。

她的双螺旋x射线照片被科学家弗朗西斯·克里克、詹姆斯·沃森和莫里斯·威尔金斯所使用,他们为其对DNA模型的研究让他们于1962年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然而富兰克林自己则错过了诺贝尔奖,她于1958年37岁时死于卵巢癌。

比利·简·金,网球界的传奇人物,赢得39个大满贯冠军

比利·简·金在1967年温布尔登锦标赛上

美国人比利·简·金是温布尔登比赛史上最伟大的竞争者之一,获得头衔高达20次。

但她最出名的也许是1973年对鲍比·里格斯的一次性比赛,被誉为“性别之战”的对抗赛。

配戴眼镜,29岁的金在全球5000万电视观众面前击败了55岁的里格斯。她后来又为组建女子网球协会奔走并呼吁女选手获得同等奖金。

旺加里·马塔伊,绿带运动组织的创始人

政治活动家旺加里·马塔伊博士在1970年代创立了绿带运动。

“我们种树时,我们播种的是和平与希望的种子,”2004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奖者,环保主义者马塔伊说。

这位肯尼亚政治活动家为了让农村妇女发挥更大作用,在1977年成立了绿带运动,这些农村妇女一直报告说她们的溪流干涸,她们的食品供应也不那么安全,她们不得不比以往走更多路去寻找木柴。

从此,这个运动风靡世界,为气候变化呐喊呼吁,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通力合作。

文章来源:译言网

结语:正如CNN所说,这绝不是改变世界女人的最终名单,将其缩小到只有7人是一项异常艰难的选择。这七位女性从个体的角度改变了世界,而有一群女性,她们一起影响了这个世界上至少一半的人,从而间接地改变着世界。今天,让我们为可爱的女性们送上祝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