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二三辩症法

 guoguoli 2015-03-08

                   作者:齐建敏

    如何更好的去学习和理解这个用于中医临床诊断的好帮手一二三辩症法呢?下面我们从几个方面精要的阐述一下。

一、一二三辩症法理论的缘起

    一二三辨症法的理论起源,是根椐阴阳学说的概念而产生的,因为阴与阳者,是合一分三的,合则为一阴一阳,分则为一二三之阴与阳,当处于病态中的阴与阳之时,就是取阴与阳的太过与不及,简而言之,也就是脉症病治的阴与阳在质与量中的增与减过程而已。

二、一二三理论的内容摘要

1:一二三辨症法公式:

阴与阳在离与合的关系时,也就是脉症病治中的增与减时的质与量的变化过程中,是邪气把内藏的元阳之气调出来后,随着邪气与正气的相搏结点,使阴与阳处于病态中的频率振荡之中,这个频率振荡,从整体上观之,有太过与不及,正邪之气的斗争,把脉症病治中的阴与阳细化为三个区域,阴与阳各有三次频率振荡的机率,就象是一个抛务线,从阴阳受病始,元阳之气受邪气的调谴与指派时,出现了阴与阳的离合关系,是合一分为三的概念。

2:桂枝汤的二进位法:

从阴阳整体概念出发,桂枝汤法是秉承了乾坤二卦之象,将脉症病治中的阳分为三阳,阴为分三阴,是病态中的阴与阳的概念。桂枝、生姜、甘草秉承乾阳离火,相对于芍药、大枣、甘草禀赋的坤阴坎水,坤阴坎水也相对应着乾阳离火,二进位中的桂枝汤法,也是代表着阴与阳的分裂大法,当桂枝汤法的第一次分裂为桂枝甘草汤法、芍药甘草汤法,第二次分裂为桂枝去芍药汤法、桂枝去桂枝汤法时,第三次分裂为真武汤法与新加汤法时等等,我们明显的看到了伤寒论中的乾阳离火,坤阴坎水处于病态时离合之中,这里是用桂枝汤法进行比较二进位法的临床意义,也是可以从桂枝汤法的领域中,让我们进入论中的平衡二进位法深处。

3:是谁撬动了伤寒论的机缘:

伤藏二字,就把狭义伤寒推向广义伤寒之为论,试想凡一切内伤外感无不是在调动着所藏的元阳之气出于受邪之域吗?形成了正邪气之气的斗争,阴阳之气的偏盛与偏衰,升降之气的紊乱,从而形成了《伤寒论》中的脉症病治的病态大观,这就是以原文作支持的。

4:伤寒论的线索:

《伤寒论》的线索,也就是内外之邪气的加临后,是邪气调动了人体所藏的元阳之气,正气与邪气相搏时出现的频率振动后,是 脉症病治再将阴与阳进行三次相对性的离合着,如表阳症,表阴症,里阳症,里阴症,半表半里的阳症,半表半里的阴症,是以阴阳惯穿于八纲之中,这个阴与阳就是在病态中出现的,这个病态中出现的阴与阳的频率振荡,又以二阳中的胃气为根本之气,始终惯穿于整个伤寒论之中。

三、一二三理论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一二三的临床意义是很重要的,其本身就是总结于临床,验症于临床的,比如当我们的脉症病治中出现的脉而言时,当一阳脉象出现沉弦时,我们就当首先考虑为三阳中的少阳病,当一阳中的脉增加到滑时,我们就首先考虑到的是三阳中的阳明病,当脉处于浮滑紧时,我们首先考虑的是三阳中的太阳病;当一阳脉的弦脉处于减时呢?比如沉细脉时,我们当首先考虑的是三阴中的厥阴病,沉卫脉时,我们首先考虑的是三阴中的少阴病,脉沉迟时我们首先考虑的是三阴中的太阴病。所以论中所曰:发热恶寒者,发于阳,无热恶寒者,发于阴,那么是发于三阳与三阴中的哪一个阴与阳为病呢?这个脉症病治的机缘呢?就是以脉的增减为准则。更重要的还有阴与阳中的相对论点,比如三阳中的太阳相对于三阴中的太阴,三阳中的二阳相对于二阴中的少阴,三阳中的一阳相对于三阴中的一阴,这就是帮我们定性,定位,定病,定方,定量,甚至达到了定疗程及定预后的关健点上等等。

四、一二三理论对现有理论的突破

    一二三辨症法的根基来源于对伤寒论的原文作支持,最早的记录这一大法的就是山西名医刘绍武先生,他把论中的阴阳关系,划分为三部六病的区域,把阴与阳的性质定为病态中的性质,当阴与阳处于平衡状态时呢?也就无所谓有三部六病了,更重要的是这里脱离了诸多复杂的辨症法,如五脏辨症法,五行辨症,三焦辨症法,六经辨症法,卫气营血的辨症法,三因辨症法,运气辨症法,标本辨症法,气化辨症法等等,我们直接将阴与阳受邪气的范畴定在太过与不及之中,这个太过与不及就处于三阴与在三阳之中,也解决了历代温病与伤寒论之争,因为邪气所处的频率振荡之中,我们给他打上了阴与阳的烙印,比如:当邪气处于表阳中的太阳时,这就是表阳症中的太阳病,太阳为病的主要目的是主开的,说明了邪气处于表阳症中的太阳之中,把三阳打开,驱除邪气即可全愈,我们的手段并不以为着只有麻桂青龙剂,凡具有表散药力的均是可以选择用的,如荆防羌独薄等均是可以选择用的,我们扩大了选择中的手段,治疗的手段是为目的服务的,因为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所以病邪后所处的方位时,亦无非表有阴阳症,里有阴阳症,半表半里有阴阳症而已,病态也就是阴与阳的表现而已,表现在太过与不及,在太过与不及中,再找出阴与阳的三次离合而已,这个离合也就是邪气所致的频率振荡而已,这个频率振荡也就是标志着受邪气的阴与阳的质量正处于增与减之中而已,这个增与减是时刻在发生着量变与质变的过程之中。

五、一二三理论的具体内容

    一二三辨症法的具体内容是来源于伤寒的原文作支持的,如阴与阳为病后,再分为三阴与三阳,其原文曰:“发热恶寒者,发于阳,无热恶寒者,发于阴”,至于发于三阳中的哪一个阳,哪一个阴,还要再看脉症所表现出来的频率振荡,然后再定病治的法则,如发热恶寒,头项强痛,脉浮紧者,为三阳中的太阳病;如发热汗出,不恶寒,但恶热,脉浮滑者,为三阳中的阳明病;如往来寒热,心烦喜呕,胸胁苦闷者,发于三阳中的少阳;如腹满而吐,食不下,时腹自痛,自利不渴者,为三阴中的太阴为病;如脉微细,但欲寐者,发于三阴中的少阴为病;如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不能食,食则吐蛔,下之则利不止者,为三阴中的厥阴为病。

    发于三阳中的太阳,就是三阳为病,发于三阳中的阳明,就是二阳为病,发于三阳中的一阳,就是少阳为病;发于三阴中的太阴就是三阴为病,发于三阴中的少阴就是二阴为病,发于三阴中的一阴就是厥阴为病。

    三阳中的太阳与三阴中的太阴相对,三阳中的二阳阳明与三阴中的二阴少阴相对,三阳中的一阳少阳与三阴中的一阴厥阴相对。以上就是一二三辨症法的具体内容。

六、运用一二三理论治病的病例举例。

一二三辨症大法是对伤寒论原文的加深理解与运用,所以总结有八字方针,即从简,从速,从快,从俗的进入临床的应用之中,可以说是中医并不是不是学会的,而是操作中熟悉会的,是把整个中医的复杂性,转化为操作中的简便性,也就是把复杂化的学习,变化为简便化的操作,也是在整个中医的理论上进行了一次提纯与浓缩。如浮脉给我们的机缘是表法,因为浮主表中之表阳之脉,是病人的三阳中的太阳受邪气,也是元阳之气所处的方位,我们借用表法,这个表法的就是临床的实际操作,使我们的所学知行合一,即把三阳中的太阳打开后,那么一阳,二阳呢,枢合之机也同时得到了的调整与恢复,更重要的是三阳中的太阳是相对于三阴中的太阴,太阳得开,太阴亦相对的处于开的状态。

例如陈姓        32岁,得风疹病五年之久,平时靠吃抗过敏药,一旦停服抗过敏的西药,随即发作喉头水肿,咳嗽,喘息,疲惫,皮肤风疹全身性的泛滥,骚痒夜晚加重,脉浮滑紧,舌苔白水滑。脉症俱在表中之表阳,更具风性的鄯行数变,为百病之长的特点,安得不以表汗法呢?所以用麻黄加术汤法,轻宣透发,迫使邪气内透外达,五载之恙,数周若失。

 

第七十一条总结如下:

这一条我们可以看到与第八条的内容进行了补充与发展,“病发热恶寒者,发于阳,无热恶寒者,发于阴”,是说邪气处于三阳中时是有抵抗力的,正与邪相互斗争,正邪之气相对的旺盛,使邪气所调出来的正元之气处于三阳中的抵抗阶段。

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就是虚寒,没有正强气盛的发热阶段,是邪气内陷后,正阳已不能再有能力调动充沛的阳元之气与之相互斗争,一是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就是发于三阳之中的一二三之阳,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就是发于三阴中的一二三之阴,这是阴与阳的分界线,是对临床具有普遍性的指导意义,所以后世有将此条例为三部六病中的总纲之说,也是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也就是此条把我们的一二三辨症法的频率振荡,打上了阴与阳的烙印,以后的阴阳随着寒热虚实表里的关系进行展开时,我们是可以抚摸到阴与阳在增与减中的量与质的变化,也就是直指阴阳的多少而已,此条发汗后,不恶寒,但恶热者,实也,调胃承气汤主之,是邪气内陷于二阳,二阳相对于二阴,此实也,正是二阳中的邪气内敛后,以耗散二阴之真阴为主,所以阳明篇中则多出现沉,迟,卫的脉象时,均是指邪气冰伏的脉象,也与邪气在三阳中的太阳出现的“阳气重”形成了正比,此也正是二阳中的“阳气重”,是“阳气重”于三阳中的二阳,发汗则伤阴津,邪气内陷二阳,二阳又相对与二阴,与三阳中的太阳与三阴中的太阴相对的道理是一样的概念。

今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恶热者,实也,是对仗句读,让我们明白邪气所陷的阴阳之域,一虚一实,一寒一热,一里阳症,一里阴症,一二阳病,一二阴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发热恶寒者,发于三阳中的太阳,不恶寒,但恶热者,是发于三阳中的二阳阳明,发热恶寒往来交替者,是发于三阳中的一阳少阳。

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正是病发于无热性的虚寒性的疾病,反映出邪气内陷三阴后转为虚寒性质的病变,

以方症测之,以症测方,这里省略了,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的主症,主脉。

侵入少阴为病的有直中,如:“病人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此属少阴,法当咽痛而复吐利”,有因为误治而导致少阴病者,如此条的:“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是以汗法即损伤了元阳之气,又损耗了元阴之液,是属于无热恶寒的虚性的三阴病中的少阴之为病,所以仍以芍药甘草汤方症学为基,在辛甘大热的附子作用下,追还的元阳之气,得以承甘温之气,载还三阳中的二阳(胃气),也就是后天之本气,这个后天之气,此时转变成了先天之气,因为二阳者,正相对于二阴,只有先存留二阳中的胃气,诸气才得以秉赋有源之根,二阴也就自然会秉胃气,以潜纳为元阳之藏;这也与论中的炙甘草汤法,打下了伏笔,芍药与附子相配伍者,芍药在阴不在阳,在血不在气,在痛不在满,在实不在虚,那么相对中的附子呢?正好是在阳不在阴,在气不在血,在满不在痛,在虚不在实,值得注意的是附子所主的痛与满是阴寒或者是虚寒的情况下出现的“脉症病治”,这也为真武汤法埋下了伏笔。是论中麻黄汤的阴寒可以直接入分类到少阴,也可以由桂枝汤的汗出,释而不敛,阳气的释放而损致元阳之气后,邪气亦可以内陷二阴中的少阴。

阴的一切凝滞,在芍药的通透下,或化为津液,或化为阴血,在甘草的作用下,阴的部份,得以秉复中枢之气而乃得以升降与出入,

   阳的一切凝滞,在附子的温通下,或化为阳气,或藏于至阴,亦是在甘草的作用下,阳的部份,秉复中枢之气乃得以生长化收藏,这正是伤寒论的一二三的辨症法,打上了阴阳的烙印。使阴阳者,无时无刻的不得脱离其所秉赋中的二阳之气也就是(胃气),也就是整个中医学中所说的,人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脉无胃气亦死,内经上又说了:“营气者,内谷为宝,得谷则昌,失谷则亡”者,皆是在说明胃气的重要意义,所以通脉四逆汤中出现了服汤已,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之说,厥阴篇中所曰:“伤寒始发热六日,厥反九日而利,凡厥利者,当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为除中,食以索饼,不发热者,知胃气尚存,必愈。恐暴热来出而复去也,后三日脉之,其热续在者,期之日旦日夜半愈。所以然者,本发热六日,厥反九日,复发热三日,并前六日,亦为九日,与厥相应,故期之旦日夜半愈”,说明这个发热食饼,是胃气功的来复,并非胃气将除的暴热所比,也非汤已所致的脉暴出者所能比,所以伤寒论作为经典著作者,他所秉承二阳中的胃气是始终惯彻其中。

芍药苦平之阴性,调和一身的阴血水津,得以秉甘草之甘缓,化静为动,得以承化复活为滋养之用;

附子辛热之阳性,调和一身之元阳气热,得以赋甘草之甘缓,化动为静,得以潜藏纳化为柔和之气。

芍药甘草附子汤与甘草大黄芒硝汤相比较时,芍药甘草附子汤者,是以和调二阳中的胃气;二阳中的胃气除了为诸脏腑之本外,正是二阴所温化的阳火气热之所用,所以《金匮要略水气病篇》有:胃气衰则肿胀,脾气衰则鹜溏的记载,内经有:肾为胃之关之理论,所以我们认识阴与阳中的相对点位时,在阴阳的体用之中,我们去发现阴与阳的增与减,量与质时,此条正是在恢复二阳中的胃气时,不也正是在恢复着三阴中的二阴中的潜藏之气吗?

大黄甘草芒硝汤者,是以调的二阴中所藏的胃气,因为二阴与二阳遥相对应着,在时间上,一个是夏天,一个是冬天,是以调和二阳之气的通透之性,也就是清调出二阳中对胃气有损伤的一切混浊之气,使二阳的通降,也就标志着二阴的潜藏,当我们学习到阳明篇时,我们就会更加清楚的看到阳明急下有三条是以救津液,当少阴有急下三条时,我们就会看到此时的急下,是以救阴液为主,阳明的急下是救局部的津液而已,那么少阴急下则以救全身性的阴液为主的,相反相成之中,我们在这里就会看到在急下的前奏中出现的二阳中的胃气者,正是由后天之气,变为先天之气的重要性,这也是对阴阳体用关系进一步的深化理解。

阴与阳的体用之气亦是随着邪气的调动而处于被动着的,所以伤寒论中的重阳气者,重中之重者,必得先秉赋着二阳之气中的胃气。

虚寒之气与实热之气。均是可以导致胃气的去亡与存留的。所以内经上非常隐晦的说了,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逆冬气,则少阴独沉,肾气不藏,所谓的四逆者,不正是诸气不得秉赋中枢的太阴与阳明之气吗,这个三阳中的二阳之气者,不正是暗指着胃气吗?

从桂枝甘草汤,芍药甘草汤法中我们看到了阳秉承着二阳中的胃气,阴呢?也是在秉承着二阳中的胃气。

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芍药与附子所调和的阴与阳之气津,得甘草的甘缓之气而留守着二阳中的胃气,芍药在二阳的指使下,有形之津血水阴得以滋养,附子在二阳的作用下,无形之阳火气热得以温养,因为汗者,即损阳气,也耗阴液,阳得温而有浮越之忧,阴得滋而有壅滞之患,所以必当皆得以秉承二阳中的胃气始能建功。
  
 大黄与芒硝者,半个大承气汤的处方,苦寒与咸寒之性,秉阴寒之气味,有克伐之嫌,阴寒之气的加临,元阳之气乃得以潜藏,那么阳火气热呢?乃得以归宅,所以二阳者,相对于二阴,阳者,阴之所用,阴者,阳之所体,亦是得甘草甘缓之气而留守于二阳中的胃气,这个二阳中的胃气,在甘草的主持下,使芒硝,大黄秉阴寒之气,以净化,代谢,更新二阳中的浑浊之气,以确保二阳中胃气的通降和顺的功能,相对中的二阴亦得以固本洁源修复,如果没有甘草的作用呢?阴寒之气变为杀伐之性,直伐二阳中的胃气,亦可以在恶热的实症情况下,转化为除中之暴热,所谓调胃承气汤者,就是要调和二阳中的胃气,使其与二阴之气相对平衡,试想不恶寒,但恶热者, 正是二阳中的阳火之气热与二阴中的阴寒之气相悖了吗?因为整个伤寒论中大黄,芒硝,芍药,附子皆是秉承杀伐之性的,鄯用有功,否则有过,这就是“调和”二字的妙意所在,所以后人又说硝黄救人无功,参术杀人无过。

 

总结七十二条原文如下:

太阳病者,表阳症,发汗后,大汗出者,汗可以有伤阳,伤阴之蔽,三阳中的二阳,因为三阳中的太阳汗出过多后,造成二阳中的胃气处于干燥的状态,二阳者,乾阳离火之气,少水阴的滋养而阳神不安,则烦躁,阳亢于昼日,阳至暮而不能入阴,则不得睡眠,三阳中的二阳因为汗血水津同源而异流的原因,二阳因为汗后伤津致干燥,所以当少少与水饮之,水阴之津得二阳中的胃气的敷布,则阳神安,夜能眠,阴阳和则愈。
    
 脉浮,表阳之脉,系于太阳,说明仍有表中之表阳症。
     
 小便不利者,是太阳不能开,水津不能升发,蓄水于体内。
    
 微热者,翕翕发热的程度较轻,说明表阳之热已衰。
     
 消渴者,所饮水而不能解渴,也暗示小便不利,是所饮之水蓄而不能敷布,一是水蓄而不化,阴液失养,二是阳热无水阴之养而更加灼伤气津,三是水阴失滋,阴中之热内壅,从根本上加重消渴之症。

这些症状的产生又均是由于脉浮,乾中阳离中火,不能虚化,是在说明着表阳不能宣发。

脉浮是说明了表阳症,微热者,是表阳症中的翕翕发热的程度减轻,也在说明着表阳症中的正阳之气不足以产生翕翕的热势,以驱表阳中的邪气,随发热而汗出作解,使邪气内陷与水饮互结。

正是因为表阳症中的阳气不足,不能温化阳火气热的通透之性,同时也不能温化所饮之水的敷布滋养之性,使阳火气热转化为邪热之气,水阴之津蓄为水邪之患,此条虽然未能点明出现的或然症,但在《金匮要略,水气篇》中点明的阴与阳水,五脏水等,以及所造成的诸水埋下了伏笔。

所以方中仍用桂枝,合白术,辛温通透,使三阳中的太阳随桂枝而温发,以协助表阳之气的通透之性,相对三阴中的太阴随白术而升腾,术苦温芳香,后世有芳香醒脾,开窍,化湿之功能,合桂枝形成乾阳离火之势,太阳得开,汗津有源,二阳得合,气机通顺,一阳得枢,气热得温,相对中的太阴得开,津液化生为营血之源,也是治蓄水之根,然后加上泽泻,猪苓,茯行水阴之气以通阳,阳通水行归壑,津液得以滋养敷布,阴阳处于新一轮的平衡而愈,所以后人所曰:燥湿重在脾胃,利湿重在肝肾。

脾胃近于无形中的三阳,偏上处于表阳,得以温运,也正合《金匮要略,痰饮篇》所曰: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之理,肝肾近于有形之三阴,偏下处于里阴,也亦是后世所曰: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所以中医之理无不是在宏观处于整体的完美的衔接之中。

QQ30373635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